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课成为中职学生行为养成的核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w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礼仪教学具有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大意义,运用创设礼仪育人环境,开展礼仪活动,注重礼仪课堂教学,形象礼仪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学生为本,最终达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关键词:礼仪;育人环境;礼仪课堂教学;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2
  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职业教育提出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而礼仪教育是德育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专门开设礼仪课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及促进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全面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那么该如何开展礼仪教育呢?
  一是要注意礼仪育人环境的创设。
  1.用规章制度中的礼仪。学校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课堂常规》、《学生宿舍纪律制度》、《学校公物使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为强化学生礼仪养成起了重要作用。
  2.丰富多彩的礼仪活动教育学生。礼仪知识竞赛、礼仪名言创作、评选礼仪明星、礼仪表演大赛等。
  3.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可以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用礼仪文化陶冶学生。
  4.在文明礼仪教育上下真功夫。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课堂礼仪、宿舍礼仪、会议礼仪、考场礼仪、文明语言礼仪、待人接物礼仪、进出房间礼仪、餐厅礼仪、放学礼仪。
  二是注重礼仪课堂教学。
  1.充分利用各种情景将礼仪教学内容形象化
  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各种情景将礼仪教学内容形象化,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把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变成具体、易掌握的知识,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教学难点和重点。比如在讲授接打电话的礼仪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老师拿着电话走进教室,指定一名学生“拨电话”给他,然后请其他学生来评说:你认为我们在接打电话的时候是否遵循了文明礼仪?然后再“拨”给另一个学生,让他注意吸取第一位同学的经验。之后我会引导学生:请同学们找到你的好朋友,把你们在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打电话的场景给大家表演出来。其他的学生进行观看和评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礼仪是通过人的外在表现出来的,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会最终变成自己的内在素养,提升个人素质。
  2.采用活动教学法,由学生被动习礼为自觉习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定位成配角,衬托出主角的光亮,即学生自我意识和潜在能力的张扬,所以学生更需要的是双向沟通,需要有那么一个舞台让他们展示。比如在讲授行握手礼的规范时,“台上演员”在教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剧情,“台下观众”在欢笑中学到了礼仪常识。这种活动教学法民主开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学模式灵活有序,深受学生的喜欢。
  3.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礼仪的兴趣。传授礼仪仅仅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还往往不够的,如副语言(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的掌握;肢体语言(眼神,表情,手势,站姿,步态等)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的使用等,都是从听觉,视觉,感觉多方面去刺激学生,从而达到认知目的。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日常文明行为注意事项。实践证明这种参与程度很高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一种尝试。
  三是职校生的礼仪形象教育。
  1.仪表:即外观也。重点是头和手,其他的我们看不到,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
  2.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友善是一种自信,也是有教养,表情要良性互动。
  3.举止动作: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就是优美的举止。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
  4.服饰: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所以在商务交往中,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5.谈吐: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受教育程度不高。说话的声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在商务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6.待人接物:要求学生掌握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即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等等。
  四、重视礼仪知识和技能,更要将之训练成习。
  一是重视训练教学法的应用。礼仪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变成一种自觉行为。这种习惯,没有一定的养成训练是不行的。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那部分平时散漫成性的学生,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要加强训练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二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从细节与行为训练入手,先从个人礼仪的坐、立、行教起。训练时要注意两点:首先注意训练层次的递进。其次注意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如可借助镜子、摄像,他人评价等进行个人练习,也可通过共同参与、相互对照、相互评价来进行集体练习,或者是借鉴教师演示、录像图片及实地参观。重视培养技能,更要重视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总之,在学校礼仪教育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的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管理统一,通过全校上下重视礼仪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生就业前景乐观。行为习惯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蔚然成风,丰富了德育内涵,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0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到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关键时期。但是爱国主义是抽象的,而幼儿的思维则是具体形象的,如何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探索的。  一、幼儿爱国
【中图分类号】G622  “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读”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读”开始。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读”的重要,现简单作一介绍。  一、教方法让学生会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引
当今,自我管理模式己在慢性病和癌症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开展和应用。研究表明,该模式在促进健康行为改变、改善健康状态、降低卫生资源利用率等方而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自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