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基础”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cis2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与互联网加速融合正在引发工业基础设施持续变革,生产制造环节传感器大量部署,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工业软件的集成应用不断引发对工业云平台的迫切需求,工业网络宽带化、IP 化、无线化稳步推进,“云”“网”“端”正逐步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发展“新基础”,既是加强工业2.0补课、3.0普及的现实需要,也是支持我国实现工业4.0示范发展的客观要求。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基础”包括自动控制与感知(一硬)、核心软硬件(一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一云)、工业互联网(一网)、工业大数据(一要素)等新型基础能力。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基础”是由“硬、软、平台、网、要素”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就像由诸多人体器官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人体系统,各个系统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高度耦合。
  自动控制与感知是“神经”
  当前, 工业控制技术在不断进步。例如生产线上的实时感测及回应、不正确放置感测及校正性回应等,正逐步向新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以及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等方向变革。一方面,新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更多地结合了集散控制系统(DCS)、工业以太网、先进控制等新技术,实现更为灵活、方便、可靠的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在自动化生产的高端应用上,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优势将更加突出,以面对高集成设备和复杂数据处理的挑战。从发展趋势看,工业控制计算机将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互补充,从而推动工业控制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随着工业以太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工业控制系统进一步向分布式、模块化、可重构方向转变。
  工业互联网是“骨干”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巨型且复杂的网络制造生态系统,通过促进机器、零部件、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互联互通,驱动企业在技术研发、开发制造、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全向度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构建工业全领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联通的骨架。工业互联网通过融合专用协议局域网、基于通用TCP/IP协议的公共互联网,以及蓝牙、Zigbee、WiFi等无线传输网络,实现不同异构网络间的互通协作。
  工业互联网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一是工业异构异质网路的融合技术;二是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取和利用技术;三是多系统集成技术。
  工业云平台是“心脏”
  工业云平台是高度集成开放和共享的服务平台,是制造资源集聚、信息技术能力按需供给、基于数据分析提供智能化服务的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工业云平台是数据、服务资源流动的重要管道。一方面,工业云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度集成的工业设计、加工工艺分析、装配工艺分析、模具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与性能分析、电磁场模拟等服务,大幅缩短了产品升级换代周期;另一方面,工业云平台打通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DMS(经销商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工业企业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生产备料等环节,降低了设计与制造成本。
  工业云平台有三方面特征。一是资源开放性。这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平台,能够最大化开放制造资源,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使用等一体化制造资源和服务。二是资源集聚性。这是一个高度内融型平台,能够吸收外部任何企业和个人的优质,并整合为一套结构完整、内容齐全的整体供给体系。三是资源按需配给性。围绕客户需求,工业云平台随时、随地、随需柔性组织相关资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工业大数据是“血液”
  工业大数据是指利用先进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工业价值链设计、工艺、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所产生的数据,促进工业系统具备展示、感控、诊断、预测、决策等智能化功能的。工业大数据是推动制造业价值提升、持续高端发展的养料。通过工业大数据的全生命周期采集、挖掘和应用,促进机器弹性控制、运营管理优化、生产协同组织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工业大数据的累积主要源起于信息管理系统、生产机器设备和外部环境等三方面。其中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主要包括CRM、ERP、MES、PLM等;生产机器设备数据主要包括由智能传感器采集得到的生产线设备、机器、产品等产生的数据;外部环境数据是指来源于用户、市场、供应商等方面的信息数据。
  核心工业软件是“灵魂”
  工业软件指用于工业领域,为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软件,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植入到硬件产品或生产设备之中的嵌入式软件,可以被细分为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和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嵌入式软件被植入到硬件产品或生产设备的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监测和管理。
  二是贯穿于生产制造进行业务管理的,各种工业领域专用的工程软件。一类是对从产品研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另一类是用于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和控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分析(CAE)、辅助工艺(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软件。
