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鹰划过天际,一座高耸的古堡废墟背后,可以望见白茫茫的雪山。
这就是塔吉克族女孩奴尤的家乡,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城。但奴尤已离家远行:10年前,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4000多公里外,在以麻辣美食和熊猫闻名的成都,奴尤刚和她的朋友度过一个普通的夏日周末。朋友们带来了德国啤酒和亲手做的美式曲奇饼干,而奴尤准备了新疆有名的大盘鸡和手抓饭。在朋友的邀请下,她戴上传统的绣花圆顶帽,抖动手臂,模仿鹰展翅的动作,跳起了塔吉克族特有的“鹰舞”。
塔什库尔干县的农村,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地区没有电、没有网络。奴尤家在县城有一套房子,那里可以收看《新闻联播》,这是奴尤了解县城以外世界的主要渠道。
“舅舅对我们管教很严,不许我们看电视,他是一个很保守的人。”奴尤解释说,舅舅不希望家里的孩子受到电视的“不良影响”,比如电视剧中男女接吻的场景。
即使是《新闻联播》,奴尤也只能偷偷看。
“每天晚上,大人们准时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进客厅就把房门带上,不让我们看。后来我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就想办法在房门底下塞东西,让门合不拢。这样,每天客厅的门一合上,我们就搬着小板凳,齐刷刷地坐在门缝后面。为了防止发出声响,我们还特意把鞋子脱了。“奴尤回忆说。
一个要强的女孩
舅舅劝奴尤等一等,看有没有新疆的本地高校录取她,如果有就不去成都。亲戚们都认为成都太远,在气候、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和新疆差别太大,他们担心奴尤在那里会受苦。
奴尤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女孩,她深知一个塔吉克族的孩子考上大学有多不容易。
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塔什库尔干县教育非常落后。正如其他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面临的问题一样,优秀的老师一般不太愿意到这里教书。
中国一半以上的塔吉克族人生活在这座边城,当地人口的五分之四都是塔吉克族。他们说的语言,一种接近古波斯语的中亚语言就连本地的其他民族也无法理解。一个塔吉克族孩子不得不同时学会汉语和维吾尔语,这是新疆本地学校的通用语言。
奴尤仍然记得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他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很多时候他自己也解不出来,只能公布答案。他已经尽力了,他只有中专的水平,真的没有办法。”
奴尤最好的朋友塔来姑丽(塔吉克语意为“幸运花”)鼓励她转入喀什读书。奴尤跟爸爸说了一次,结果被拒绝了。
塔来姑丽很着急,她找到奴尤的爸爸,激动地说:“我们这一代跟你们不一样,不可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你如果真为女儿着想,就给她一次机会。”
就这样,奴尤在高考的前一年来到喀什,那年她17岁。
到了喀什的一所中学,奴尤才发现老家和这里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每天晚上,她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回顾当天的笔记和课本内容,“只有一天的课程都装在脑子里了才睡觉。”
奴尤最终没等到新疆本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决定把她送到成都。
姗姗来迟的塔吉克族人
直到奴尤远赴成都求学那年,每年8月,如期而至的洪水都会冲断从班迪尔乡到县城的石子路。在洪水最凶猛的路段,奴尤不得不骑马涉水,过后再把马匹让给其他需要涉水的同乡。
父亲陪着她走到班迪尔乡有中巴车的地方,到塔什库尔干县城,然后从那里乘汽车到喀什。從喀什开始,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火车旅行,从那里到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到成都。
一个多星期后,直到9月初西南民族大学报到截止的最后一天晚上,奴尤和父亲才赶到学校。
而校长和预科部的老师已经焦虑地等了他们三天。原来,那一年,学校满心希望招收到塔吉克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的学生,从而实现招满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三郎扎西说,现在招人口较少民族的大学生有两个困难:第一,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本身就很少,生源基数小,目前有28个民族的人口在30万以下;第二,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即使降分幅度达到政策上限,也难以从当地录取到成绩合格的考生。 西南民大已连续多年没有招到塔吉克族学生了,但幸运的是,奴尤填补了这一空白。
