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多媒体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多媒体具有形象生动、音形具备的特点,其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着这个教育教学的观点,本文主要提出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为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多媒体 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屡见不鲜。将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语文教师的目标。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无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使得教学的内容与多媒体的展示产生脱节现象,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小学语文与多媒体有效结合的几种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小学生的思维充分带动起来,使其在合适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其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以使情境教学发挥出价值与优势,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例如,教学课文《火烧云》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一遍课文,学生在高声朗读中明白了火烧云的变化莫测,但是很难真正理解这个变化的过程。我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火烧云变化的整个过程,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学生既兴奋又震撼,将这些场景深深地印刻在了脑海中。我让学生一边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结合文字的内容发挥想象,将火烧云的形成、变化与消失这个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在这样震撼而令人激动的情境中,学生都十分投入地学习课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信息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每一篇课文所涉及的内容确实十分有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搜索更多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内容,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语文教学效果,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进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学课文《长城》时,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文字与图片学习,他们就很难真正理解长城连绵不断的山脉与大气磅礴的气势。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首先,我让学生交流自己印象中的长城,让学生在感性的理解与认识中分享见解与看法,然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学生看到长城横亘在崇山峻岭间,他们都十分惊喜,课堂气氛瞬间变得十分活跃而热烈,学生更是积极踊跃地交流着。在学生充满学习兴趣的状态下,我引导他们学习课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最后,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还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搜索了与长城有关的传说与故事,并让学生在课下查找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在学生恋恋不舍的心情下课堂教学圆满地结束了。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趣味
  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三国演义》中的这个视频,学生看到真切的人物形象与完整的故事情节,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我让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与课文中的内容说一说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总结得都十分全面到位,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学生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好奇,我便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三国故事,并在下次课上将这些故事讲述出来。学生的表现都十分积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保证。
  四、运用多媒体化解学习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阅历不足,对于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感受与体验中体会课文中所不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其中对于古诗所创设出来的意境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充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例如,教学古诗《秋思》时,学生很难理解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很难体会到古诗所呈现出来的意境,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加上自己的想象理解古诗的内容,然后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这样一幅场景:秋天到了,树叶飘零,景色萧条,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步履匆匆,秋风吹来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这样萧瑟悲凉的情景使得学生都充满了寒意,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强化了教学效果。
  五、结语
  将多媒体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教师要充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越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与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4).
  [2]吕剑茹.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切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于振华.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及其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2(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修辞教学一直以“点缀”与“附庸”状态呈现,教师不重视修辞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向存在一定误区,不利于学生对课文主旨与作者感情的深入把握。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修辞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写作中灵活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存在问题 对策  修辞作为一种文学工具,通常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修辞教学的主要目的
摘 要: 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的重要能力,是阅读者要求学生应当重点掌握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于提高语文素质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进一步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就必须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教学是人类教育历史长河的先进成果,为了给初中语文教学开创出新的教学局面,就必须让阅读教学进入到一种
摘 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语文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多元化  近几年,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方式的
摘 要: 要想小学语文课堂有朝气、有活力,首先教学理念要转变,教学模式要新颖,老师授课要有激情,幽默风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展示,情感交融。其次,巧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探究,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从而把小学语文课上出艺术来,上出魅力来,使学生激体验之趣,享写话之乐,实现课堂激情荡漾,趣味横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更新观念 幽默激趣 燃烧激情  语文是一
摘 要: 语文教师不能只懂一些汉语知识或修辞等语文理论知识,要做好领路者,引领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汲取知识财富,才能渗透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工作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组织与管理教学就是把安排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地驾驭调节课堂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课外阅读 专业技能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这台戏的人物有教师、有学生,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清
现代社会,说话能力已成为个人整体素养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我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方法让学生想说、敢说、多说、善说,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营造氛围,诱发学生想说  兴趣是学生说话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说话
摘 要: 文学作品是作者思绪的挥洒与漫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达到高效地解读再创作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分析了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力 培养策略  想象力是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摘 要: 语文学习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经历,获取最真最强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机的把握和教学手段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要视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而定。通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和巧妙依托综合学习等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生活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绝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懂得语文学习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有效、师生互动,构建动态、智慧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强度和难度,注重教学的整体性,有广阔性和开拓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散学生的思维,积极地探索与创新。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应该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不同的声音。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智慧课堂 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语文教学任务要为提高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