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体现:真、实、新、活、情、特、效七个字,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 真、实、新、活、情、特、效;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49-0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断推向深入,我们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效课堂、新课程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需要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
  何谓高效课堂?我不断学习,寻求答案,终于找到有人这样概括:高效课堂可用七个字加以衡量:真、实、新、活、情、特、效。
  实现高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点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这种归纳特别吸引我,我觉得非常精辟,在教学中我有同感,于是就尝试实践。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下面我把在教学中怎样体现高效课堂的七要素做初浅的说明,供大家共勉。
  一、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时,我尊重事实,讲究实际,课前让同学们准备了剪刀和纸片,自己也准备了。上课时让大家阅读课文,弄清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做法,然后师生一齐动手,比一比谁做得快又准确,真正关注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
  精心设计,制定扎实的教学目标:
  1、领会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意义,认识SS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通过画图,经历探究SAS的过程,会简单运用这一结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通过对图形的观察,领会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知道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会根据条件,选择SSS或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5、经历AAS的探究过程,会由ASA推出AAS,会简单运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6、会利用SSS、SAS、ASA、A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指导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阅读、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学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达到预期目标,这体现了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
  三、新:观念新、设计新、评价新。
  针对中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钻及求知欲、成就感非常强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色,在五备(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备教法、备语言)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归纳问题集中讲授”的教学原则,改变“放不下,这里需要讲,那里也需要讲”的旧观念,树立“放手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新观念。同时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
  新颖的设计:在辨认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方法时,我让每一个男生代表一条“边”,每一个女生代表一个“角”,出示不同的练习题,让大家自由组合到讲台上表演,按位置站好,站出各一题各用SSS、SAS、ASA、AAS中的某种方法判定的造型。这样的设计使大家激情高昂,反复训练,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所需的条件及方法,效果特好。
  新评价:对学生做错的不要批评,而是对他说,这题要怎样做就对了,怎样做就更好,以后该从哪些注意就可以了。做得好的給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更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四、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
  提出问题灵活多样,例如:在ASA和AAS两种判定方法的问题训练是:1、.满足下列哪种条件时,就能判定△ABC≌△DEF ( )
  A、 AB=DE,BC=EF, ∠A=∠E
  B、AB=DE,BC=EF, ∠C=∠F
  C、 ∠A=∠E,AB=EF, ∠B=∠D
  D、∠A=∠D,AB=DE, ∠B=∠E
  2、已知∠A=∠D,∠1=∠2,那么要得到△ABC≌△DEF,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 ∠B=∠E
  B、ED=BC C、 AB=EF
  D、AF=CD3、在△ABC和△DEF中,AF=DC, ∠A=∠D,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可根据“ASA”证明△ABC≌△DEF。
  已知: AT为的内角A的平分线,M为BC的中点,ME∥AT交AB,AC或其延长线于D、E。
  求证:BD=EC
  5、已知在ΔABC中,∠B=2∠C,AD平分∠A交BC于D点。
  求证:AC=AB+BD。
  6、已知:AB∥DC,OB=OD
  求证:OA=OC
  教师精心组织学生练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辅导和调控,让同学们消化吸收知识,达到高效。
  五、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感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
  要求同学时,都用“请”字;帮同学纠正错误时语气和蔼,用商量的口气;对易错、易漏的知识,重难点,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解激情高昂;充分体现高效课堂教学七要素中的情。
  六、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
  布置作业分层是我教学的特色。作业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从深度、广度上都要上一个台阶,并注意“变式”的应用,使学生真正能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加以提高创新。这只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作要求;一般的同学只达基础目标就行。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要适中。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做作业时不能不管不问。注意做好“两极”学生的帮扶工作。把一些定理、公式等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也是我常用的方法。
  七、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
  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测试成绩优良。全班39名同参加测试,最高分100分(满分)及格32人,平均分84分,这是我们农村初级中学普通班未曾有过的高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要换掉教师“填鸭式”的讲解,变成教师重点的指引;换掉学生“机械式”的学习,变成“随心所欲”的操作。充分展示高效课堂的七要素:真、实、新、活、情、特、效。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激发了思维想像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再创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云南教育》
  [2] 《数学教师培训手册》(七—九年级)
  [3] 《中学数学杂志》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人格魅力,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设计灵活多变教法上持续创新,促进教学过程中多方面的和谐,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有效备课;优化方法;营造氛围;启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180-01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的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语文阅读学习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学生语文课内阅读训练是同等重要的。  【关键词】 激发兴趣; 阅读技能; 阅读效果;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04-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5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17-02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19-01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它要求以高度精炼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诗人的真情实感。所以,阅读诗歌应当抓住诗歌的特点,准确体会语言,形象和意蕴。  如何品味语言呢?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炼字。应联系全诗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进行仔细揣摩,以品味它之所以用动词,形容词,数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反思,找到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教育教学反思的内容,探求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教师通过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规律,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使自己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作文是实用交际的需要,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朴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有效的到生活中去找素材是当务之急,其方法有四:1、观察生活,让鲜活的素材成为写作之源;2、体悟生活,对本真的素材进行艺术再加工;3、博闻强记,将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进行大胆的临摹借鉴;4、整合素材,以主题资源形式对学生写作水平进行再提升。  【关键词】 生活; 遴选;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引学生走进生活,带学生走出教室,与学生合作探索,教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践活动;走进生活; 走出教室; 学会思考;展示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 以山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一课为例,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逐步构建起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以实验探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以学生身边的化学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 探究; 展示; 分层异步;情境教学; 先学后教;以生为本; 信息技术  【
期刊
【关键词】 创设; 亲情; 触摸; 感悟;积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3-0254-01  打开S版小语第六册教材,你就会感到扑面而來的浓浓的亲情:看看插图,父亲在寒冷的冬天,坐在炕沿上雕刻冰灯。他的孩子就在温暖如春的被窝里看着父亲;读读第四单元的课文,眼前便会展现人与人之间那纯洁无暇的友情,师生之情,父子间浓浓的爱。在教学这组课文
期刊
【摘 要】 英语课堂的教学是一个以师生,生生互动为主线的过程,它一般以教师的引导来组织和调控课堂进程。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教师在课堂上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英语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程序简单且又能动员全班同学都能参加的辩论就能够激发学生讲英语,学英语,用英语的熱情。这种辩论在学生觉得头痛的作文课上更能发挥其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 辩论;英语课堂;任务写作;导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