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文化艺术传播的构想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文化艺术传播,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文艺方针,是人类文明、社会文明最有效的举措,是文化艺术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每个文化艺术工作者责无旁待的重任。党和政府对农村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历来非常重视,并将农村文化艺术传播工作列为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艺术机构重要的议事程。
  解放多年来,我们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农村文化艺术传播工作台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在上个世纪5、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农村文化艺术传播活动相当活跃、频繁。据一些文艺界老前辈回忆,那时的农村文化艺术传播活动,主要是以文艺轻骑队形式,组成一些文艺演出小分队。背背包,带上干粮,就像行军打仗一样,翻山越岭,走村串寨,为农民群众演出各种短小精干、通俗易懂的文艺节目,如相声、快板、说唱、花鼓、金钱板之类曲艺节目,每到一个村寨,轻骑队的文艺工作者们总是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同中秘同住同劳动,演出之余为农民朋友中的艺术爱好者传授表演技艺,和农民群众促膝淡心,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和好评,虽然那时物质条件很差,生活非常艰苦,但轻骑队员们却为自己能把文化艺术带到农村,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文化艺术的精神粮食和快乐,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然而,现在的情况与那时大为不同了,社会发展进步了,物质生活丰富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也提高了,再也看不到什么文艺轻骑队上山下乡,走村串寨为农民群众演出的情景了,因而文化艺术也和那些边远偏僻山区中村寨的农民群众疏远了。虽然现在也讲文化下乡,搞一些农村文化艺术传播活动,但却多是应付一时的差事或中心任务,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而已,据笔者所知,现在的文艺下乡,都是采取“大部队”打“阵地战”的形式,即都是专业艺术团体,坐上专车,到人口集中的乡、镇一级农村中演出,而且都是以舞台演出为主,演出大中型文艺节目。由于这种文艺下乡是偶然性、暂性的,而且又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中演出,因此最多是让那些乡镇上的农民群众看看的热闹,图个新鲜而已,至于那些边远偏僻山区中的村寨的农民群众,就没有这种“福份”,对文化艺术难得一见了。故广大农民群众仍然是文化艺术的“门外汉”和“文盲”而已。所以,现在这种文化下乡的形式对农村文化传播作用不大,效果甚微。
  那么,怎么才能使农村文化艺术传播名符其实,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参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和报道,同时请教了一些文艺界老前辈,悟出了点路子,其构想如下:
  1.借鉴过去文艺轻骑队的形式,在文艺单位或团体,如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艺术团中抽调人员组成轻骑队式的文艺演出小分队(一般3-5人),上山下乡,走村串寨,深入到那些边远、偏僻的村寨中去,到田边地角,或农民家中,为他们演出通俗易懂、短小精干的,具有宣传教育意义的大众化文艺节目,如谐剧、小品、相声、快板、魔术之类节目。因为这些文艺节目具有很大灵活性、适应性,它们不需要舞台,也不需要华丽、昂贵的服装道具和音响设备,随时随地均可演出,比如谐剧,其特点就是一人独演,有“立体的漫画、表演的相声、有声的哑剧、独演的小品”,表演者通过表演技行,能把观众带入戏中场景,而且谐剧道具简便,又可一物多用。因而它具有易演、易懂、易学等特点。又如魔术,也是如此,它可以在任何场合1人至几人包场演出,而且日常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可以派演出道具。它最大的特点是演员在演出中与观众交流沟通,让观众权威表演,起到演者与观众至动,产生共鸣的良好效果。比如,笔者就曾在电视上看到,某城市的文化馆就组了一个魔术分队,深入到农村中为农民群众演出,深受欢迎。
  2.我们都知道,在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经济、环境等条件优越,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参加各种艺术培训,接受艺术教育,而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则因多方面的原因,难以受到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望洋兴叹”,不可高攀的事。当然更难说出什么文艺人才了。因此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送艺上门的形式,把文化艺术教育送到农村中小学去。比如在假期中为他们免费开办一些美术、曲艺、魔术之类培训班,或者上门个别教学。在农村青少年中培养一些艺术人才,然后再由他们去就地传播文化艺术,使农村文化艺术传播产生“连锁反应”。
  3.现在一些农村中的文化站,都是在乡镇一级区域内,还有一些乡、镇、办事处办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但由于农村中文化艺术人才缺乏,故这些文化站、文化技术学校大多有名无实,文化艺术活动无论从内容形式或是质量水平讲,都有着单调、低劣问题,因此,如果上述这些志愿者能深入到这些农村的文化站、文化技术学校中去,为他们传授文化艺术知识,帮助他们组织农村文艺演出队、宣传队,为他们编导、排练文艺节目,然后由他们深入到边远、偏僻的村寨进行文化艺术再传播,必然使家村文化艺术传播活动更加深入、广泛。
  综上所述,如果以上这些构想能成为现实,那我们深信,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业余艺术爱好者的关心、重视、支持和参与下,农村文化艺术传播就决不是临时应付差事的、走过场、装点门面的“空头支票”,农村文化艺术的传播就将会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从而使农村文化艺术事业得以真正的发达、兴旺、健康顺利地发展下去。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文艺创作室)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体育课的开设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教师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忽视安全教育,就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甚至造成终身的残疾。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应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发生运动损伤后的现场急救处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19年,国家宏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但是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却依然强劲.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就必须把握好员工这个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有鉴
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噬待解决。在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高效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出多媒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低
期刊
电视节目包装能更好的树立节目的形象,以及给节目内容的呈现更具有张力,使得节目形式所具有独一无二的识别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其中,前三个板块是以“显性数学知识”为主,第四板块是以“运用应用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