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班主任;沟通;班级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8—0023—01
  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既是语言艺术,又是一种教学态度,但归根到底是育人观。如果抱着一种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学生服务的信念,那么一个班主任一定会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沟通,沟通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位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学生的益友。班主任应如何和学生进行沟通呢?
  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萨默的实验表明,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5.5英尺。这个距离用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中,也很有实际意义。不少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不注意双方所处的距离。如教师坐在讲台上,学生站在讲台下,好似学生在受审,这种“盛气凌人”的做法,会增大学生获取教师爱生之情信息的难度,客观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双方难以长谈、深谈,甚至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和抵触情绪。因此,师生谈话时应坐得近一点,促膝交谈,这样就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二、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神态和表情
  有些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谈话时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这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和蔼可亲的老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缺少了笑,就好比花园失去了阳光和雨露。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旷课、违纪的后进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但不要板起面孔,当众讽刺、挖苦他们。在谈话的过程中,始终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学生才会领会和接受教师的教育意图。
  三、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营造“聆听气氛”
  作为班主任,平日在班上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发言,一旦让自己坐下来细听别人诉说,便成了件别扭的事。班主任必须尽力营造一种“聆听的气氛”。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班会,使大家都学会聆听,使发言者充分感觉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聆听气氛”下的学生能充分体会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非完全受班主任控制,他们真正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和老师进行交流。
  四、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可以尝试“平行交谈”
  “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班主任与班干部沟通时,多用“平行交谈”法进行,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会让师生都感到轻松、舒畅。这种交谈的机会,很容易从生活中获取,如一起散步或闲聊,一起参与体育活动或野炊等课外活动,在不同的机会中,常会因活动进行中的某个细节或话题,转谈到该同学的情况,以闲聊的形式,达到沟通的目的。
  只要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善于和学生沟通,就可以让班主任工作充满乐趣。让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都来尝试和学生充分交流和沟通,架起一座师生之间联系的桥梁,把教学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编辑:马中华
其他文献
针对具有很高危险性的物品,设计和实现了智能危险品搬运机器人,使用MINI6410控制板和电脑作为控制体统,机械臂采用的是AS-6DOFB型六自由度机械臂,每个关节都可在规定的范围内
面对中职学生基础差、起点低,厌学普遍等状况,作为一名中职数学老师,深感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迫切,如何使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活力是每位中职数学工作
为有效对抗几何攻击,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几何校正的非抽样Contourlet变换(NSCT)及QR分解的数字图像零水印技术.该算法对图像进行NSCT变换,并在低频系数子图中提取稳定的SIFT特
〔关键词〕 课堂教学;学生;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7—0029—01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质量;心  理效应;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2—0037—01  多年以来,如何优化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而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教师能够掌握一些心理学理论,并自觉应用这些理论
排课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其中排课冲突检测受约束条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为提高排课冲突检测过程的运行效率,本文在排课算法性能研究比较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