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偏好与义务的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思考

来源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偏好与义务的自然辩证法”的道德命题是其时代和自身思想的充分体现。这—命题体现了康德的两个世界理论和人的两重性思想,展示了康德道德哲学的主体性特点,但也存在先验性、形式主义、形而上学、禁欲主义等明显不足。重提这—命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其他文献
自主评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性,挖掘学生作文的潜能,让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反复进行炼字、炼句、炼意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的作文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到许多老师的认可。作文评改也不该一味强调老师改,也应该倡导一种自主合作的批改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呢?  一、学会鉴赏,自主评价  作文评价,就是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感知粗略、注意失调、表象模糊、情感脆弱、强信息干扰、思维定式副作用等因素,经常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伴随着学习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形成专业自身特色,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构建一套有效的特色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内部监控系统,对纠正特色专业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生与发展是在语言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语言教育的有效手段,语言环境的营造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皮亚杰也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
小学科学课作为学生的启蒙课程,我认为应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逐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将伴随并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我们应努力促使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完善他们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  一、兴趣是前提  兴趣的培养是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