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师幸福成长“爱之路径”

来源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爱和善的教师,才能给予学生幸福的童年,才会有优秀的教育品质。学校要给予教师“爱与善”的温暖,唤醒、强化教师“爱与善”的意识。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以“人本”为理念,以“质量”为核心,关爱教师成长、关心教师生活、关注教师健康,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的向心力,让教师“拧成一股绳,共圆一个梦”,构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爱之路径”。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7-0094-04
   【作者简介】1.王海云,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江苏泗洪,223900)黨总支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陈继刚,江苏省泗洪育才实验学校(江苏泗洪,223900)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
  列夫·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实的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没有爱和善的教师,给予不了学生幸福的童年,更不会有优秀的教育品质。而让教师拥有“爱与善”的前提,就是学校给予教师“爱与善”的温暖,唤醒、强化教师“爱与善”的意识。泗洪育才实验学校一直以“人本”为理念,以“质量”为核心,努力让教师在经历教育实践中形成自我体悟;我们关爱教师成长、关心教师生活、关注教师健康,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的向心力,让教师“拧成一股绳,共圆一个梦”,构建师生幸福成长的“爱之路径”。
  一、理念引领,以爱的名义埋下幸福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当代哲学家周国平也说:“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泗洪育才实验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思想为引领,秉承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理念,坚守“让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和谐发展,打造育才‘巴学园’”的教育理想。我们在教师中倡导“四爱”——爱事业爱得纯、爱学校爱得深、爱学生爱得真、爱同事爱得诚,引领教师追求“四高”——高规格地完成每项活动、高质量地上好每堂课、高标准地教好每个孩子、高品位地完成每项任务,力争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人生。
  二、制度建设,为教师爱的实践保驾护航
  制度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是关于人的工作,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探索以制度建设实现“把方向、聚合力、促发展、保落实”,为教师的工作“保驾护航”。
  一是构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相同的教育资源,不同的管理,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我校通过不断摸索和研究,先后制定、印发了《泗洪育才实验学校制度汇编》《育才教育集团常规管理细则》等学校管理的纲要规范,内容涉及行政管理、教学实施、德育养成、师能提升、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初步搭建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规范框架。
  二是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感动育才十大人物”“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这就是在“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以德为魂”的前提下,将教师的闪光点放大,通过不断地激励,让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同时,学校还努力开发教研组长选任、中层教干提拔、校教坛新秀评选活动等的激励效应,调动全体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考核和评价制度。近年来,在绩效工资的背景下,我校努力构建较为科学合理又能为教师们接受的教师发展考核评价制度。
  师徒捆绑考核促新老教师共同成长。我校年轻教师较多,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加快成长,学校在原来“师徒结对”的基础上,采取师徒捆绑考核方式。在业务考核中,只有师父优秀或徒弟优秀,两者都不能评为优秀;只有师徒二人共同达到优秀标准才能被评为优秀。具体考核内容包括师父听徒弟上课及指导评课情况,徒弟听师父上课的情况,师父指导徒弟备课和写教学反思的情况,师徒二人的教育教学质量等。由于师徒捆绑评价,就使得徒弟的学习与师父的指导变得主动而有效,使师徒二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班级捆绑考核让教师人人都是参与者。育才实验学校倡导工作分工不分家,对班级管理实行捆绑评价,让班级管理不再是“班主任一人抓,科任教师高高挂”。每位科任教师的考核成绩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综合质量评价情况挂钩。凡出现管理问题或教育教学质量不达标等情况,学期末该班科任教师量化考评不能评为优秀。相反,如果科任教师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班级未出现任何问题,量化考评则直接获得全优。
  学科捆绑考核让年级教育智慧最大化。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我们育才实验学校,从来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将同年级同学科所有教师进行捆绑评价,例如:考核小组教研活动,重点看每个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是否做到所有教育资源共享;考核教学展示活动,重点看一名教师参加教学活动时,同组教师是否发动集体智慧,对承担展示任务的教师给予全方位的关心和帮助;在教科研考核上,每次学校进行随笔、论文收集,不仅看各教研组的报送数量,更看该教研组教师的参与率。
  经过多年实践,我校的教师发展考核评价制度改变了过去教师保守、封闭的工作状态,促进了开放、和谐、浓郁的教研氛围的形成。现在,教师们不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团队氛围和成员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每个人都在集体中稳步成长,一个个优秀的学术团队在形成、壮大。
  三、分层培养,用不同的温度体现爱
  我们深知教师之间存有差异,因此在规划和推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分层推进,促进教师梯次成长。   一是分层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学校基于对全校教师个性特点、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引导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使不同层次的教师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学校还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规划发展阶段、制定行动计划,例如,任职满两年的教师参与校教学新秀评选,任职满三年的教师参与校特色教师评选,任职满五年的教师参与校教育教学能手评选,等等。我们还将教师落实个人发展规划的情况,作为学校推荐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评选的依据之一。
  二是分层设计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对中青年教师,学校主要通过加强集体备课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促其打牢专业根基;同时建立“专家督導制”,由校内资深学科教师进入课堂视察、引导,帮助中青年教师提炼经验,激励其开展反思和创新,促使中青年教师较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学校从校外聘请名教师开展跨学科合作互动,让其带领本校骨干教师共同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校本课题研究,促进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以及推荐参加区、市名师工程培训班,提高学校骨干教师的学识和见识,使其自觉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重构,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风格。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发现名师、卓越教师的苗子,为其搭建合理的发展阶梯。
