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画是人类交流思想的一种语言,是特殊的没有固定规范的一种表达手段,它反映着画作者当时的情绪和心态。儿童绘画则是孩子们纯真思想和强烈感情的融合,表达更为直率,寓意更为丰富,是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是对他人的一种诉说,也是表明他们自身存在的一种方式。因此,艺术教育应着重于艺术情感、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培养,从而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艺术领悟能力和表现力。
一、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创造的精神
“大胆地画出你心里想的”,这是我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一些思维慢,想象力不丰富,技能掌握较差的孩子,常常会渴望老师帮助他们画或得到某种指示帮助。因此,他们战战兢兢,唯恐画得不像,不敢下手。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头脑的主人,“艺术贵在与众不同”“艺术自诞生起,就意味着它是为了思想的表现和交流而存在的”。通过几年的儿童画教学,我发现,一些活泼外向的孩子,其作品画面开阔,内容生动幽默,色彩绚丽明快;而内向些的孩子,其作品线条细腻些,构图较严密,色彩柔和。越是木然寡言的孩子,他们的作品往往越是具有特殊意义,作品中常常会流露出委屈、孤独的情绪。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及时找原因,用爱心去抚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用心去介入孩子的世界,使他们转向快乐、自信、合群,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们会自然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并愉快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热爱儿童,把他们当成完整的人来关怀,是我的美术教育的重要心得之一。
有一个上课老是回头、经常心不在焉、自控能力较差又缺乏自信心的小男孩,在美术课上总是为一些小问题跑下位子来提问:“老师,我能不能用这种颜色涂彩虹?”“老师,我能不能在这里添上几只小蚂蚁?”“老师,我的线条怎么老是歪歪扭扭的,我怎么画不像?”我总是轻声鼓励他:“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的想法非常好,应该大胆地画出来,要自信。你的画会越来越好!信不信?试试看!”经过反复几次引导,这个小男孩终于找到了感觉,画画得越来越有创意,并且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渐渐地有了起色,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二、鼓励的评价能提高孩子的自信,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你们的画真漂亮。”当我说这句话时,我发现一些孩子会相视而笑。想象力丰富、作业优秀和有进步的孩子需要及时地表扬,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孩子的成就感。充分肯定鼓励孩子们,不要给孩子们稚拙的心泼冷水,用一颗爱心去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大有益处。这是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第二个重要心得。比如在画伞时,有一个学生只画了几条线和一个不规则图形,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很大进步了,于是我公开表扬她,“小甜进步了!”令她信心大增。其他孩子们看到的是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一定要努力”,于是集体的上进心被调动起来了。所以,当孩子们遇到了能正确看待和理解他们创造稚趣、抒发感情的“知音”,他们就会更大胆、更充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充分展示自信、独立、有头脑的自我,不断养成坚持、专注、认真、热情、诚实的好品质。
三、走近孩子,更要走进孩子,我们会发现那真是一个璀璨的世界
常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他们: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会想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大胆用色,大胆构图,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常常在我的眼前呈现:太阳有眼睛和嘴巴,可以戴着眼镜,长出胡子,会哭会笑;长着大手、长腿的小动物在唱歌、跳舞;小朋友在手形、脚形的滑梯上玩耍;有大树上建造的水果房子;也有五彩的雨丝……他们特有的情感如瀑布般倾泻在我的面前,纯净无瑕。很赞同古人“教学相长”的说法,与其说是我教会了他们,不如说是我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一批批的孩子从我的课堂上走过,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童心的集大成者,一个童趣的拥有者,这是多么大的收获啊!儿童画的教学,能够使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助于自我潜能的发掘,有助于智力开发,对孩子们的个性塑造也有很大帮助。
四、爱心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我不仅在教学上热情地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上,我也尽我所能给孩子们以关心和帮助,这样就更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始终给他们一种亲切感,这样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作画的过程中,常有些孩子忘记带工具,我并没有斥责他们,而是与他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偶尔忘记带的,可以提供或借一些工具给他们。有一些喜爱画画,家里又遇到一定困难的孩子,我会尽力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绘画的积极性。比如一个孩子的家长因为有一段时间工作忙,无法在儿童画班要求的时间内接送孩子,便准备暂时中止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又非常希望坚持下去。我知道了他们这个困难便热情地帮助了他们。从此这个孩子绘画的积极性、自觉性都明显提高了。
总之,我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投入了感情,我相信,这些善感的、幼小的心灵火焰必然会被我的诚挚点燃。我期待着:我的学生会因为儿童画的学习而日臻成熟,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聪明、认真、勇敢!
