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种潮流,因而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然而受到合作层次、合作资源、合作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中外合作办学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为例,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241-02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应运而生。在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潮流中,无论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途径,寻求学校生存和发展更多、更好的空间。国际化合作办学让很多院校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发展途径。一方面,国际化合作办学可以满足人们丰富多元的教育需求,让人们在接受教育上有一种全新的体验;另一方面,国际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让人们共享世界各地教育发展的新成果。然而,伴随着国际化合作办学的不断深入,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的现状。从合作对象来看,主要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合作的首选对象,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合作的专业领域来看,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把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文科类专业作为合作的首选领域。
  从合作办学的模式来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育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2 1模式,指2年在国内就读,1年在国外就读,毕业获得单文凭或者双文凭;(2)3 0模式,指3年都在国内就读,毕业获得双文凭或者单文凭;(3)3 1模式,指3年在国内就读,获得国内专科文凭,1年在国外就读获得国外本科文凭。课程教学主要强调英语能力的教学,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引进外方的专业课程(骨干课程),配套外方教材或外方认可的教材,由外方派遣专业教师承担或部分承担专业课程,而由中方承担基础课程的教学。
  从颁发的文凭来分析,目前颁布的文凭主要有中方专科文凭、外方专科文凭或者国际通行的职业资格证书。
  2.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外专业设置不一致。专业设置不一致或专业设置重复是国际化合作办学中的其中一个问题。目前,我校的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是酒店管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以后到加拿大学习一年,但是在专业设置上,中、加两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专业设置上的不一致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专业不被认可,甚至被人误解。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目的,也是中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在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中,这个基本原则往往被忽视或不被遵守。有些地方和院校为了追求合作办学忽视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运行能力,对外方的资质和办学能力也不仔细核查,在合作项目和专业上偏重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管理等专业,重复办学,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达到中外合作办学的真正目的。(2)生源问题。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对象往往是高考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次学生。目前,我校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实行自主招生,因此,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相对较差,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讲就是个未知数。很多学生实际上连语言关都过不了,更别提用英语来完成专业课程。对很多学生而言,要想顺利出国完成学业,首先必须要过语言关,而语言恰恰是学生的软肋,因此,学生在完成国内的学业后能否顺利出国,并完成外方专业课程,顺利拿到相关的学业文凭是值得每位学生和老师思考的问题。办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招生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的外语水平。(3)师资力量有待增强。国际化合作办学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外,还要求教师在英语语言能力、文化背景知识等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中,所有专业课程的教授全部由外方师资承担的院校或合作项目已经很少见了,中方的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能力、教学理念、授课方式、课堂组织形式以及用英语授课的能力等方面能否体现外方课程教学的特点还值得商榷。事实上,国内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没有出国留学、访学或交流学习的经历和学习背景,在教学上很难准确地把握外方课程教学的精髓和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很可能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或稍做调整,无法给学生带来外教上课的真切感受,所以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师资力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中方管理体制的问题。由于中西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国际化合作办学中,中方要做到与外方学校同步的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往往很困难,这是管理体制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中外双方在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科研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合作院校或合作项目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照搬照抄,也有些项目打着国际化办学的幌子,既没有引进国外的教材,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外籍教师,绝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由中方教师授课,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合作。
  三、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承担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发展。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思想认识,清晰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思想是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为中外合作办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帮助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合作办学的核心所在,不能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招生的“噱头”,而是要深刻思考和认识,实实在在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应该清晰中外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制度等,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完善沟通机制,加强中外双方关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沟通,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提高办学效率与管理效率,为高校的总体发展服务。   2.提高办学质量,增进中外双方教学与科研合作。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教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办学质量的高低,是办学过程中教育质量的核心,因而要为每个项目遴选出一位既精通外语又具备很强的协调和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日常管理与教学管理,具体负责协调专业课教师与教学安排,接待外方来华授课教师,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等工作。目前,我校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方面。一方面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对合作办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实施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几乎没有与非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教学区分开,对教学计划的理解不准确。由于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时间短,教师教学经验也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教师在中外合作办学上科研成果少。因此,应加大中外合作办学的力度和深度。中方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应争取境外高校所在国家或地区教育合作项目的开发,加强中外双方教师的交流,丰富科研成果,并努力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例如,学校可以定期、有计划的向外方合作院校派教师去观摩和学习,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让国内的教师能够切切实实地体验外方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中方也可以邀请外方教学专家来国内通过讲座、实际课堂教学体验、观摩等方式加强中外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教学理念的老师相互探讨、思想碰撞,促进创新。
  3.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为了适应和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体系采用了我国设置的课程和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这是国际化合作办学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不同之处。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构建国际化的教学体系能够在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学校也能够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保持优势。此外,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还能加强合作院校和合作项目所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当然,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并借鉴先进的经验加以整合才能得以实现。
  四、结语
  在我国教育多元化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国际化办学应运而生,其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教育多元化需求和让更多人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还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为我国人才的培养及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巍,汉魏,李美旭.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4,(8).
