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背景下质疑和释疑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的平台,关注课堂生态,让学生的学习在生态课堂中自然发生,从兴趣出发,在探索中提升,这个过程既需要教师的引领,也为教师的课堂设计提供更多空间。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建构DNA结构 模型修正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生态平衡与和谐是当今社会热议主题之一。而教育也应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学生天性而为。生态课堂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倡导让学生在自由发展的空间中热情洋溢地学习,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中发挥创新的品质。“DNA的结构”一节课可设计为物理模型的建构课,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贯穿沃森和克里克研究的科学史,引导学生尝试着去建构DNA的结构。学生在想象中创新,在质疑中接近DNA结构的“庐山真面目”,并总结出基于结构的规律。
  1 教学目标
  (1)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 在模型建构中分享思维方法。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2.1 教学重点
  (1)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2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教学方法
  科学史学习和模型建构。
  4 材料准备
  准备表1中的材料:代表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的磁贴各一个,其中嘌呤(双环)、嘧啶(单环)各一个,代表化学键的磁贴若干,脱氧核苷酸若干,连接好的脱氧核苷酸链2或3个。学生分组用具:脱氧核苷酸纸片模型,每组3个,作为化学键的贴纸若干。
  5 教学过程
  师: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应该具有稳定的结构,存储大量遗传信息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应该和它的结构相关。今天我们就来通过科学家的历程,学习DNA的结构。
  5.1 学生开始活动1:掌握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师: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请利用黑板上贴出表示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的磁贴。摆一摆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请同学从工具包中取出脱氧核苷酸纸片模型。每个人随机选取一个脱氧核苷酸,用铅笔标明五个碳原子的位置,并且命名随机选取的碱基(单环碱基代表嘧啶,命名为C或者T,双环碱基代表嘌呤,命名为A或者G)。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请两位学生代表展示并命名所拿的脱氧核苷酸。
  5.2 学生开展活动2:构建脱氧核苷酸链
  教师设疑: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它是构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些小的单位怎样连接形成链状的大分子DNA呢?
  教师提出类比资料:碱基对于脱氧核苷酸相当于R基对于氨基酸。氨基酸脱水形成多肽的连接方式告诉我们:小分子之间通过单调且重复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那么这对于脱氧核苷酸形成长链有何启发呢?请两人一组,利用脱氧核苷酸的纸片模型去试一试,脱氧核苷酸小分子怎样连接,可以形成长链。
  教师任凭学生用脱氧核苷酸模型进行拼接,此活动目的并非是学生能够立即拼对,而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利用单调的脱氧核苷酸分子进行反复尝试。
  教师给出科学事实:每一个核苷酸的糖基团(3号碳)以化学方式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糖——磷酸骨架,这个骨架决定了DNA分子的长度。
  学生尝试将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
  教师请学生用磁贴在黑板上展示拼接的模型,检验是否满足“每一个核苷酸的糖基团(3号碳)以化学方式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连接在一起”。并要求每个小组修正有三个脱氧核苷酸长度的单条链模型。
  5.3 学生开展活动3:构建脱氧核苷酸双链的连接方式
  教师设疑:我们得到的模型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DNA分子是一条链吗?当时的科学家通过DNA分子的衍射照片,发现DNA分子不是一条链,沃森和克里克曾经尝试了三条链的搭建,发现和实际DNA的衍射照片有出入。此时,两位年轻好学的科学家去拜访了威尔基斯,从威尔金斯那里获知科学史实:从DNA晶体结构的资料来看,X射线无法排除双股模型的可能性,DNA结构的螺旋具有周期性,DNA是长链的多聚体,直径恒定不变。从资料中可以看出,DNA更有可能是2条链的结构。
  学生尝试连接2条脱氧核苷酸链。
  教师布置任务:请尝试在桌上用模型摆一摆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空间链接方式。
  学生首先构建了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然后尝试摆出自己觉得合适的DNA双链平面图。
  教师观察学生的拼接方式,可能有碱基对碱基的,有磷酸对磷酸的,也有碱基对磷酸的。教师分别选出代表小组将拼接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提供科学事实:碱基是疏水性的,而磷酸是亲水性的。
  学生思考:哪种拼接方式更能满足碱基疏水、磷酸亲水的特点?尝试修正脱氧核苷酸链连接的模型,留下碱基对碱基的平面图。
  教师提供科学资料:英国化学家富兰克林在1952年就认为,糖-磷酸骨架位于外侧。并要求每个学习小组修正模型。
  教师提出问题:从模型可以直观看出,两条链之间的堿基距离不一致。有的正好连接在一起,有的碱基之间有点空隙。怎样解决“直径恒定不变”这个问题呢?
