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神经遗传病的过去、现在和展望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p_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临床医学各科的遗传性疾病中,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我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极其滞后。近20年来,通过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神经遗传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肝豆状核变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单基因病,以及线粒体遗传病和朊蛋白感染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面临世纪之交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巨大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和各种新技术,加快发展我国神经遗传病的研究。今后研究的方向应是:1.建立神经遗传病的基因库;2.加快神经系统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3.进一步加强神经遗传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蛋白质水平的研究;4.逐渐普及神经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提高诊断水平;5.系统地开展神经遗传病的预防工作:6.争取在于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其他文献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文献报道儿童为易感人群,儿童不仅感染率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2].如何根除HP感染,乃是改善胃粘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非常罕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报道,约0.15%先心病患儿合并气管狭窄。目前气管狭窄常采用Slide矫治术或端端吻合术,但患儿术后常发生瘢痕及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肝硬化患者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