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到艺术——解析鲍德里亚的交换观念与艺术转向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lu19872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德里亚的交换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早期关注现实层面的价值交换,以马克思对商品本质构成的分析为参照,批判了等价原则;中期探究符号性的象征交换,以此颠覆现实原则;晚期思想极端化,形成了基于不确定性原则的不可能的交换,以“无”来重构世界存在的要素和背景,形成了荒诞玄学。最终鲍德里亚将自己的哲学思考和对“无”、“无中生有”的体悟投射到艺术之思当中,阐释当代艺术现实的真相。这一转向是鲍德里亚交换观念的现实推衍,显示出他抛弃理论生产,重铸艺术精神的探索和努力。
其他文献
以活性炭固载三氯化铁为非均相催化剂,对环己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酐物质的量的比、反应时间对乙酸环已酯收串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固载
介绍了十二胺基葡萄糖醇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并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反应物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另外改进了目标产物的分离提纯手段,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成本。
新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方面要做好与全国一致、带共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巩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着力点主要是:坚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合成了有机锡化合物(C6H5)3SnCl,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和锡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晶体为三斜晶系,空间
在烷基葡萄糖苷(APG)/苯乙烯/水三元体系形成的Winsor Ⅰ型多相微乳液介质中,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粒径37nm、单分散(P=0.17<0.2)聚苯乙烯颗粒,聚合过程中没有出现分层现象.研究
2-溴-5-氟苯甲酰肼(1)与芳香醛缩合得到酰腙(2a~2i),再与丙酸酐环合成了3-N-丙酰基-2-芳基-5-(2-溴-5-氟苯基)-1,3,4-噁唑啉类衍生物(3a~3i),收率70%~83%.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
叔丁基苯乙腈肟碳酸酯(1)化学名称为2-(叔丁氧羰基氧亚氨基)-2-苯基乙腈,简称Boc-ON,是一种优良的氨基保护试剂。通常的合成方法为苯乙腈与硝基甲烷缩合成肟,然后与光气生成酰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