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园林绿化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方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是祖国的栋梁和希望,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学校的环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美化校园环境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探索,阐述了我国高校环境建设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了改善的方针和策略,旨在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美丽整洁的校园环境,推动我国高校建设的步伐。
  [關 键 词] 高校;后勤;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68-02
  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扬。高校的建设同样需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摆在首位。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频繁接触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本所在。校园的绿化建设是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美化校园,净化校园空气,渲染学习氛围,为学生打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学习场所。学校的后勤绿化队伍是校园环境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承担着重大的使命。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资金支持不够强力,工作人员参差不齐等原因,我国校园的绿化建设举步维艰。
  一、高校后勤园林绿化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一)高校后勤队伍发展受约束
  高校的后勤队伍已经有了改革的先例,但是由于改革力度不大,而且没有真正大力开展起来,所以当今高校后勤队伍发展受约束,也因此拖慢了校园绿化建设的步伐。
  1.从我国高校后勤绿化人员的情况来看,存在着平均年龄过大、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齐全等问题。高校在招聘此类人员时,基本没有技术层面的要求,很多员工都是从别的岗位上转行做起绿化人员的,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对于高校绿化建设来说,它的含义深远,而且成效显著。相应的,对于高校的绿化建设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高校的绿化建设要提到高校的日常工作议程之中,不能轻视绿化工作的重要性,甚至随便敷衍地招收绿化工作人员。
  2.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合并和扩大都伴随着人员的变化。教学层次的老师受到从业资质和专业水平的限制,不能随意招收人员。而高校的后勤队伍因为更加贴近生活,无法引起重视,从而容易被领导层轻视。在后勤队伍的安排上,让职工的家属或者领导的“关系户”参与到后勤工作中去的做法屡见不鲜,是高校绿化建设的一大阻碍。
  3.在实际的绿化工作中,由于高校的后勤队伍编制有限,无法胜任整个学校的绿化工作,便招收一些临时工。有时候临时工的人数甚至超过了高校绿化队伍的人数。这些临时工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缺少甚至没有绿化工作的经验,只能做最基本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样一来,就延缓了高校绿化改革的进程。
  (二)高校后勤园林绿化专业人才稀缺
  当今高校的规模与日俱增,也导致了绿化作业的工作量逐渐增加。具备专业绿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本就十分稀缺,已经不能满足增长的绿化人员需求量。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高校绿化人员的工作环境艰苦,工资较低,甚至职业性质也容易受到别人的轻视。因此在招收高校绿化人员时,要想方设法招收到具备专业绿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并且要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升高校绿化人员的收入。在新招收的绿化人员入职以前,一定要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提升高校绿化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绿化人才紧缺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可以提前与一些符合或者贴近绿化专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签订协议。等他们毕业以后对他们进行专业全面的培训,以胜任初步的校园绿化工作。等他们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工作技术后,再让他们面对深层次的绿化工作。
  (三)高校后勤园林绿化管理模式落后
  在当前的高校绿化层次中,没有统一的方针政策,能够系统规划各项绿化工作的开展,是高校绿化管理的弊端。从人员招收的环节开始,就没有标准化的人员考核机制和人员层次分类安排,这会极大限制高校绿化工作的开展。当绿化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清晰系统性的认识,并且没有相应的奖励或者处罚机制时,就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懈怠心理。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偷懒或者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因此,高校管理模式要从以往的弊病中脱离出来,及时制定各项工作相应的标准,并且设立监督机构,对高校绿化人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早日使高校的绿化建设工作步入正轨。
  二、高校后勤绿化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综上所述,高校绿化工作的统筹规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高校绿化工作中,既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也没有实用的人员引入机制。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点中着手:
  (一)多渠道引进管理人员
  学校的领导层次要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大力拓宽绿化工作人员的招收渠道。(1)可以在应届的毕业生中发布招聘信息,邀请学生参与到母校的绿化建设工作中来。或者可以让他们加以磨炼之后就将他们安排到绿化团队的管理层次中,可以很好地为学校的绿化工作提出建设性的策略。(2)可以在每年的毕业季之前,到相关专业的职业中学中发布招聘信息,鼓励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到高校的绿化团队中开展工作。这些学生本就对绿化工作有热情,而且接受了基本的绿化工作技能知识训练。在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之后,他们可以应对各项高校绿化建设工作。(3)从原本的绿化团队成员中遴选出优秀的员工,考核后让他们进入管理层次,或者成为新人的师傅。他们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可以传授技术给新来的成员,培养出合格的高校绿化工作者。
  (二)制定符合实情的管理制度
  从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全员培训制纳从制度上来讲,各高校的绿化工作人员要充分进行实地考察,并且深入研究本校的绿化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方针,统筹规划,制定出符合本校的绿化工作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1)做好绿化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对绿化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大力支持,要保证资金的注入,要对培训工作严格把关,必须保证每个绿化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2)要保证绿化体系的完善。每一位高校绿化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要用充分的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工作。(3)要重视绿化工作的验收过程。高校应该建立绿化工作验收监督小组,不定期地检查验收绿化工作的进展,并且对高校绿化工作人員起到监督作用,对于表现出色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要给予充分的奖励,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以先进管理方式留住人心
  高校绿化工作开展的一大阻碍就是人员流失严重、人才流失严重。对于难以招收到新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学校,这更是致命的问题。要想留住人才,就要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工作认同感。(1)为高校绿化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薪酬和薪资保障。只有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收入值得自己为绿化工作付出,甚至是收入超出了付出,才能留住高校绿化工作人员。因此,拖欠工资或者无故扣罚工资的现象应予以杜绝。(2)要为高校绿化工作人员打造一个拥有晋升能力的平台。连续表现出色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不但能够得到奖励,更能够晋升成为高校绿化团队中的管理阶层。这一举动将极大促进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为了自己的未来全身心投入到日常工作中。(3)高校的管理人员要拉近与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距离,要和他们多接触,理解他们的工作观念,并且了解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对于生活困难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预支工资、多加奖励的方式,增添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
