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人口较少民族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山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住的边疆市,有36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5万人,占总人口的9.68%,全省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7个人口较少民族中,保山市有3个,即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总人口1.4万人,主要分布在五县区的2个乡及14个村委会,还有2000多人零星分布在8个乡镇的9个村。其中:布朗族1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木老元村、哈寨村和龙潭村,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酒房乡垭口村,姚关乡陡坡村,昌宁县卡斯镇卡斯村和新谷村:阿昌族有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腾冲县新华乡梅子坪村、新山村、
其他文献
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从当前我国农民的教育情况看,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难题。作文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套,需要思维的反复推敲,情感的积极参与;它要有生活的土壤和阅历的根基。作文是心灵的产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跨
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典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