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探究--以秦汉之际的民族关系为例

来源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迁撰《史记》为少数民族开篇立传,以此管窥其民族大一统思想。其思想继承了前代思想家的“大一统”理论,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求,是先秦及秦汉时期民族之间交流及其政治举措促进的结果。司马迁的民族观被后代史学家所沿袭,亦可看成当今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源泉。
其他文献
经济思想史是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问题的基础。从卷帙浩繁的经济思想史中截取经济学流派、经济理论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等几个片段,站在历史主义的角度,使用比较分析方法,阐
文章在阐述匹配效率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拓展的非线性匹配模型,利用1996—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工人—岗位"匹配效率。在控制了回归分
由国家统计局、陕西省统计局、西安财经学院主办,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运筹学会承办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多边经济合作战略与博弈论发展前景展望国际会议,于2016年6
近日,从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年会和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上分别传来喜讯,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编辑部在2014年举办的全国和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中喜获多个荣誉奖
我国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新形势下,国家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本文围绕我国信
文章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和深圳等市民航企业的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建构并验证了以工作内嵌入为中介变量的组织支持感受对工作绩效影响的模型。所有实证研究数据来源于
佛教思想对经济学效用理论进行修正,是将效用重新归入和欲望相一致的“趋乐避苦”的伦理道德范畴,进而说明欲望理论在幸福方程式中的缺位使得效用理论对幸福最大化的指向独臂难
人口老龄化影响到养老保险及公共财政的收支平衡,体现为代际负担的不均等。为了测量人口老龄化对代际负担的影响,出现了“养老金负债净额”、“政府总财政平衡”、“代际核算”
儒家经济伦理思想是儒家伦理精神和经济法规相结合的产物,义利观是其核心内容,反映人们经济活动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深刻分析先秦儒家经济伦
2010—2011年的新股集中破发是中国股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实务界对该现象进行了诸多讨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章以此期间的破发样本为基础,对新股破发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