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隐性肺动脉栓塞的治疗和预后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隐性肺动脉栓塞(PE)的发生率及其治疗、预后.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连续58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CABG.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患者平均(61.4±9.3)岁.常规取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术后当天胸腔积液少于50 ml/h后,给予普通肝素20 mg静脉注射,6h1次.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术后5~7天行64排冠状动脉CT检查旁路血管通畅情况并观察有无急性肺动脉栓塞(PE).结果 无住院死亡.术后共10例患者冠状动脉CT示急性PE,发生率为1.7%,均无明显胸闷气短等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特殊,无明显低氧血症.急性PE累及双侧肺动脉叶段分支6例,仅累及右肺动脉叶段分支4例.9例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1例未经特殊治疗.随访6 ~18个月,10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8例患者经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后复查CT示急性PE完全消失.结论 急性PE是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少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均为隐性PE,不易诊断.冠状动脉CT检查是发现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急性PE的敏感方法.非体外循环CABG术后急性PE预后较好,经华法林抗凝治疗后PE可完全消失。

其他文献
围手术期肺保护指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和危险因素引起的、即将或已经发生的肺部损伤进行的预防和治疗,以防止各种肺部并发症,维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1].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我们研究了90 mg盐酸氨溴索对胸部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肺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期刊
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们对28例弹力纤维组织缺失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取间断缝线直接对合脱垂瓣叶的瓣缘,同时置入人工瓣环,进行二尖瓣瓣环成形,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8例中男23例,女5例;年龄9~65岁,平均(37±28)岁;体质量26~88 kg,平均(57±31)kg.全组局限性单段病变17例,多段病变11例。
期刊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AAD)手术中的合理灌注流量.方法 4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灌注流量(A)组和改良灌注流量(B)组.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结束后(Tl),最低温时(T2),以5ml· kg-1·min-1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时(T3),恢复全身循环3 min时(T4),复温10
目的 探讨小于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婴不同疾病诊断、年龄、体质量、体外循环时间等因素与术后延迟关胸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5 546例小于1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婴行正中开胸心脏手术,男2 843例,女2 703例;平均年龄5个月;体质量2.0~ 12.5 kg,平均6.1kg.术前诊断包括大血管错位、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中断、肺动脉闭锁,永存动脉干、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目的 总结双根部调转术治疗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的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的中期结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3年9月,78例患者接受双根部调转手术.男55例,女23例;年龄0.3~22.0岁,中位年龄3.0岁.涤纶补片修补VSD,主动脉根部调转时进行冠状动脉再植,用带单瓣的牛颈静脉或同种血管片重建肺动脉.随访2~ 9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超声心动图评估双侧心室流出道功
患者 男,51岁.2年前脐疝、左腹股沟斜疝手术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2012年2月因刺激性咳嗽、低热、胸闷、气促诊为“右侧胸腔积液”.反复穿刺抽液并给予低脂饮食后胸水呈黄色澄清液或淡血性液.经右足背行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检查,显示左腰干造影剂反流,双侧胸腔内、右肺门附近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有碘油溢出影,胸导管走行区及左侧静脉角未见碘油影,奇静脉扩张,右侧胸腔积液,右肺膨胀不全(图1),报告
期刊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血肿,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在发病最初24 h内每小时病死率1%~2%,1周内病死率高达60%~70%.AD发病原因较多,目前医源性AD有上升趋势,其中,心脏直视手术导致的AD,虽然罕见,但风险很高,心脏手术相关的AD并发症病死率高达50%[1],是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注册数据库所报道
期刊
接受刊登的稿件,须所有作者亲笔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书”(远程系统统一格式,作者可登录“中华医学会网站业务中心”自行下载)。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各种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文稿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期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在开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以期为在我国多层级医院普及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提供技术性帮助.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接诊32例大动脉转位患儿,11例因多种原因未手术,21例接受大动脉调转手术.21例手术患儿中,男15例,女6例.16例合并室间隔缺损(TGA/VSD)患儿,年龄30天~1岁,体质量3.4~8.5 kg,平均(5.33±1.42)
针对老年(>65岁)肥胖[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患者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的研究较少,我们探讨在手术方案、抗感染等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应用沐舒坦静脉滴注对老年肥胖患者的疗效.资料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76例行开胸手术的老年肥胖患者,男35例,女41例;年龄61 ~ 82岁,平均(72.9±6.1)岁.BMI(31.7±3.6) kg/m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