一、培养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创造的精神
“大胆地画出你心里想的”,这是我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一些思维慢,想象力不丰富,技能掌握较差的孩子,常常会渴望老师帮助他们画或得到某种指示帮助。因此,他们战战兢兢,唯恐画得不像,不敢下手。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思想,做自己头脑的主人,“艺术贵在与众不同”“艺术自诞生起,就意味着它是为了思想的表现和交流而存在的”。通过几年的儿童画教学,我发现,一些活泼外向的孩子,其作品画面开阔,内容生动幽默,色彩绚丽明快;而内向些的孩子,其作品线条细腻些,构图较严密,色彩柔和。越是木然寡言的孩子,他们的作品往往越是具有特殊意义,作品中常常会流露出委屈、孤独的情绪。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我就会及时找原因,用爱心去抚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用心去介入孩子的世界,使他们转向快乐、自信、合群,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们会自然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并愉快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热爱儿童,把他们当成完整的人来关怀,是我的美术教育的重要心得之一。
有一个上课老是回头、经常心不在焉、自控能力较差又缺乏自信心的小男孩,在美术课上总是为一些小问题跑下位子来提问:“老师,我能不能用这种颜色涂彩虹?”“老师,我能不能在这里添上几只小蚂蚁?”“老师,我的线条怎么老是歪歪扭扭的,我怎么画不像?”我总是轻声鼓励他:“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的想法非常好,应该大胆地画出来,要自信。你的画会越来越好!信不信?试试看!”经过反复几次引导,这个小男孩终于找到了感觉,画画得越来越有创意,并且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渐渐地有了起色,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二、鼓励的评价能提高孩子的自信,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你们的画真漂亮。”当我说这句话时,我发现一些孩子会相视而笑。想象力丰富、作业优秀和有进步的孩子需要及时地表扬,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孩子的成就感。充分肯定鼓励孩子们,不要给孩子们稚拙的心泼冷水,用一颗爱心去抚慰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大有益处。这是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第二个重要心得。比如在画伞时,有一个学生只画了几条线和一个不规则图形,但是对于她来说,这已经是很大进步了,于是我公开表扬她,“小甜进步了!”令她信心大增。其他孩子们看到的是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一定要努力”,于是集体的上进心被调动起来了。所以,当孩子们遇到了能正确看待和理解他们创造稚趣、抒发感情的“知音”,他们就会更大胆、更充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充分展示自信、独立、有头脑的自我,不断养成坚持、专注、认真、热情、诚实的好品质。
三、走近孩子,更要走进孩子,我们会发现那真是一个璀璨的世界
常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来启发、引导、点拨他们: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会想出来的;鼓励孩子们大胆用色,大胆构图,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世界常常在我的眼前呈现:太阳有眼睛和嘴巴,可以戴着眼镜,长出胡子,会哭会笑;长着大手、长腿的小动物在唱歌、跳舞;小朋友在手形、脚形的滑梯上玩耍;有大树上建造的水果房子;也有五彩的雨丝……他们特有的情感如瀑布般倾泻在我的面前,纯净无瑕。很赞同古人“教学相长”的说法,与其说是我教会了他们,不如说是我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一批批的孩子从我的课堂上走过,于是我就变成了一个童心的集大成者,一个童趣的拥有者,这是多么大的收获啊!儿童画的教学,能够使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有助于自我潜能的发掘,有助于智力开发,对孩子们的个性塑造也有很大帮助。
四、爱心是最好的教育手段
我不仅在教学上热情地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上,我也尽我所能给孩子们以关心和帮助,这样就更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始终给他们一种亲切感,这样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比如作画的过程中,常有些孩子忘记带工具,我并没有斥责他们,而是与他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偶尔忘记带的,可以提供或借一些工具给他们。有一些喜爱画画,家里又遇到一定困难的孩子,我会尽力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这样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绘画的积极性。比如一个孩子的家长因为有一段时间工作忙,无法在儿童画班要求的时间内接送孩子,便准备暂时中止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又非常希望坚持下去。我知道了他们这个困难便热情地帮助了他们。从此这个孩子绘画的积极性、自觉性都明显提高了。
总之,我在美术教育的实践中投入了感情,我相信,这些善感的、幼小的心灵火焰必然会被我的诚挚点燃。我期待着:我的学生会因为儿童画的学习而日臻成熟,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聪明、认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