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始不断地优化,不仅要传递学生历史学识,也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历史责任感。情境教学能够重现历史场景,演绎历史故事,引出历史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以“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探究”为题,以小故事营造大情境、多媒体渲染真情境、设问题创设好情境为分论点,致力于增强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学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53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通常对教材“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降低,而情境教学,将教材中静止的文字与画面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话语或画面,为学生带来更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探索欲望,同时也能够融入问题导入,培养学生的历史好奇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断地前进。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发挥情境教学的积极作用,改善传统教学状况,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历史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小故事营造大情境
  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人类汲取智慧、获得力量的重要源泉。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不缺乏荡气回肠、寓意深刻的故事,既能够带给我们人生启迪,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历史背景,追溯古代事迹。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小故事为学生营造大情境,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历史的厚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盛唐气象》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唐朝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在正式授课前,向学生讲了关于“极乐盛宴”的小故事,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节时,皇帝在广大楼大宴群臣,奏乐跳舞,并召集全京城的百姓,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在宴席中,有无数的珍宝展示,也有外臣来使来贺,将盛唐盛世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盛宴中会出现哪些事物,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在这盛宴不需要劳作,大量的人都可以享受生活,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同时也要一定的精神追求,才能达到这种高度。当学生沉浸在教师所讲的故事情境中,必定能够初步感知盛唐气象,推动接下来学习活动的展开。
  二、多媒体渲染真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了积极影响,能够实现历史场景的重演,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同时也能够直观展示历史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设备视听结合,既能为学生展示历史脉络,也能为学生播放具有历史特征的音乐,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历史场景,仿佛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演绎,讓学生深刻理解历史,掌握历史,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看世界。
  例如,教师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时,可以在网络上检索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服饰变化,尤其是从汉服、唐朝服饰、元朝服饰、明朝服饰、清朝服饰、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的服饰等,学生可以在直观演绎与对比中,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各个朝代的音乐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在情境中的情感迸发,形成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能够在“真实”情境下掌握历史知识,梳理历史脉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影视剧画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国外,学生认知相对浅薄,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每次教师播放了影视片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场景,从而使得学生感叹历史,深刻地理解历史。
  三、设问题创设好情境
  历史不仅是阐述史实,更是让我们正衣冠、知兴衰、明得失、知兴替的重要途径,它包含了思想的变化、文化的演绎、政治的变迁,也具备启发思维、明人心智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时,在文化专制政策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有什么相同之处?大家纷纷表示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该问题将学生的历史思维重新带回秦朝的政治制度,实现跨时间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用客观、整体的眼光看待历史发展。此外,教室也可以设计趣味化的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表达,增强历史课堂的活跃度,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知识内化,提高历史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能够在思考与探讨中,形成良好的历史品质,对初中生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因此学生也要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在故事中挖掘历史信息,在画面中获取历史信息,在问题中思考历史的本质,在情境中感知历史发展,最终增强学生自身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典.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
  [2]戴小杰.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分析[J].才智,2019(17).
  [3]徐梅.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8(24).
  (作者单位:宁夏吴忠市第五中学,宁夏 吴忠75110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要领,教育者要详细的領会,将反思工作做好,对高中化学新教材进行透彻的研究,教育者之间还要多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创新,不断地进行反思、践行、提高,实现教书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反思;内涵;反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3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教育者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教育者必须在自己以前的教学方式
摘 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青春期年龄阶段,教师的正确指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倡导开放性的兴趣教学方式,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改善灌输式教学遗留下来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 要:教育具有终身性,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学校教育对学生影响深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度挖掘教材,注意科学精神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教材;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终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76-2  当代科学知识迅猛增加,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提高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進行深度挖
摘要:创新表现为新思想、新思维、新发现,通过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在资源整合和有效探索中提出对新事物的猜想、尝试和实践。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促使学生得到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摘 要: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而互动式教学法恰恰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些理念。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它通过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共振,达到双方的最佳效益。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互助合作,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情感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朗读。“读”也是学生自主体悟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学中,从“读”字入手,引导学生读节奏,读标题,读关键句,读标点……在反复的吟咏品读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感悟作品中蕴含的人情百味。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92-1  语文教学的功能之一便是依托语文课程,
摘要:乡土资源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利用乡土资源弥补语文教材的不足,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乡土资源,使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独特的乡土历史文化、人文风貌和民俗风情进入学生语文学习视野,能够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乡土资源;整合与利用;提升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教育阶段,一方面要改变学生们在小学教育阶段形成的启蒙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同时也要给高中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数学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无论是从在考核选拔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作为学生日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甚至是一些文科课程的基础。而这一切必须从实践出发,因为数学是一件工具,脱离实用功能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故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材为依托,通过作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积累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一大重要任务。伴随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度,使教育者们不得不注重在初中课堂中开展计算机科目,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科技信息基础知识。但是在计算机教育课程中,由于它和其他课程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多种教学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够显著。本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在核心素养下初中计算机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计算机;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生活和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以信息化教学为前提,探究了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开展的意义,解读了其有效实施策略,分析了教学注意事项。重点是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G434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