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创造力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有需要就有创造。身处困境往往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及能力,因此每当你感到手头有点紧的时候,也就是你应该想办法去赚钱的时候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呢?
  
  发发牢骚
  
  如果你的老板总是跟你斤斤计较、吹毛求疵,你的心情还可能保持愉快吗?当然不可能了。不过现在科学家可以告诉你:身处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好处,因为对工作的不满没准会成为你创造力进发的一股巨大而不竭的源泉呢!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哪种类型的员工更具有创新思维呢?是那些默不作声的员工吗?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老板都不喜欢那些对工作不满的员工。那么对工作的不满真的是一件坏事吗?有关研究人员就此对某钻探设备公司的149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时,研究人员在没有向这些员工透露调查的主要目的的情况下,连续询问了多个有关职业生活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些涉及这些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满意程度如何等。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与公司的主管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员工的创新能力。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那些平时爱对工作挑刺的员工更容易想出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点子。
  这确实同我们的固有观点相反。当然,对工作牢骚满腹并非总是有利于创新。研究人员特地对这些员工进行了分类,发现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些员工抱怨是因为他们已决意跳槽;一些员工抱怨是为了逃避工作,甚至是想表明自己不会离开公司;一些员工只是抱怨而已;还有一些员工因为不满,所以努力地想办法去改进公司的不良现状。在以上四种情况中,只有那些不仅抱怨,还花心思去改进办事效率的员工才会激起自身更大的创造力。
  研究者认为,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有价值的抱怨,它们其实是促进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员工们通过抱怨来发泄自己对工作的不满,而他们的那些有参考价值的想法反而被忽略了。研究还发现,抱怨者需要得到同事的倾听与开导,这样他们的创造力才有可能得以发挥。因此,科学家建议说,在面对员工的抱怨时,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权衡利弊。
  其他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我们都高估了那些言听计从的员工的创造力,这样做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还抹杀了员工的创造力。还有科学家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的科学家如此缺乏创造力呢?他们认为,是中规中矩扼杀了人的想象力。
  
  放松大脑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说过“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样的名句,但最新研究发现,这句话本身可能存在问题。科学家打趣说:所谓“有准备的头脑”潜力太有限,从长远来看,创新性也比较差。
  科学家好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一项工作时,从准备阶段到成功的一刻,在整个过程中他的大脑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了找到答案,有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些单词的字母排列顺序打乱,然后让志愿者观察这些拼写错误的单词,并询问他们是否看出这些单词是错的,是否有灵光一闪的感觉。当然,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在做实验之前并没有告诉志愿者进行实验的目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分别对看出了问题及没看出问题的志愿者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那些很快看出问题、有着灵光一闪感觉经历的志愿者,他们的右半脑活动更频繁,而右半脑正是负责处理发散性思维的主要地方。研究者认为,右半脑的频繁活动使人的思维更加开阔,联想力也更加丰富,能让人在瞬间恍然大悟:“啊!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还有研究者做了这样的实验:让志愿者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文字游戏,并在他们的思维陷入僵局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脑电波进行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结果发现,那些处于紧张状态的志愿者虽然推理能力较强,但他们大多没有得出正确的答案;反倒是那些大脑放松的志愿者更善于利用提示的信息推测出正确答案。研究者认为,能否成功利用线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大脑状态,放松的大脑有助于促进创新。科学家建议,想要进入这种状态,方法很简单:去洗个澡或者到户外散散步。
  
  弹弹钢琴
  
  美妙的音乐能给人们带来听觉享受,也能舒缓紧张郁闷的心情。不仅如此,最新研究还认为,音乐能促进人的创造力。
  研究者招募了40个志愿者做实验,其中20人是经过至少8年正规音乐培训的学生志愿者,另外20人无论在年龄、性别和智商等方面都很接近普通人。在实验中,研究者分别给每个志愿者一些日常物品如牙刷、牙膏和牙线等,然后让他们思考这些东西是否还有其他用途。实验结果是,经过长期音乐训练的学生显然更具创造力,他们想出的点子更加有趣。研究者在实验中对志愿者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发现两组志愿者的大脑活动区域是不一样的,接受过正规音乐培训的学生志愿者的大脑活跃范围更广。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异说明,在长时间的演奏中,人的双手的灵活性得到了训练,这使得他们的双侧大脑半球之间有着更多、更深层次的交流。
  尽管科学家目前还无法判断在音乐训练与创造力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年龄多大,人的大脑都会受到所做事情的影响。即使步入老年,大脑仍然会有皮层重组。因此,想要改变思维方式,任何时候都不晚。
  
  为你的世界涂上蓝色
  
  多看蓝色能让你更具创造力,你相信吗?不久前,研究者分别比较了红色和蓝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颜色对人的大脑的影响有所不同。研究人员在对两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实验后发现,红色容易强化一些不好的记忆,比如未拿到学位;而蓝色则有助于开启想象力。当科学家让志愿者们给玩具涂上蓝色或者红色时,无论是在涂抹色彩还是涂抹方式方面,使用蓝色颜料的志愿者都比那些使用红色颜料的志愿者更具创造力。因此,想象这样的画面一定对你大有启迪作用: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海……
  