回不去的故乡
在成都,奴尤的学业顺风顺水。在完成预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后,2013年奴尤留校成了一名大学英语老师。
奴尤高考当年全班七个学生中,现在只有她和塔来姑丽生活在新疆以外,她们俩都读了研究生。塔什库尔干县走出的年轻大学生多数又回到家乡,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家庭是主要理由。
奴尤的英语很棒,加上外形像,在学校里不只一次有留学生把她当成外国人,交谈几句后惊诧“怎么中文说得这么好”。通过英语,她认识了全世界各地的朋友,这其中包括现居成都的美国女作家Nova。
来自美国西雅图的Nova和奴尤已经认识8年。“奴尤是一个很坚定的人,认准的事她一定会坚持到底。她对什么事都有好奇心,同时也很有行动力。”Nova说,她正在写一部以奴尤为原型的小说,名为《鹰的女皇》,最快将于年底在美国出版。
塔什库尔干在塔吉克语里是“石头城”的意思,这来自小城里巨大而高耸的古堡。原本这里只有高原、牧场、鹰和古堡,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镇。过去的10年里,房地产开发商、矿产公司、游客蜂拥而至,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繁荣和喧嚣。
塔什库尔干县要建机场了——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个名为帕米尔的机场已进入选址评估最后阶段。
出来求学后,奴尤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回首遥望自己的故乡,她发现已经难以回去。
她说,自己家乡的女性生活中受到太多束缚。在一个传统的塔吉克家庭里,女子不能随便出门,去哪儿、和谁一起去,都要经过父母或者丈夫同意。
这个爱美的女孩在老家可不能像在成都一样,穿那么多时尚的衣服。當地人反感花哨或者有些暴露的衣着,认为这样的女子轻浮。
在成都,奴尤最大的烦恼是找男朋友:“想找塔吉克族的,但我看得上的塔吉克男生太少了。”
奴尤最放不下的,还是高原。奴尤家和一座正在修建的水电站分别位于同一座山的两面,由于气候的改变和被淹没的风险,班迪尔乡的村民已经陆陆续续搬走了。
县政府把班迪尔乡需要搬迁的村民安置到了热布提,那里距离县城不远,勤劳的班迪尔乡村民已在那里开出了一片绿洲。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这就是塔吉克族女孩奴尤的家乡,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一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边城。但奴尤已离家远行:10年前,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4000多公里外,在以麻辣美食和熊猫闻名的成都,奴尤刚和她的朋友度过一个普通的夏日周末。朋友们带来了德国啤酒和亲手做的美式曲奇饼干,而奴尤准备了新疆有名的大盘鸡和手抓饭。在朋友的邀请下,她戴上传统的绣花圆顶帽,抖动手臂,模仿鹰展翅的动作,跳起了塔吉克族特有的“鹰舞”。
塔什库尔干县的农村,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地区没有电、没有网络。奴尤家在县城有一套房子,那里可以收看《新闻联播》,这是奴尤了解县城以外世界的主要渠道。
“舅舅对我们管教很严,不许我们看电视,他是一个很保守的人。”奴尤解释说,舅舅不希望家里的孩子受到电视的“不良影响”,比如电视剧中男女接吻的场景。
即使是《新闻联播》,奴尤也只能偷偷看。
“每天晚上,大人们准时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进客厅就把房门带上,不让我们看。后来我和家里的兄弟姐妹就想办法在房门底下塞东西,让门合不拢。这样,每天客厅的门一合上,我们就搬着小板凳,齐刷刷地坐在门缝后面。为了防止发出声响,我们还特意把鞋子脱了。“奴尤回忆说。
一个要强的女孩
舅舅劝奴尤等一等,看有没有新疆的本地高校录取她,如果有就不去成都。亲戚们都认为成都太远,在气候、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方面和新疆差别太大,他们担心奴尤在那里会受苦。
奴尤从小就是个要强的女孩,她深知一个塔吉克族的孩子考上大学有多不容易。
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塔什库尔干县教育非常落后。正如其他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区面临的问题一样,优秀的老师一般不太愿意到这里教书。
