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了解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状况,明确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心理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进行干预护理,病人的门诊手术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对门诊小手术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在提升病人满意度的同时,充分的改善了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门诊小手术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70-02
  
  
  手术不但会在病人的身体上造成影响,同样也会是病人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负担。病人在经历手术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门诊小手术一般情况下在检查之后就进行手术,对一些病人来说并没有做好相关的思想准备,病人在短时期内很难适应这种转变。病人在出现恐惧心理,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情况。这样就影响到病人手术的正常进行,所以要对进行门诊小手术的病人进行必要性的心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配合好医生进行手术,并且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
  一、一般资料
  2013年在我院门诊接受小手术的150例病人中,有成人、老人、小孩,不同年龄段的病人接受小手术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都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麻醉的效果及术后的康复。
  门诊小手术病人心理分析病人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这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源。这样情况在第一次进行手术的病人中最为常见。这时候的病人心理活动频繁,在病人的肢体语言以及面部表情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强烈的心理变化导致的生命体特征出现明显的改变。四肢抽搐、脸色苍白、虚汗、昏厥等症状直接的影响着手术的进行。一些患者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是否影响到身体美观等【1】。这种情况都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严重的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病人的康复情况。
  表1 患者恐惧心理表现调查
  例数 四肢抽搐 焦虑 虚汗 情绪激动
  50 15 21 4 10
  二、门诊小手术病人心理护理以及对策分析
  护理人员对每一位病人都要热情接待,利用正确的语言与病人进行交流,要明确病人的病情。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基本情况,使病人认识到门诊手术属于小手术,只会在局麻的时候出现疼痛,不会出现其他不适的情况。并且经历的手术时间较短,这样能够缓解并病人的紧张心理。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要及时的进行解答,满足病人合理要求,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病人创建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3】。在减轻病人压力的前提下,使病人的身心得到放松,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能够提升手术的治愈率。
  在手术之前病人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恐惧,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感觉以及手术意外的发生。这时候护理人员要充分的提升病人的安全感,使病人信任医护人员。这样才能够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为病人接受手术的基本情况,使病人了解手术的性质,提升病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这是提升病人信心与安全感的重要方法。
  树立病人治疗信心,解除病人存在的顾虑。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病人的就诊时间与病人进行充分的交流,并且要针对病人具体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护理对策。细致观察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对病人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要耐心进行讲解,这样能够避免病人出现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出现影响手术进行的情况。对手术过程中病人要特别注意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对病人讲解清楚,取得病人的配合。可以自己制定调查问卷,选择50例患者针对这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见表2
  表2患者满意度调查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150 145 3 2 96%
  护理人员要做好宣传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以及家属能够明确手术的意义。在手术之前对病人家属进行心理辅导与安慰是很有必要的。叮嘱家属避免在语言上对病人进行刺激,使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并且要教会家属如何护理病人患处,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当出现意外情况时要及时进行诊治。这样才能够使病人保证良好的心态,使手术顺利进行下去,保证手术后病人顺利康复。
  门诊小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要保证手术室的安静整洁。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同病人和家属进行短暂的沟通,使病人在手术中更好的配合医生。并且根据病人的手术部位为病人安排更加舒适的体位。在手术的准备阶段为病人做深呼吸,放松病人紧张的情绪,保证病人的平稳心跳。对心理紧张恐惧的病人对进行鼓励性指导,慢慢的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能够消除病人产生的负面情绪,采取心理支持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在病人旁边对其进行语言鼓励,这样能够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提升病人信心的同时更加积极配合手术。医护人员在手术操作中要稳重,避免出现惊慌失措,这样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可寻找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与病人进行讨论,这样能够实现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病人能够更加平静的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要做到位,在心理上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安慰。采用鼓励性语言获得病人对手术的支持与配合。在门诊小手术过程中主要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病人的意识会清醒,因此护理人员在语言词汇的使用上要特别的严谨,一句不当的语言就会为病人带来恐惧与不安。在临床上会遇到对病人指甲进行麻醉拔出,病人在心理暗示作用下以及器械碰撞声中会在心理上产生疼痛的感觉,在实际上病人因为接受了麻醉,在身体上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
  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的伤口及时的包扎,并且为病人整理好衣物,告诉病人整体手术过程顺利,使病人能够放心。对手术之后的病人进行情况观察,对家属交代详细的注意事项,换药时间。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治疗,在手术完成之后要保证手术部位的干净整洁。当病人出现身体状况不适情况时,要及时的就诊。对病人进行关心,消除病人的孤独感,紧张心理。
  三、体会
  通过对门诊小手术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病人紧张的情绪,使病人焦虑情绪得到放松,减轻恐惧心理的影响。能够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这样才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之后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3】。心理护理对患者恢复健康提升治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并且能够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使病人能够真正享受到医院为病人提供的优质服务。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在病人治疗与恢复阶段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李雪莲.门诊小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0(6):18.
  [2]杨冬兰,林斐茵,占详云.浅谈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8):70.
  [3]曹爱丽,王虹.门诊手术中患者疼痛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8(1):6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手术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结果 5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经过相关的手术和护理治疗之后,有52例患者治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其治愈率达到了92.86%。有6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其中脑血管意外2例、肺部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其中治疗组死亡5.00%,对照组15.00%,两组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大大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有效的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输液的患者15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和恐怖三项评分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敌对、偏执及人际关系敏感分值都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诊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操作,观察组的50例患者按照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的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 6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及术后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不但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及术后恢复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2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消化内科病房护理中细节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2月,消化内科接诊的52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全体对象按照护理参与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严格的细节护理。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发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分析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6周后,经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祛瘀解毒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IL-8、CA125及EMAb变化,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及12个月内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IL-
期刊
【摘要】目的对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和临床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而针对治疗后的护理工作,实验组患者实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常规治疗,84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均脱离危险,而护理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