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T(H-FABP)对发病早期肌钙蛋白T(cTnT)阴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第6、12、24和48 h连续动态监测H-FABP与cTnT水平。观察发病6 h内H-FABP水平预测发病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并
【机 构】
:
100017 北京,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保健处,100017 北京,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保健处,100017 北京,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305医院心内科,100853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T(H-FABP)对发病早期肌钙蛋白T(cTnT)阴性的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第6、12、24和48 h连续动态监测H-FABP与cTnT水平。观察发病6 h内H-FABP水平预测发病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并依据ROC曲线选择H-FABP值合适的截断点,将患者分为H-FABP高值组11例与低值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出现临床症状6 h内cTnT为阴性的ACS患者,随病情进展cTnT逐渐升高,在12 h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H-FABP在出现症状6 h内即达峰值,12 h轻度下降,随后快速下降。出现症状6 h内检测的H-FABP水平对发病早期cTnT阴性的ACS患者演变为心肌梗死预测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0.3%。在随访12个月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H-FABP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38.08±8.43)μg/L与(18.96±2.85)μg/L(t=2.43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72,其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截断值为44.71 μg/L。以该截断值为标准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11.4%(5/44)和54.5%(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6,P<0.01)。
结论发病早期cTnT检测阴性的ACS患者,H-FABP是危险分层与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PD患者181例和对照组173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各类相关量表对P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影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每年定期与基线比较MoCA各认知领域的变化。结果181例PD患者发病年龄、HAMD评分与认知功能下降呈正相关(t=3.326,P<0.05;t=5.211,P
目的探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恩再适)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加巴喷丁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肌肉注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不
目的了解发病18个月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抑郁、焦虑、疲劳及认知损害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入选2013年1~4月入住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最终58例接受采访,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按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分为轻型卒中组(≤3分,37例)和中重型卒中组(>3分,21例)。在发病18个月随访上诉患者,评估NIHSS评分、改良Ran
目的探讨长期低蛋白饮食对中老年小鼠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脾脏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4月龄雌性昆明小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低蛋白组、高蛋白组、高蛋白+西罗莫司组,另设2月龄雌性昆明小鼠为成年组,分别给予标准基础饲料或自配特殊饲料,高蛋白+西罗莫司组隔日腹腔注射西罗莫司。于实验3个月末处死小鼠,制备肝脏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CD68和mTOR蛋白表达;制备脾脏淋巴细胞悬液,通过流式
目的通过分析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特点及穿刺后并发症,以期提高对高寿命老年人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6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的33例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肾穿刺活检的100例年龄为65~70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最常见的病理诊断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例比64例;60.6%比64.0%),膜性肾病为两组原发性肾
目的通过分析两例呼吸节律异常伴多脏器功能不全高龄老年患者的撤机过程,评价高流量湿化氧疗在特定人群撤机过程中的价值。方法报道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两例呼吸节律异常伴多脏器功能不全高龄老年患者的撤机参数及临床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两例患者均有高龄、多脏器功能不全、呼吸节律异常等多种困难撤机因素,使用多种撤机模式均未成功脱机,后采用高流量氧疗模式,逐渐增加脱机时间,恢复自主呼吸功能,最后成功脱机
目的探讨导航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骶髂复合体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采用导航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21例老年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60~73岁,平均(63.5±3.7)岁;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5例,其他伤1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型8例,其中B2型2例,B3型6例;C型13例,其中C1型5例,C2型6例,C3型2例。
老年患者在因急性疾病住院治疗期间,往往会出现躯体、认知、社会功能的减弱,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功能丢失正是单纯以急性疾病为诊治核心的常规医院照护模式的结果。维持功能是改善住院老年人预后、减少额外医疗花费的重要措施。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ACE)是一种以医生为领导,结合老年人综合评估、以促进患者功能独立为原则的针对住院老年人的多学科照护新模式。ACE单元成功最重要的要素包括5个部分:医疗回顾、多学科团
目的评价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stent retriever-based thrombectomy,SRT)技术在大血管闭塞的80岁及以上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a stroke,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施血管内SRT的157例患者,按照年龄分为<80岁及≥80岁两组,比较两组的基线信息包括性别构成
目的研究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螺钉固定治疗合并不稳定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41例合并节段不稳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固定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判定神经功能,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评价颈肩轴性痛程度,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率指数(CCI),在MRI上测量脊髓扩大程度。结果平均随访43个月后,患者JOA评分由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