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是什么?”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烫的便当盒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在身上还热。晚上,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夜晚的甜蜜时刻。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松软的被褥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帳里帐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
  在很长的岁月里,一年只有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然后,其中的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后,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上,被推出去,也可能是被一張白布盖着,抬出去的。
  和一个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某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
  后来是一份又一份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
  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能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能更寂寞。
  很多人在家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还有很多,很快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
  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
  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盒塞进他书包里。
  周末,你骑车去市场,把两个儿女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儿女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
  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选自《龙应台文集》
其他文献
一到开资的日子,工人们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喜笑颜开地聚到财会室,一边聊天,一边等着我叫名字。我叫到谁的名字,谁就拿着手戳过来,在印泥盒里粘上通红的印泥,往工资表上盖。盖完手戳,便笑呵呵地从王会计手里接过工资袋,抽出钱来一张一张地数。当然也有不爱说话的人。梁师傅就不爱吱声。他个子不高,后背微驼,苍老的目光稍显呆滞。他通常都是坐在财会室的长条椅上,冷漠地看着别人打闹。也难怪他不爱吱声,他不是我们厂的工人
毋庸讳言,写这本书(《梁光正的光》),是因为我的父亲。在父亲生命后期,我和他才有机会较长时间亲密相处。因为写梁庄,他陪着我,拜访梁庄的每一户人家,又沿着梁庄人打工的足迹,去往二十几个城市,行走于中国最偏僻、最荒凉的土地上。没有任何夸张地说,没有父亲,就没有《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这两本书。对于我而言,因为父亲,梁庄才得以如此鲜活而广阔地存在。那是我们的甜蜜时光。但是,我想,我并不真的了解他,虽
我上高中时,在我们的县城。每月月底放假,伙食费有剩余,我就买些零食,在等车的时候吃,或者带回家里。等车是在一个叫老火车站的地方,估计以前是个火车站,但那时候只是个出县城的路口了。那里坑坑洼洼的,坑洼里还有又黑又臭的污水,污水上蚊蝇缭绕。如果有车辆经过,那些蚊蝇便飞起来,很是热闹壮观。有一次,我身上剩了几块钱,在小摊上买了几个柿子,用塑料袋提在手里,靠在一面朝南的墙壁下,晒着太阳等着车来。路口这里虽
弄块手表戴在腕上,时间就成为人的饰物,这个发明是精妙的。表使得时间有了形状、动态和声音,那是三位剑客骑着骏马踱步,贴近耳朵即可听见细密的蹄声,清脆悦耳,许多日子就被它一点点地踏碎了,每一秒的消费都是一次性的,既干净,又卫生。幼时疯玩耽误功课,常被大人痛揍,觉得苦海无边。认真想想,自己并无过错,唯一的缺点是没有表。没有表,理当游离于时间之外,不知不觉地长大。如今的小孩子早早地戴了表,一样朝疯里玩。因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我是那种容易发胖的体质。我妻子却无论怎么吃也胖不起来。这让我时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无需认真就能得到的东西,另一些人却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换来。”不过转念一想,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条的人,不会像我这样重视饮食和运动,也许老化得更快。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从长计议。几年之后,我终于步入
我马上就到不惑之年,或许我的人生已经过了一半,这就意味着要从偶像派变成实力派了,嗯,就是这么不要脸啊。昨天午夜醒来,回顾了一下走过的路,觉得有几件事非常重要,身体要健康运动要保持这样基本的事情我就不唠叨了。我就讲几件其它的事情,当做是一个大哥善意的建议,希望给那些正在奔向我这个年龄的年轻人一些启发。1、读书非常重要一个善于读书的人,能够完成自我对学习的需要。当然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
有两句话千万不要信:一是,世界上的事是不可以投机的,千万别信,世界上的事是可以投机的。另外一句话,世界上是没有近路可走的,这句话我也不同意。投机分子走近路成功的人起码占80%。但主要的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针对他们自己。你做的这些事情是只对自己有利还是你促进了这些事情的发展。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就是笨人。我的外祖母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她不识字,她1900年出生,1995年去
工作应该被看作是幸福的源泉,还是不幸的源泉,尚是一个不能确定的问题。确实有很多工作是非常单调沉闷的,工作太重也总是令人痛苦的。然而,在我看来,假使工作在数量上并不过多的话,即使是单调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比无所事事要好。按照劳动的性质和勞动者的能力来说,工作确实可以分为各种不同层次,从仅仅是沉闷的放松到最深刻的快乐。很多人都得从事的许多种工作本身并没有多大乐趣,但即使是这种工作也包含着某种极大好
你知道周润发出道以来赚了多少钱吗?有媒体估算:13亿。还有媒体估算:23亿。更有媒体估算:34亿。但一个都没估算对。上个月,发嫂陈荟莲,参加一档访谈节目时透露:“一共有56亿。”十年前,任泉和发哥演戏时,问了发哥这样一句话:“发哥,你赚这么多钱,给谁花呢?你又没孩子……”周润发笑了笑,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管而已。”这句话一下把任泉整蒙了。“不是你的,暂时保管,啥意思?”现在,任泉终于
菜里常用的几个字“氽”“汆”“炝”,大食堂也好,小饭店也好,写错的蛮多。“氽”用上海话读,与“吞”同音。《字林撮要》释文云:“人在水上为氽,人在水下为溺。”这字的本义移到烹饪上,意思就很明确了:凡油炸一类,就应该用“氽”字。因为油炸时,食材多浮在滚油上。把“油氽虾片”“油氽肉皮”写成“油吞虾片”“油吞肉皮”,显然错了。油氽货香、脆、好吃,无论视觉、味觉、嗅觉,甚至在听觉上,吃油氽食品都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