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复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深切悼念本刊顾问郑子瑜教授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its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日,新加坡传来噩耗,得知一直为我所敬重的香港中文大学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本刊顾问郑子瑜先生,已于6月30日在该国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2岁。虽说近年来与师母通话时,已早知先生一直为病魔所缠,但他一旦驾鹤西去,我还是久久沉浸在悲痛之中。倒是电话那头,90高龄的师母(她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十多年前我曾去新加坡探望过她)用平静的语调安慰我:“他是被主召去了,他会安息的。”
其他文献
“同源摹拟句”是借助名言名句的传播优势,进行“摹拟”“仿用”的一种语用变异句式。摹拟句在保持原型句基本句法结构的前提下,变换语词,更新语义,从而注入新的信息内容和语用含
人们通常先入为主地把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理解为事物,用事物“异质”来判定比喻句,结果造成不少比喻判定中的两难局面,其原因就是忽视了事件异质与动作行为异质这两种情况。除了表
本文主要依据Chafe的可证性理论框架,对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的表现形式、使用动因及其人际意义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科学语篇中的可证性具有广泛的人际意义,它反映了语篇、语
同一感叹句中,特征词语数量的多少影响感叹句感叹程度的强弱,含特征词语多的感叹句感叹强度多大于含特征词语少的感叹句,有特征词语的感叹句感叹强度多大于无特征词语的感叹句;感
在以往的语体研究中,凡涉及到语体的构成成分,多注重在对语言体系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上,即使涉及到语用成分,也仅限于修辞手段的选用。本文从语用切入,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国家对大数据应用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大数据已经从单一的技术概念逐步转化为新战略、新业态、新思维。大数据正在从构想走向实际应用,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