  [2]刘伟.上海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11,(33).
  [3]张丽.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4]封贵敏.试析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与实践[J].大家,2012,(17).
  [5]陈曼丽.江西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 ”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及改革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对我校与国内外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校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最后给出物流管理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 ;物流管理;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70-03  近年来“互联网 ”的
摘要:随着餐饮业的空前繁荣,饮食业发展迅速,餐饮人才短缺,而职业学校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烹饪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知识点、技能点的展示,给学生营造了更为直观的认知环境。而本文通过创新性的训练和实操,对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面点;教学;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2-0102-02   本人通过多种渠道调查了解
摘要:山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是连接山区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为了刺激消费、活跃市场、提高山区农民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我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山区绿色农产品的产销全过程。随着海量信息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山区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营销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邯郸涉县山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现状,分析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山区绿色农产品监测预警全面变革以及山区农产品生产、流通途径改善,建立行之有效
摘要:《建筑结构试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过于抽象,给学生理解和本科教学带来了困难,理论教学应围绕具体试验操作展开。本文结合本科教学中的个人体会,以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试验为例,从试验目的、试验设备、试验原理、试验步骤以及试验报告五个方面,指出教学中具体应讲解的重点,为本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试验;静态电阻应变仪;等强度梁;桥路;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TU37;G642
(沧州工贸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本文是我们在中职教育第一线,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案例,阐述了我们在“项目 素质拓展”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以项目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组员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各司其职;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做,而是由教师确定项目,学生主导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增加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参加项目的主动性
摘要:确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发展思路,探索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地方行业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构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转型效果。  关键词:专业转型;人才培养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128-03  湖南文理学院是湖
摘要:本文以北京市精品课程“电子工程设计”课程为例,简述了综合设计性工程训练课程考核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革办法。通过对实践课程考核方式探索提升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训练;课程设计;考核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3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
摘要: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上海海洋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在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和鱼类繁殖生理学等教学和研究上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不仅是我校目前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构建海洋、水产、食品三大学科专业体系的主要依托学科和专业之一。我校正在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术提升、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与实践教学建设、国际国内视野的拓展、学生素质培养等方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具有半自传性质的作品,也是描写“美国梦”幻灭最出色的一部小说。经典的美国梦,片片金钱做瓦,爱情做梁柱。身为“爵士乐时代”下的青年人,他沉溺于那个时代的纵情享乐,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浮华生活背后的残酷社会本质,这是一个等级界限分明有着玻璃天花板的社会,上层社会是你可望不可及的,纵使你靠双手打拼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翻转课堂整体教和学的效果。本文以H高职院校《西方文化》网络共享课程为研究案例,通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研问卷、个别访谈、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等方法,总结了目前混合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认知主体、教师引导、在线考核激励机制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