  与人多沟通
  
  科学家强调,那些有创意的点子并不是某一个天才在瞬间平白无故地就想出来的,在其萌芽阶段,需要同周围值得信赖的同事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使新的想法更加客观准确,并最终诞生一个成熟的新点子。
  科学家从来都认为与同事之间进行的社会活动对创造力的产生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在对历史上众多科学家进行详细研究后指出,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经常一起去远足,有时还会组成业余合唱团。就算遭遇了经济大萧条,困境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催生无数的新点子。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无论哪门学科,我们都比以前更需要创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个世界充满了创新。
  
  到国外去
  
  有些人在遇到现实困难时,会把出国当作逃避现实的最佳办法,因为他们认为出国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可以使自己轻松抛开烦恼。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虽然意在逃避现实,但却能刺激人的创造力。   研究者发现,那些在外国居住过的人比一直待在国内的人更能解答一些智力测试。此外,在国外居住的时间越长,人们在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商方面的能力也越强。研究者还惊讶地发现,在执行某些工作任务之前,曾经出过国的人单是回想一下移居外国的那段经历就能触发其创造力。
  当然,这种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更喜欢到自己出生地之外的国家去,以体会新的经历,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对此,科学家指出,适应外国生活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向别人学习不同的思考和处事方式的方法,这样可以使你的大脑不那么呆板固化,更容易接受和重组新的想法,从而也就为你的智慧注入了新的活力。
  
  多多玩耍
  
  许多人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会神经紧张,不苟言笑,连平时的兴趣爱好也会放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科学家指出,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你越应该设法使自己放松,好好玩耍一番,因为玩耍不仅能解放你的思维,还能让你更加敏捷地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在美国,一位著名的精神病学豸湛至建立了美国国家玩耍研究所。
  科学家说,人们普遍把玩耍仅仅当作一种生活的小点缀,其实这是不对的。有研究者研究了一些社会性食肉动物的玩耍行为,如狼、山狗和家犬等,再与人类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玩耍其实能激发人们理性的冒险精神,激发创造能力。这样的观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追寻新奇、渴望新鲜事物原本就是玩耍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玩耍看作动物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对于人类来说也不例外,玩耍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应该纳入生活计划之中。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将幼鼠放在笼子里,允许它们彼此嗅闻和梳理皮毛,但不能参与扭打游戏。结果,这些幼鼠长大后在新的环境中表现出很差的适应能力,甚至根本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事实上,人类的情况也相似,如果小孩子从小被剥夺玩耍的权利,那么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较正常人大为下降。
  
  喝上一杯
  
  人们总是喜欢借酒浇愁,那么在酒杯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创造力呢?在这个问题上,早有研究者进行过探索。他们发现,许多-从事需要创作的事业的人都喜欢喝点烈酒,比如从事爵士乐、诗歌创作的人。不过多项研究都证明,喝酒并不能增加一个人的创造力,它所带来的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罢了。
其他文献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课堂教学明显带有了局限性,缺少创新精神,缺少时代气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育以育人为宗旨,课程辅助活动正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
根据基波锁相、谐波提取的思想,采用双环数字锁相方式,实现了W 波段二次谐波耿氏锁相振荡器;分析了混频锁相环中输出端口与中频端口相位抖动的关系,指出了从自身中频端口测试相噪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为是最枯燥、最乏味的学科。其实不然,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
研究椋鸟复杂而隐秘的生活,或许有助于科学家预测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生命的生存情况。    迫不得已做“保姆”    在遥远的非洲大陆有着十分多样的生态环境,除了酷热难耐的沙漠和枝繁叶茂的雨林,还有野生动物繁多的热带大草原。不过,大部分的非洲大草原其实是草原和林地的混合地,这种交错分布的特点为小动物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包括很多种鸟类。在非洲,椋鸟的种类尤其繁多,你可以看到它们活跃地穿梭于茂密的森林
众所周知,学校德育是做学生的工作,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察赋、气质、情操和性格,而且这些个性都随着学校、个体以及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因此学校德育是一
对手征媒质单涂层的反射系数受其电磁特性参数ε、μ、ζ和涂层厚度d 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分析表明,手征媒质的旋波参量并不总是对涂层的吸波特性起着改善的作用;当手
通常人们都认为植物只是静静地待在一个地方,它们不会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可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卡尔班最近指出,植物虽然不能做长距离运动,但并非对环境没有反应,它们甚至还拥有一些人们一向认为只有动物才拥有的行为能力。  新的研究发现,植物在某些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比如植物能够释放化学物质,并利用这些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寻求同伴或其他物种如昆虫的帮助,又如植物能主动探索寻觅它们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