中国一半以上的塔吉克族人生活在这座边城,当地人口的五分之四都是塔吉克族。他们说的语言,一种接近古波斯语的中亚语言就连本地的其他民族也无法理解。一个塔吉克族孩子不得不同时学会汉语和维吾尔语,这是新疆本地学校的通用语言。
奴尤仍然记得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他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很多时候他自己也解不出来,只能公布答案。他已经尽力了,他只有中专的水平,真的没有办法。”
奴尤最好的朋友塔来姑丽(塔吉克语意为“幸运花”)鼓励她转入喀什读书。奴尤跟爸爸说了一次,结果被拒绝了。
塔来姑丽很着急,她找到奴尤的爸爸,激动地说:“我们这一代跟你们不一样,不可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你如果真为女儿着想,就给她一次机会。”
就这样,奴尤在高考的前一年来到喀什,那年她17岁。
到了喀什的一所中学,奴尤才发现老家和这里的教育水平差距有多大。每天晚上,她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回顾当天的笔记和课本内容,“只有一天的课程都装在脑子里了才睡觉。”
奴尤最终没等到新疆本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父亲决定把她送到成都。
姗姗来迟的塔吉克族人
直到奴尤远赴成都求学那年,每年8月,如期而至的洪水都会冲断从班迪尔乡到县城的石子路。在洪水最凶猛的路段,奴尤不得不骑马涉水,过后再把马匹让给其他需要涉水的同乡。
父亲陪着她走到班迪尔乡有中巴车的地方,到塔什库尔干县城,然后从那里乘汽车到喀什。從喀什开始,他们开始了漫长的火车旅行,从那里到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坐到成都。
一个多星期后,直到9月初西南民族大学报到截止的最后一天晚上,奴尤和父亲才赶到学校。
而校长和预科部的老师已经焦虑地等了他们三天。原来,那一年,学校满心希望招收到塔吉克族、德昂族和布朗族的学生,从而实现招满56个民族学生的目标。
西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三郎扎西说,现在招人口较少民族的大学生有两个困难:第一,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本身就很少,生源基数小,目前有28个民族的人口在30万以下;第二,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即使降分幅度达到政策上限,也难以从当地录取到成绩合格的考生。 西南民大已连续多年没有招到塔吉克族学生了,但幸运的是,奴尤填补了这一空白。
回不去的故乡
在成都,奴尤的学业顺风顺水。在完成预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后,2013年奴尤留校成了一名大学英语老师。
奴尤高考当年全班七个学生中,现在只有她和塔来姑丽生活在新疆以外,她们俩都读了研究生。塔什库尔干县走出的年轻大学生多数又回到家乡,气候、饮食、生活习惯、家庭是主要理由。
奴尤的英语很棒,加上外形像,在学校里不只一次有留学生把她当成外国人,交谈几句后惊诧“怎么中文说得这么好”。通过英语,她认识了全世界各地的朋友,这其中包括现居成都的美国女作家Nova。
来自美国西雅图的Nova和奴尤已经认识8年。“奴尤是一个很坚定的人,认准的事她一定会坚持到底。她对什么事都有好奇心,同时也很有行动力。”Nova说,她正在写一部以奴尤为原型的小说,名为《鹰的女皇》,最快将于年底在美国出版。
塔什库尔干在塔吉克语里是“石头城”的意思,这来自小城里巨大而高耸的古堡。原本这里只有高原、牧场、鹰和古堡,是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镇。过去的10年里,房地产开发商、矿产公司、游客蜂拥而至,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繁荣和喧嚣。
塔什库尔干县要建机场了——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个名为帕米尔的机场已进入选址评估最后阶段。
出来求学后,奴尤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回首遥望自己的故乡,她发现已经难以回去。
她说,自己家乡的女性生活中受到太多束缚。在一个传统的塔吉克家庭里,女子不能随便出门,去哪儿、和谁一起去,都要经过父母或者丈夫同意。
这个爱美的女孩在老家可不能像在成都一样,穿那么多时尚的衣服。當地人反感花哨或者有些暴露的衣着,认为这样的女子轻浮。
在成都,奴尤最大的烦恼是找男朋友:“想找塔吉克族的,但我看得上的塔吉克男生太少了。”
奴尤最放不下的,还是高原。奴尤家和一座正在修建的水电站分别位于同一座山的两面,由于气候的改变和被淹没的风险,班迪尔乡的村民已经陆陆续续搬走了。
县政府把班迪尔乡需要搬迁的村民安置到了热布提,那里距离县城不远,勤劳的班迪尔乡村民已在那里开出了一片绿洲。
责编/毕春晖
E-mail: bchaa@163.com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