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y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原教学大纲而言,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具有多种特征,主要表现:对数学本质有全新的理解,充分提出动态的模式论现代化数学观;课程目标重点体现以学生为发展核心的思想;课程内容在服务于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下提高了选择性;课程评价使教学大纲多样化的理念更加完善。
  【关键词】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
  进入21世纪后,因为数学及电脑科学的迅速发展,导致全球数学出现改革,我国最近几年也开始借鉴和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调研我国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学习数学的心理状况,集思广益后出台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有哪些变化?笔者在本文中仔细分析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供大家参考。
  一、数学观和课程功能观的新改变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科学”,《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的科学,是刻画社会规律以及自然规律的有效工具和科学语言。”由此发现,《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动态的模式论的现代化数学观。由于数学是利用建构模式对社会规律及自然规律刻畫的,有学者曾指出“数学是一种模式的建构活动,且模式自身就是数学研究的对象。”这彻底改变以往的“数学就是将数学知识汇集在一起的传统思想”,进而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转移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该模式论的输血管再次强调应用数学的价值,导致数学的第一要义是应用。
  《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另一个较大区别是名称的变化。《教学大纲》主要是对数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性纲领,重点是教师的教;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对将来人们数学素质的最基本要求,重点是学生的学,突出表现在陈述目标的方法上。
  二、课程目标的新改变
  (一)重点体现出“以学生为发展核心”的思想
  一般来说,课程目标必须要实现三个目标,分别是学科发展需求、个人发展需求以及社会需求。在《教学大纲》的陈述先后顺序上,将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几何以及代数等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放在第二位,但《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整体目标是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作为今后公民必须要具备的数学素养,以此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在满足以上3方面要求的基础上,个人发展的需求是第一位。
  (二)更加高度重视过程性目标
  因对数学本质认识全新的改变,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积累经验、反思以及理解的过程。因此,其强调《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色是体验性和过程性目标。如:就“双基”来讲,《教学大纲》仅明确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的范围,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认识概念结论等出现的背景,深刻体会其包含的方式及数学思想,以及其在后来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利用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和创造数学的过程。”以上动词充分解释这点。
  (三)再次强调数学具备的人文价值
  21世纪,很多思想家担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对立,甚至认为其严重威胁现代文明,提倡在现代化课程中兼顾人文与科学精神。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理性精神的课程,因引入人文精神而体现独具特色的时代特点,《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更深刻解释让学生具有宽阔的数学事业,慢慢认识其文化以及科学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理性精神,感受学习的意义,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将对数学的理解不断延伸到更多领域,如:美学、科技以及文化等,以此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数学观。
  三、课程评价的新改变
  《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都提出数学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在全方位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改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未来发展。因此,《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对《教学大纲》中评价理念的集成,在其中获得更多线索:第一,提出体验性和过程性课程目标,评价方面注重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制定评价内容的意见和具体要求,使其顺利进行;第二,《教学大纲》和《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基础知识,《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更多完善,提出评价内容的意见和具体要求;第三《教学大纲》中曾指出“必须要注意的是利用学生作业、课堂提问为以及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其中,体现出评价多样化的初步构思,《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多样化的思想延伸到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主体多样化上,且融入评价变革的创新思路,在改变评价功能观、改善评价方式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第四,加强课程选择性,着重强调要结合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地评价,这样才可以使评价体系符合教学课程设置。
  结语
  总而言之,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结构体系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知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原教学大纲之间的差异,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高敏.两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2017年版和实验版“几何内容”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1):21-26
  [2]吴丽华,白金.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2018(24):29-31
其他文献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阅读状况,阐述了推荐书目与阅读的作用,提出了推动高职学生阅读的措施,包括编制合理的书目、加强图书的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馆员素质、搭建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学科教师因时因势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及科技进步发展的需要。初中生物教学也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在强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关注并优化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核心素養;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行腹膜透析治疗的9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112例III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放疗组(常规组)各56例。治疗组予3DCRT照射,隔日
目的观察NT—proBNP(11]t清N-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鉴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进展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功能代偿期患者45例(f弋偿组)和功能失代偿期患者45例f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胃溃疡的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77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Billroth Ⅰ式胃空肠吻合术,B组采用Billroth
【摘 要】体育课是每个学校都会开设的课程,通过这门课,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還能充沛精神、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也越来越注重锻炼身体。足球是每个小学都会开设的体育课程之一,但是,现在的足球课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足球课成为每个教育者精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足球;课程设计;新模式   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小学生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旨在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培养社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图书馆只有帮助青年馆员做好职业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探
【摘 要】中职学校优先注重技术教学,在学生的文化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不完善,近年来随着中职学校的普及和生源录取标准的逐步降低,导致学生对基本文化课的学习不够深入,严重影响学生的文化教育。针对中职学校教育缺失的现象,广大学校机构和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養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对学习文化课的重视。在此,仅以本文分析如何提升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