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探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资助育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导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困境,探究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最大程度的展现高校资助育人的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
  高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不断改革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为了提高资助工作的精準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高校必须要优化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使得高校资助真正实现育人效果。
  一、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困境
  当前高校对资助育人工作非常重视,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多种资助,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资助育人的效果上来看,高校资助育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资助认定对象不够精准,识别难度较大。高校在评定资助对象时,主要是以学生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证明和班级评议小组评价的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等材料为依据。但是在实际评定中,认定工作一般是在开学季比较忙的时候完成,时间比较紧,院系很难核实学生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在填写信息表格时错填或误填。这些情况都使得资助认定不够精准,增加了识别难度。
  (二)资助育人工作的管理过程不够精细。一些高校的资助工作比较注重物质资助,忽视了对困难生能力的培养。以前的资助往往是把资金发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里就算完成任务,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成效。高校的资助工作缺乏精细化的管理,资助信息和名额分配不透明,缺乏动态监督,使得资助工作难以实现精准配置。
  (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存在问题,资助育人效果不明显。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作人员要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需要工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来担任。但是实际的资助工作,往往是由院系的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平时的工作量已经很大,并没有更多的精力分给其他工作。一些高校的资助工作有专人负责,但是他们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现有的工作人员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很难提高工作质量,导致高校资助育人效果不够明显。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思路
  当前高校资助育人中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影响了资助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响应国家的扶贫政策,高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资助模式,创新资助工作方法,不断满足资助工作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利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资助工作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建设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使得资助工作更加精准,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路径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数据库,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高校推出了智能化信息平台,为学生建立数据信息库,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查到自己的信息,另一方面使得资助工作更加精准。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就把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录入数据信息库,通过大数据技术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认定对象的精准程度。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平台咨询,工作人员及时回复学生们的问题,解除学生的担忧。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区分困难生和非困难生,区分困难生的等级,能够准确找出困难生,节省识别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构建资助育人管理体系,使得资助工作公正公开公平
  在互联网视域下,构建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是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整个资助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在智能化信息平台上,积极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学生在信息平台上可以查到资助信息和资助人员,监督资助评定过程,使得资助工作公正公开公平。高校通过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关怀。在资助育人管理中,高校要积极落实线上动态监督,提高资助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家庭经济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对资助对象的认定需要高校、辅导员、同学等多个方面的认定。因此,高校要建立监督机制,对资助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更新学生的家庭情况,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科学性。
  (三)开发多元育人平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高校资助工作应该以育人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学生掌握了自主脱贫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要开发多元育人平台,寻求帮助困难生的方法。比如,在高校平台的资助页面,添加扶贫政策解读、创业成功案例等模块,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开展技能培训等,通过这些方式增强困难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此外,高校可以把比较成功的受资助学生塑造成典型,在校区大力宣传,激励学生自强不息,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
  (四)培养专业化的资助工作团队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必须要重视资助队伍的建设,选配一批工作能力强、思想境界高、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资助工作人才。加强对资助工作队伍的专业培训,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把日常培训与专业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培养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资助工作团队,促进高校资助育人的精准化管理。
  四、结束语
  高校资助育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数据库,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构建资助育人管理体系,使得资助工作公正公开公平;开发多元育人平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培养专业化的资助工作团队等几个方面加强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推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思杭,丁佳俊,肖慧.基于协同视角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3):54-55.
  [2]李超,徐明霞,叶婵,冯治.新时代地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9):47-48.
  [3]廖丹.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法制博览,2020(11):239-240.
  [4]蔡俊俊.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07):101-103.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并不完善,文章基于此,首先从教学方法陈旧、实训环境不佳、校企合作不深入、考核评价欠缺、师资队伍薄弱等五个角度分析了实训教学体系的问题,实训教学是物流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及市场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后就如何建设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获得
期刊
摘要:《经济学原理》课程是一门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观察性课程,不能单纯理解为用理论或建立经济模型解释社会经济现象。该课程第二课堂涵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地调研考察、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本文以四种结合形式为开展载体,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该课程第二课堂。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第二课堂;思政育人  高等学校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环节育人,坚持教育与生
期刊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种融合了包括音乐、舞蹈以及体育等多学科知识和艺术美感元素的体育表演艺术。当前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尚有待提升,因此新时期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已成为当前体育舞蹈教学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价值,分析影响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因素,提出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
期刊
摘要:大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其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维持其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多元化的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和挑战,使大学生学习动机培养陷入高尚正确动机与低级错误动机相冲突、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相冲突的困境中。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机制的共同影响下加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走出学习动机培养困境,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观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处于
期刊
摘 要:楷书里包含唐楷和魏碑,很多人只写过唐楷,不曾写魏碑,即使写魏碑也是用唐楷方法去写魏碑,导致无法达到表达魏碑原有风貌,走了很多错误路线,浪费时间,因此研究唐楷和魏碑的区别有重要意义。我们从字法、笔法、和章法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者之间的区别。魏晋,到南北朝的碑刻,到隋朝的《龙藏寺碑》,到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一直到盛中唐的唐楷极致,之间是有一个清晰的线索的,从历代写经和残纸中会明显地知道楷书
期刊
摘 要:正所谓“没有原告就没有法官”,诉讼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原告,而在确定原告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原告的资格问题,因为缺乏了原告资格,讨论原告也毫无意义。原告资格问题是行政诉讼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自1914年我國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来,该问题就一直受到广泛讨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也从未停止过。“原告资格”的概念虽没有在我国法律中明文提出,但在实际的诉讼过程中,却已包含了对原告资格的审查。通常情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钉钉软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在了解钉钉软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分析钉钉软件在线上教学中的应用,论述其应用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钉钉;教学;应用  2015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一款新型软件——钉钉, 截止到2021年1月,钉钉的用户数超过4亿,企业组织数超过1700万家。疫情期间,钉钉支持了全国14万所学校、300万个班级、1.3
期刊
摘要:山东是我国历史较早的重要桑蚕与棉纺织产地之一,织造业的兴盛孕育了鲁锦的制作和行业发展,本文从鲁锦的行业特征与发展角度出发进行论述。  关键词:织锦;鲁锦;纺织工艺;发展  织锦是一种纺织技艺,它是将色线依照经纬线编织方法织线成布的技艺,纺织过程中历经备料、纺线、织布等几大流程。我国民族众多,各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纺织技艺也各具特色,从织造技艺到织品图案的设计千变万化。  一、
期刊
摘要:在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于教育教学来讲,微课教学模式成为了科技技术下的重要产物,随之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微课主要是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其形式新颖且时间较短,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欢。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运用微课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述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高校教育;汉语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各级教育工作的重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教学背景下高职英语信息素养培养存在的现状问题,并研究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学生英语信息素养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英语;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高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更多的指的是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获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