  三是分层推进“阅读成长工程”。学校重视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充分考虑不同教师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与发展需求,分层推进“阅读成长工程”。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的教师,学校为其推荐与教学结合比较紧的文章,帮助其制定比较容易达成的阅读计划;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教师,学校鼓励其制定较高层次的读书目标,在关注学科专业书刊的基础上,适当强化对教育理论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于骨干教师,由于他们专业基础好,学校要求他们制定适度超前的读书计划,为其推荐前瞻性、理论性、学术性较强的学科前沿著作和文章。此外,我校还组建了“三味读书社”,定期举办读书论坛、阅读沙龙等活动,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此,理论基础薄弱的教师不会将读书当作负担,青年教师觉得有“奔头”,骨干教师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每一名教师都能从阅读中收获成长。
  四、研学并进,唤醒教师发展内生力
  “置身须在极高处,回首还有在上人”。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不断汲取跨领域知识,走上优质优品的专业发展道路。
  一是把好“五关”,上好“五课”。学校每学期通过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信息反馈、成果展示、评议总结等活动,为教师把好课堂教学“听、说、做、评、选”五关;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为教师展示教学成果提供平台,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脱颖而出;组织骨干教师指导团队,着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此外,学校还特别重视新教师亮相课、组内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师徒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五课”的开展,促使青年教师在资深教师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积累教学智慧,磨炼教学实践能力。
  二是以研促教,开展卷入式研究,形成研究学习共同体。以教科研带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做法是:先让教师自主申报课题,再采用“项目投标”的方法,让教师全员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当中,从不同层面形成校本研究学习共同体。通过以研促教,调动了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了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教师培训为平台,将名师专家“请进来”,让优秀教师“走出去”,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拓展培训途径,切实提升培训效果,为教师补齐短板。每年寒暑假,学校都会邀请专家进校对教师们进行培训,从学科教研员,到一线名师、名校长,再到高校学者、教育专家,各层次、各领域的专家莅临我校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指导,为教师指点迷津,帮助教师解决实践问题。学校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市静安小学、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无锡市育红小学等名校结成联盟,加入北京小学协作体智创联盟,不断外派教师跟岗学习、参与各项教研活动,进一步拓展教师的教育视野。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支撑点。我们将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让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我家孩子属兔,所以家里有很多以小兔子做主角的绘本,如《小兔米菲》系列、《彼得兔经典故事集》、《汤姆小兔》系列、《折耳兔》系列等。其中,我和孩子最喜欢的、百看不厌的绘本是——《逃家小兔》。  《逃家小兔》出版于1942年,它的作者可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性人物玛格丽特和布雷门!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把它评为“1966—1978年‘好中之好’童书”,还附上了一段推荐词:“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于韵味的奇
“科研兴校”是我一直以来的治校方略,“带头做科研”也是我对自身的要求。我的教育科研起步并不早,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发表时间是2003年,在我工作第15年的时候。但自那时起,便有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发展态势。从市级立项课题到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从市级刊物到在《中小学管理》《教学与管理》《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再到独立或编著出版专著,让我日益享受着科研带来的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区域发展的欣喜
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第一天放学回家,爸爸问他:“你的新老师长什么样啊?”  “跟幼儿园老师一样。”孩子回答,“只是脸不一样。”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中心小学 李巧霞/荐
【摘 要】弟子“侍坐”是孔门一种有效有趣的教学形式。《论语》中有三章关于“侍坐”教学的珍贵记录,值得我们从教学艺术的角度加以深入研究。其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堪称孔门侍坐教学艺术的典范。若将三章整体来看,又会有一些新的有价值的发现:如子路的独特形象问题、孔子对子路的教学艺术问题等。  【关键词】《论语》;侍坐;教学艺术;孔子;子路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教育事業的创新持续发展与学生学习质量的普遍有效提升,需要越来越多卓越教育者的涌现与引领。教育者走向卓越的路径各有不同:有的得自所在组织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支持,有的缘于个人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有的厚积薄发,有的锋芒早现;有的强在业务能力之精深,有的重在教育教学理念之先进;等等。在许昌良校长身上我则看到:怀揣梦想,是卓越教育者的本色。  一、梦想激发热情  “梦想”在许昌良身上是不断延展与深化的。它起初表
佐藤学博士认为学校是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学校的“公共性”原理。[1]3基于这个原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要求师生具备宽容品质,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展现尊重学生的姿态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监督者和评判者,具有“高高在上”的威严。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以学习引导者和陪伴者的姿态走到每一个学生的身边。
·主持人语·  为顺应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江苏省于2011年4月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课程基地建设深度推进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积极响应,各地各校围绕课程基地建设,在诸多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无锡市启动了与课程基地建设项目相匹配的高中学科基地建设,以学科共建基地为平台推动区域学科课程基地项目的实施,并在此过程中强
【关键词】专业协同;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8—0052—03  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顺应时代潮流,主动站到课改前沿,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载体,探索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之路,其教师团队呈现的蓬勃、“看得见”的生长样态令人赞叹。窃以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成长经验,即专业协同。专业协同的实
【摘 要】双语数学教师首先要明确,双语数学教学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特质,英语语言必须服务数学教学活动。要真正做到在双语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与英语语言运用素养的双赢,还需要落实双语教育课程协同理念。另一方面,双语数学教学的开展也必须遵循语言认知规律。  【关键词】双语;数学教学;学科本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0-0015-02
我从教20多年,有幸结识了很多与我共事多年的优秀教师。他们爱生敬业的奉献精神、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无私忘我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化着我、影响着我,使我对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并不断鞭策激励我勇往直前。  杨皆辛同志是我从教道路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教育工作者。他曾是我高三时的班主任、数学老师,他教学认真,风格朴实,严谨踏实,关心爱护学生,宽严相济,是我学生时代极为尊敬和崇拜的老师之一。在我走上教育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