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族企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合理有效,论文从分析家族企业成长的约束入手,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治理结构的问题,探讨家族企业成长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国家族企业普遍存在的制约公司成长的治理结构问题,明确我国民营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改进研究的内容、思路与相关建议与措施,有利于我国民营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所有权经营权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体的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主体,解决了我国数以千万计的人的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私营企业户数为430.2万户,解决就业人数为5824.3万;个体户数为2463.8万,个体就业人数4900.5万。伴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竞争激烈的不断加剧,家族企业自身制度存在的弊端将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完善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最终达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相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族企业界定
比较权威的是台湾学者叶银华的定义,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他提出以临界控制持股比率将个别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差异性与家族控制程度纳入家族控股集团的认定,于是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可认为是家族企业:(1)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的持股比率。(2)家族成员或具有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或具有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该定义比较精确,而且从股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
二、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说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权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说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本文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协调企业各参与者之间权利关系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当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权模糊,股权结构极为不合理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权利都应当有明确的法律归属,这样既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又可能引起经济纠纷。我国的大多家族企业只明确是属于某个家族,但对每个家族成员具体应当享受什么样的财产权益没有明确规定,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势必产生相互争权的弊端,并导致分配问题上的争议,最终影响家族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融资渠道不畅,资本结构单一
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否顺利融资成为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家族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单一,从而造成我国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单一、资本社会化程度低,突出地表现为我国家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三)决策权高度集中,用人机制任人唯亲
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规模小等原因使得个人及家族的决策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和竞争的激烈,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凭直觉往往会错误的决策,很难再使整个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集权制会抑制其他员工的创新能力,因人设岗而不能因职设岗,急功近利而不能长期规划,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丧失竞争机制,久而久之,企业最终失去发展动力。
(四)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
中国家族企业的股权特别集中而往往又没有任何约束,控股权与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家族之中,使得职业经理人没有具备足够的与职位匹配的权力,职业经理处于一个从属的角色,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方面,即使在自身的管理领域也缺乏相应的话语权。
三、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
(一)明晰家族企业产权,实现股权结构合理化
产权明晰包括产权的归属明晰和产权的结构明晰,所以在家族企业内部就要从产权归属和产权结构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另一方面要划清出资者个人所有权和企业财产权之间的界限,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家族企业应该提高骨干员工的股权比例,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及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股东,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二)消除融资瓶颈,开辟融资新渠道
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要以信用担保为突破口,改善家族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因此,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开辟多条渠道筹集担保资金,放大这些担保资金使用效果,既可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又为拓宽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起重要作用。
(三)引入职业经理人体制,建立家族成员退让制度
家族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适当分权,完善决策机制。通过职业经理人实施专业化管理是家族企业謀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家族企业要具备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还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以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运行。
(四)完善家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对各方相关者的激励则是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基本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有合理的薪酬结构;其次,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出资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的约束关系和约束机制。这种内部约束工作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展:第一,用公司章程、组织机构制度约束;第二,用合同进行约束;第三,建立一套高效的经理人员选择机制。
关键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所有权经营权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体的民营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主体,解决了我国数以千万计的人的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底,中国私营企业户数为430.2万户,解决就业人数为5824.3万;个体户数为2463.8万,个体就业人数4900.5万。伴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竞争激烈的不断加剧,家族企业自身制度存在的弊端将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完善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最终达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相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族企业界定
比较权威的是台湾学者叶银华的定义,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他提出以临界控制持股比率将个别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差异性与家族控制程度纳入家族控股集团的认定,于是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就可认为是家族企业:(1)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的持股比率。(2)家族成员或具有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或具有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该定义比较精确,而且从股权和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
二、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说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权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说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本文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协调企业各参与者之间权利关系的组织和制度安排,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当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权模糊,股权结构极为不合理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权利都应当有明确的法律归属,这样既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又可能引起经济纠纷。我国的大多家族企业只明确是属于某个家族,但对每个家族成员具体应当享受什么样的财产权益没有明确规定,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势必产生相互争权的弊端,并导致分配问题上的争议,最终影响家族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融资渠道不畅,资本结构单一
对一个企业而言,能否顺利融资成为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家族企业融资方式和渠道单一,从而造成我国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单一、资本社会化程度低,突出地表现为我国家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三)决策权高度集中,用人机制任人唯亲
家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规模小等原因使得个人及家族的决策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和竞争的激烈,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凭直觉往往会错误的决策,很难再使整个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集权制会抑制其他员工的创新能力,因人设岗而不能因职设岗,急功近利而不能长期规划,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丧失竞争机制,久而久之,企业最终失去发展动力。
(四)内部制约机制不健全
中国家族企业的股权特别集中而往往又没有任何约束,控股权与决策权高度集中在家族之中,使得职业经理人没有具备足够的与职位匹配的权力,职业经理处于一个从属的角色,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方面,即使在自身的管理领域也缺乏相应的话语权。
三、完善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对策
(一)明晰家族企业产权,实现股权结构合理化
产权明晰包括产权的归属明晰和产权的结构明晰,所以在家族企业内部就要从产权归属和产权结构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划清家族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另一方面要划清出资者个人所有权和企业财产权之间的界限,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家族企业应该提高骨干员工的股权比例,以激发其工作热情及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还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股东,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
(二)消除融资瓶颈,开辟融资新渠道
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要以信用担保为突破口,改善家族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因此,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开辟多条渠道筹集担保资金,放大这些担保资金使用效果,既可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又为拓宽家族企业的融资渠道起重要作用。
(三)引入职业经理人体制,建立家族成员退让制度
家族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适当分权,完善决策机制。通过职业经理人实施专业化管理是家族企业謀求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家族企业要具备可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还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以保证家族企业高效率运行。
(四)完善家族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对各方相关者的激励则是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基本保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有合理的薪酬结构;其次,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出资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的约束关系和约束机制。这种内部约束工作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开展:第一,用公司章程、组织机构制度约束;第二,用合同进行约束;第三,建立一套高效的经理人员选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