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控制水平、病情分区及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和分值范围,评价其指导儿童哮喘防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205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坚持应用C-ACT监测病情,并指导治疗;对照组除首次入选时进行C-ACT评分外,以后每月不再进行C-ACT评分及指导治疗方案调整。所有入选的哮喘患儿和家长均在哮喘专科医师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C-ACT问卷调查评分;同时由哮喘专科医师评估治疗前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控制水平、病情分区,并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分析C-ACT测定结果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2组患儿1年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哮喘控制率进行评估。
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段、根据肺功能测定结果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有可比性。2.肺功能分度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的C-ACT得分分别为(24.79±2.20)分、(21.67±1.93)分、(17.07±2.01)分、(12.67±1.81)分,肺功能分度与C-ACT得分情况存在相关性,肺功能越差,C-ACT分值越低(F= 314.0,P<0.000 1)。3.C-ACT量表的信度评估:整个样本C-ACT的各个项目克朗巴赫指数的α值为0.867,为高信度;C-ACT评分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系数为0.683,为强相关;C-ACT评分与最大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的相关系数为0.712 ,为强相关。4.哮喘严重程度为间歇发作、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对应的C-ACT分值分别为(24.47±2.26)分、(22.17±1.86)分、(17.42±2.52)分、(13.27±2.11)分,哮喘严重程度与C-ACT得分情况存在相关性,哮喘严重程度越重,C-ACT分值越低(F=244.0,P<0.000 1)。5.控制水平为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所对应的C-ACT得分分别为(24.32±2.34)分、(18.87±1.95)分、(14.03±1.32)分,哮喘控制水平与C-ACT得分情况存在相关性,控制水平越差,C-ACT分值越低(F=394.0,P<0.000 1)。6.病情分区为绿区、黄区、红区所对应的C-ACT得分分别为(24.72±2.04)分、(18.17±2.03)分、(15.06±1.93)分,不同哮喘病情分区与C-ACT得分情况存在相关性(F=367.2,P<0.000 1)。7.C-ACT评分指导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控制率分别为28.71%、67.33%、81.19%和44.23%、79.81%、95.19%,观察组患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18、4.114、9.722,均P<0.05)。
结论C-ACT与儿童肺功能改变有高度相关性,研究所得出的分值范围有助于儿童哮喘临床病情分级、分区和控制水平的快速判断,且应用C-ACT指导哮喘的治疗获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