  面向工业领域的基础和应用软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支撑。以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支撑软件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是各种工业设备和软件服务开发和运行的基础和平台,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围绕其打造,生态体系依托其构建,创新应用基于其开发和部署。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 ”为诸多产业带来了新的风暴。“互联网 ”即通过互联网平台与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这种跨界带来的变革使得企业和国家开始着手打造新的商业生态链。在此契机之下,各类服务商逐渐崛起,互联网服务巨头,如IBM、思科也通过改革与并购来适应全球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其中也包括云客服服务商。为全行业提供多渠道工单统一管理的美国云客服软件公司Zendesk便是其中之一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的目标: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运营商将继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消费服务提供网络和平台支撑。随着信息消费的移动化趋势日益显著,绝大多数应用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设备市场将随着信息消费需求的增长迎来巨大的拓展空间。  《“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
近年来,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垂直化、细分化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服务的聚焦、产品的标准化,快速整合产业链的价值,以及产品质量逐渐被广泛关注。  华工赛百参与建设的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信息服务中央平台采用网站群建设的设计思路,统一服务入口、统一信息发布渠道,强化中央平台的网站群导航能力。该项目面向食品、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珠宝等行业的电子商务产品的生产和交易全过程,通过创新技术应用,建
上海南洋万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正文在1993年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与同学共同创办了公司前身南洋微电子,并长期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洋万邦已经成长为国内IT领域最大的通用软件提供商之一,在企业信息化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和云计算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朱正文坚持战略指引为先导、经营执行为支撑,不断进行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的创
生在存储领域,大多数厂商采用的都是“加法”,不断将新技术引入到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平台上。华为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回归初心,让存储应用变得越简单越好,这也是华为IT产品创新所秉承的法则。  ARM处理器在企业级IT,特别是企业级存储中的应用没有新的突破吗?  好消息来了,华为最新发布的面向企业入门级应用的新一代OceanStor2C00 V3系列存储采用了华为自研的ARM V8架构64位存储专用SoC芯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Nutanix无疑是幸运的,已经顺利完成了前5轮融资。投资人之所以青睐Nutanix,是因为他们更看好Nutanix未来的发展。“放长线,钓大鱼。”Nutanix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德拉·潘迪说。Nutanix的价值有多大,成功与否,还要看未来的发展。  Nutanix,在全球超融合领域,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它的一举一动就成为超融合业界的风向标,牵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20
本报讯 5月15日,中互联首届O2O营销峰会暨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来自品牌机构、电商、游戏和中小企业广告主等领域的合作伙伴与中互联共同见证了新产品和多项创新服务的发布,并探讨了O2O营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共同协作构建O2O营销生态圈。本次发布会以“舞在风口,谁主沉浮——互联网 时代下,传统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中互联通过智能算法,为广告主设定最有效的投放方案,以“便捷、自助”成为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上任的甲骨文公司高级副总裁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翰璋的第一把火便是人才招聘。   3月25日,甲骨文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才招募计划——在亚太地区招聘1000名专业销售人员。这一招募计划旨在推动甲骨文业务的持续增长,更好地满足亚太区市场对于甲骨文云计算解决方案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近期不少跨国IT公司都缩减人员的背景下,甲骨文的这一举动格外引人注意。  
北京奔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奔隆科技)是北京市软件与服务业协会理事单位,位于北京市海淀甘家口地区,是正在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的传统IT服务企业,自2001年起的十余年内,一直专注于行业应用信息化系统平台(ERP)的开发与实施,近年起涉足智慧城市系列及物联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2015年,奔隆科技配合医药流通行业GSP认证需求,开发了符合GSP标准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软件。特别针对药品物流与仓储中对温湿
随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不断发布,如何响应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化校园信息环境,打造新型教育平台,是点威科技面临的新挑战及历史机遇。  面对挑战,点威科技把研发适用、易用、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作为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有效途径。  点威科技成立于2008年,双软企业,软件著作权20余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