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 创新中职德育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职德育的难处
  
  中职德育的难处在于:一是中职学生的品德行为问题多,诸如动手打人、粗话伤人、破坏公物、乱扔垃圾、上课玩耍、顶撞老师、穿奇装留怪发、吸烟、酗酒、打扑克等。此类问题比中小学生突出。原因主要是中职生处在青春期,是人生中心理矛盾冲突最剧烈的时期,再者目前中职生是中下层初中生报读上来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二是中职德育之路尚在探索之中。由于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出现道德、价值、文化等多元化现状,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在新形势下,德育必须进行变革,不能用单一、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德育。因为我们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有的教师显得急躁。急,表现在束手无策或老策不起作用,内心焦急;躁,表现在囿于以往德育经验,陷入“以暴制暴”的德育误区,把靠外部强制力使学生“循规蹈矩”的结果视为德育的目标,忽视德育的情感性本质特点和内化生成规律。
  解决上述二种困难均要抓住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出发,突破种种德育旧框框,构建有魅力的德育。
  
  二、中职生心理特点
  
  据调查研究,我校中职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点:既有冲动、偏激、易发脾气、自制力差、情绪化、自卑、不善于表达、缺乏主动性、缺乏耐心、意志薄弱等心理弱点;又有诚实、直率、乐观开朗、关心他人、为人友善、不拘小节、有责任心、敢于尝试、乐于参加活动等心理优点。在调查结果中,有一部分学生自述自己有着二种矛盾的心理特点,如文静而又好动,细心而又粗心,乐于与人交往而又不善交际,自私而又有爱心,爱劳动而又懒惰。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正经历着心理的大动荡大转变大发展,心理问题多,品德心理摇摆不定。虽然较难以教育,但他们有向善的一面,有着各种品德需要。我们面对一个犯错的学生时,要客观公正地看待他。这就是德育工作的心理学根据。
  
  三、中职德育的转变与突破
  
  中职德育的转变工作是艰巨的。因为要经历一场转变德育观念,重组德育内容,摸索德育方法,评价德育效果的改革。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依靠全体德育工作者迎接挑战、群策群力、突破障碍、排除困难、勇于创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实践,不断前进。
  
  1.树立以学生为德育主体的观念
  说教式的德育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是一块白板。这种德育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德育情感,道德难以内化为学生的品德。道德认知只是德育的最初一步,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更要促进学生产生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应以学生为德育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道德判断、选择。
  
  2.组织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的德育内容
  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处处可见道德,人皆可表现其美德,事事可组织为品德教育。因此,我们要从理性抽象、空洞无物的说教德育中走出来,实施“生活德育”,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生活中体验,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学中知,从道德认知中产生道德需要,自觉主动地去践行道德行为。
  活动是促进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活动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道德规范,真切产生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实现道德内化。中职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对爱护公物、言行文明、助人为乐等道德已耳熟能详,问题是如何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去践行,如何避开其心理弱点,扬其心理优点,如何从心理层面抓住他们、感化他们、激发他们。我想要利用生活、创设情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
  人们一直强调道德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介。只有当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热情、偏爱、共鸣,才能感悟它们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组织的德育活动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化惩罚为奖赏,用爱感化他们。
  
  3.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
  学生对德育内容愿不愿意接受,关键因素是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也就是德育内容有没有吸引力。实际上,这归结为教师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产生道德情绪情感。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其品德基础出发,以其道德经验为根据,务使德育内容自然而然地与他们的心理对接,实现内化。
  
  4.实现德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德育评价关系到德育目标的制定、修改,影响着德育的全局,不能马虎和缺失。要使德育效果评价科学准确,就要采取多视角、多维度的评定策略。不论是学生品德测评,还是德育工作评定,都要实现评定主体多元化。既要有班主任、科任教师的评定,又要有学生本人、同伴、家长的参评;既要采用问卷等方式的定量评价,又要采用观察描述等方式的定性评价;既要有上级主管领导的评价,又要有普通德育工作者、学生代表的评价。只有提高评价的信度效度,才能实现评价的客观公正。
其他文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近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误区日渐成为教师们关注和重视的话题.本篇文
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这些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
伴随着高教领域的大幅扩招,高教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全国新建了100多所本科院校.如何办好这批院校?起步时期的定位至关重要.文章从
百年教育德育为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德育教育放在教学活动中的首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在数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
趣味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理解,而且能促进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建构.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化教学策略的探究,旨在通过趣味化的数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也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和前进,就要对自身的施工提高质量管理,特别是对施工的现场管理和监督不断进行优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复习阶段的试卷讲评是比较关键的,这是对学生数学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保障复习阶段试卷讲评的质量.本文主要就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复习阶段
一、国际大豆市场情况rn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 11月报告,由于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两大大豆主产地减产,2018/2019年度大豆预计单产从53.1蒲式耳/亩下调至52.1蒲式耳/亩,预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