  (四)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立能够拉近员工的距离,并且对企业产生共鸣,产生归属感。这点在高校绿化管理中也同样适用。学校领导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生活,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舒展身心,增强彼此间的友谊,然后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也可以在学校的晚会上组织绿化工作人员同台演出,进行大合唱,既丰富了高校绿化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五)建立全员培训制度
  岗位培训是高校绿化工作人员上岗前要经历的必备步骤,也是高校绿化工作开展的第一步。学校不但要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还有各方面工作人员的工作标准,更要妥善安排資金,合理开展培训计划。培训的内容繁多庞杂,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1.以高校绿化工作管理层为中心开展的培训。这类培训首要的是加强他们的信心,树立他们付出奉献的观念。让他们学习基本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思维,完善他们对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的理解。然后再进行系统性的专业培训,教给他们基本的绿化工作意识和技能。
  2.以高校绿化工作一线员工为中心开展的培训。一线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具备肯吃苦、严守规章制度、踏踏实实做事的品质,但是由于普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且对绿化工作接触较少,没有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构架和专业操作水平。对这类高校绿化工作人员,要让他们系统地学习绿化工作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会相应的实际工作中必备的技术,是他们进行岗位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他们正式入职前,要让他们了解高校绿化工作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自己的工作性质,学习高校绿化工作的基本流程,熟悉工作环境,并且树立胜任工作的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等他们正式入职以后,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在业余时间加强他们对相关学校规定、章程、制度和国家对高校绿化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高校绿化一线工作人员既要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又要熟悉操作流程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高校绿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以上观点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校绿化工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其中涌现出的问题也亟须解决。高校的绿化建设马虎不得,它关系到高校师生能否获得一个干净舒适、益于身心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的绿化建设,还需要学校的领导阶层,高校的师生以及广大的高校绿化工作人员通力协作,才能排除万难,统筹规划,完成高校绿化工作的各项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兰.浅论高校后勤园林绿化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9(17):156-157.
  [2]武啸.关于高校新校区园林建设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山西建筑,2008(31):347-348.
  [3]张鹏赛,郭昊媛.对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19-322.
  [4]高杉,王静,肖红燕.高校园林绿化发展探討[J].宁夏农林科技,2011(1):48-50.
其他文献
历史课程在高中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能感悟深厚的传统文化,并以史为鉴,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也表
[摘 要] 武警院校在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首届兵种专业学员均在合训阶段上过这门课程,对此进行介绍,并结合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程进行反思。  [关 键 词] 兵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62-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是我国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武警院校也在合训阶段开设中国传
[摘 要] 现如今,网络信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产物,網络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性,而且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高校在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创新,完善图书馆的管理机制,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让图书馆更加科学化、自动化,以便于人们快速地查阅资料,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对基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具有传承文化、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功能,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需要从高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改进高校图书馆藏书结构,创新人员管理和图书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实用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高校图书馆也需要符合知识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人性化教育为指导。针对此,结合我国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就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管理的创新进行了深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理论抽象概念较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去做,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加之抽象
导学案和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机地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因此编制习题课导学案就成了关键.
[摘 要] 教育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当今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国家也加大了对高等学校的投资建设。高等学校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教育实践的效果,而对于威胁高等学校发展的一系列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高校治安管理的影响因素,列举高校治安管理中的不足,结合学校、社会等因素分析影响高校安全环境的原因,为高校治安管理提供可行之计,帮助高校改
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作重点在于加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共青团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有效性以及覆盖范围。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基础单元,更应该形成一
新课程标准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产物,很好地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指导,是中国重视教育的表现.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也给数学教学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