  教师展示碱基和嘌呤一一对应的DNA平面图,包括嘌呤、嘌呤配对的以及嘧啶、嘧啶配对的图,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嘌呤和嘧啶配对才能保证DNA的直径恒定不变。
  教师给出阅读材料(表1)——DNA样本中每种碱基的百分数。   教师提供科学事实:1951年,查哥夫研究DNA的碱基组成时,曾得出结论DNA中,A=T,C=G。所以在DNA分子中,更有可能是A和T、C和G配对。修正模型中DNA的碱基配对的结构,得到DNA的平面模型,2条链反向,非常规则的平面结构,双链直径保持不变。要求学生利用磁贴在黑板上修正DNA的平面模型。
  5.4 学生开展活动4:尝试建构DNA的塑料模型,总结DNA的结构特点,了解DNA分子储存遗传信息的方式
  学生每四人组成1个小组,合作拼接DNA模型,从拼接的模型中尝试理解DNA的结构。教师巡视、发现学生拼接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待模型拼接成功后讨论。
  模型拼接成功后,借助模型,每小组通过比较得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① 两条链反向平行;② 外侧是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以保证DNA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③ 内侧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进行连接。
  教师借助学生手中的模型,用10个碱基对长度的DNA分子右旋一个周期形成螺旋结构。每组学生手中的DNA分子具有统一的双螺旋结构,不一样的部分是内侧的碱基对,教师请4个小组把自己拼接的DNA碱基对写在黑板上。
  教师提问:写出来的碱基对是随机的,几乎没有相同的。这样的拼接方式有多少种呢?学生讨论得出得出有4n种拼接方式的重要结论(n表示碱基的对数)。
  师:DN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蕴藏了生物的遗传信息,而DNA分子碱基的对数成千上万,所以排列顺序也很多,从而得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的结论。
  6 课后反思
  本节课建构了DNA分子物理模型,和以往的模型拼接相比,本节课更注重学生自主地逐步探索和发现过程。在生态学习中,学生了解DNA模型的发现史,结合科学事实用发展性思维进行了模型修正,在自我实践中顺其自然地拼接出DNA的结构模型,并结合模型掌握了DNA的结构特点。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继续研究。
  (1) 本节课设计了适合学生思维的模型。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使用DNA塑料模型。DNA塑料模型可以方便学生快速地拼出DNA模型,但是模型本身的缺陷让学生的探索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搭建,不利于思维的延展。本节课所使用的纸片能进行拼接设计,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由简到难,逐步认知,让学生从认识脱氧核苷酸入手,到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进而研究双链的连接方式,最后得出碱基的科学配对。操作实践中,学生发现问题,在科学史料的启发下解决问题,并逐步加深思维,向着DNA双螺旋的结构迈进。简单的纸片模型成了学生思维延展的载体,DNA的结构一点点鲜活地呈现出来。
  (2) 让学生的活动成为发现的源泉。结合科学事实,学生动手钻研了DNA的结构以后,纸质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DNA立体模型的把握,此时,教师换用塑料立体模型,一方面,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关于DNA模型建构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照自己拼接出来的立体模型,能够得出DNA的结构特点。首先,每个小组拼接出的DNA都是反向平行的双链结构。外侧都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基本骨架,内侧都是通过氢键相连形成的碱基对,所以DNA具有稳定性。其次,每组学生对照手中的模型,看一看、写一写碱基的排列序列,通过比较发现碱基的配对方式相同,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从而得出DNA分子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每小组的DNA片段进行拼接,形成长链,通过10个碱基对为1个周期的螺旋,让学生对DNA的空间结构有更多的直观认识。学生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发现DNA结构特点。学生对结构的探索过程也成为学生得出DNA结构特点的建构过程。
  (3) 学生在观察中学会优化自我学习。本节课需要学生自己用脑动手,但是由于学生实践能力的不同,搭建的模型美观程度甚至科学性具有差异。在第一次交流之后,学生能借助好的模型修正自己模型,这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态生长过程。例如,活动2结束后,如果学生不修正自己的脱氧核苷酸单链的模型,就无法发现活动3中堿基配对的奥秘。
  生态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的平台,师生的思维在循环的碰撞中螺旋上升。学生带得走的是思维方法,而不是沉重的书包。在对DNA结构探索的过程中,不断的“破”和“立”,也让学生思维到达了可延展的空间,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摘要:文学翻译很难,诗歌翻译难上加难。诗歌的意象、节奏、风格和诗人的情感都是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对等”。尤金·奈达在1960年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两个法译文为例,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诗歌译文的欣赏,为译者进行诗歌翻译提供借鉴,以创作出更多质量上乘的翻译作品。  关键词:功能对等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中图
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下,我国于1999年开展了影响深刻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机制。其中校本课程是这次改革中一个全新的课程,它的开发即使学校将素质教育纵深推进,又有利于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创建。因此,广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始广泛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在开发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1 学历案的简介  1.1 学历案的概念  在班级教学情境下,基于学生立场,围绕某一具体的学习单位(主题、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或知识的专业方案。学历案是教师设计的、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用的文本;就某一学习内容,呈现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完整历程;是通向学生目标达成的脚手架;是一种学校课程计划、学生的认知地图、可重复使
5E教学模式是自2002年美国建立21世纪核心技能框架体系后,由美国生物学课程(BSCS)研究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由5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引入(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致( 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该模式被当今科技教育领域普遍认可,是一种促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理性思维,发展探究能力实用型强的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学习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小组的建设,并始终把小组建设放在首位。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进行异质分组  教师将不同类型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加强学生间的横向联系。例如: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这一教学模式推广提供保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主要是教师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的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材料,大多5~10 min,从而达到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现场教授知识进行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合作、交
摘 要 以教材插图为线索,创设一系列问题串式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导学;结合识图、析图、画图三图并用,通过“边学边看边画”达到思维碰撞,掌握核心知识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问题串 识图 析图 画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阶段,学生要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意识,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摘要 以“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复习教学为例,采用思维导图与问题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高三一轮复习教学,以期复习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问题练习 细胞膜 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思维导图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以图文并重的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核心概念、内容建立记
摘要:随着安顺市新型城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央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关政策指导下,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安顺市城镇规划的各个乡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代表安顺市经济发展、城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安顺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为:一是建立了完善的城镇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二是安顺市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良好;三是安顺市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1 关于实验材料    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最理想的材料之一。一提到黑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进化低等的藻类植物,其实黑藻虽叫“藻”,但并不是真正的藻类植物。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根入泥,茎直立,长50~80cm.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cm左右,宽约0.15~0.2cm。叶缘具小锯齿,无柄。有冬芽,生在小枝顶端,作为营养繁殖用。夏季采集到后,可以一年四季连续培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