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凯恩戏剧中的生命哲学观——以后期剧作《渴求》与《4.48精神崩溃》为例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lia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拉·凯恩后期的戏剧《渴求》与《4.48精神崩溃》一向被认为充满了对死亡的探求与渴望。但事实上,凯恩正是通过死亡展现了她的生命哲学观:生命的延异性展现了生死并置的时间逻辑,生命的同一性将自我与他者的生命相连,生命的循环性则将死亡纳入新生的一部分,生命在这三个层次中逐渐展开自身。这三个维度交汇出凯恩对生命的态度:直面伤痛与死亡是自我拯救的前提,立足于死亡是领悟生命的原点。
其他文献
<正> 以前,我动不动就洋洋洒洒地写一些有关文学创作的文字,更糟的是写完后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揭示了创作的奥秘。现在,当有人再要我从理论上阐述创作之时,我忽然自卑起来,
日前参加了一个全国小学校长研讨会。会上,校长们普遍有一种焦虑和迷茫的情绪。一方面,家长和学生追求高质量、公平的教育,校长们担心眼下的师资水平还难以满足百姓的高要求;
习题是我们数学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数学题大都是规范的、封闭的,其形式严格遵循其学科原则,即条件是充分的、不矛盾的、不过剩的,彼此是独立的,题意是清楚的,
<正> 胸前神经损伤综合征临床少见,其特点为1侧胸大肌、胸小肌选择性萎缩,该侧上肢肌力减弱,病前多有外伤史。国内1979年沈定国等报告14例。现将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各种信息,学会统计已经成为了学生未来生活中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数学课程标准已经将统计有关的内容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