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科学列车项目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场馆资源,提高科技馆展览资源对公众的科学传播效用,展教人员深挖展品展项的科学内涵及教育效果,形成适合在地壳探秘岩矿长廊现场实施的科学列车教育活动项目。所谓“科学列车”其实是一个移动教室,列车上放置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展教具和资料等,位于地壳探秘岩矿长廊展项旁,观众体验展项的同时即可参与教育活动。“七彩寶石”科学列车的教育内容不限于展品本身,以实验演示、互动游戏、教师讲解等多样化形式,对宝石的内部结构引起的猫眼现象、星光现象等外部表象进行科学诠释。
  设计思路
  岩矿长廊里的矿石展品琳琅满目,但缺乏对每个矿石的具体介绍,缺乏针对某一矿石的深入剖析。为帮助大家更充分地利用展区资源并作拓展延伸,科技馆设计了介绍宝石光学特性的科学列车项目。活动中,教师对岩矿长廊内相关展品展项进行深入讲解。讲解之后,开始聚焦具体的矿石,讲授宝石的光学效应。活动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小实验等,让观众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实施条件
  宝石:磷灰石猫眼石、矽线石猫眼石、人造猫眼石、天然星光蓝宝石、人造星光红宝石各1枚。
  工具:显微镜设备1套、白板1块、油性笔1支、手电筒1支、放大镜1枚、任务卡若干。
  实施过程
  活动导入
  科技馆教师结合岩矿长廊展区的矿石展品进行开场讲解,然后带领大家参观并介绍地壳探秘展区内岩矿长廊所展出的宝石原石。教师向观众提问“有哪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宝石种类”,之后进一步提出“宝石与其他矿石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指引观众们通过观察展区的宝石原石,了解广义上关于宝石的概念,同时通过观察原石内部结构和外部形状特征,引入关于宝石品质体的概念。由于品质体的宝石内部有规则的几何结构,因此光线照射到宝石内部,便会发生反射、折射、漫散射、干涉、衍射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各种神奇的宝石光学效应。
  正式活动
  观察3颗猫眼石的猫眼效应现象观众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自然光环境下,实验用的磷灰石猫眼石、矽线石猫眼石、人造猫眼石并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仅仅是3颗普通的弧面型宝石。而当教师将手电光照射到宝石上之后,便会在3颗宝石内部出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并且光带会随着手电光线射入角度的改变,出现移动和张开、闭合的现象,宛如夜间猫的眼睛一般,这种现象被称为宝石的猫眼效应。
  说明“猫眼效应”的形成机理教师首先带领观众用显微镜观察宝石内部,发现内部具有大量密集而且排列规则的针状包裹体,之后教师以展板结合实物演示的形式,说明猫眼效应形成的光学原理。观众比较实验用的3颗猫眼宝石的眼线宽度,会发现橙色的较宽,并且眼线十分稀疏,之后教师通过在黑板上画原理图解释宝石的切磨高度对于眼线宽度的影响。将橙色猫眼石暂时拿走,观察剩余2颗,比较各自眼线的位置,观众发现矽线石猫眼石比磷灰石猫眼石眼线居中,教师通过画图说明其中的原理。然后,教师通过图文展示不同宝石所切磨而成的猫眼石,并让观众猜测这些猫眼石分别是什么宝石。这些宝石都能在奇妙的矿物晶体展示窗里找到。最后,教师引导观众找出3颗宝石中的人造猫眼石,从颜色、眼线、侧面的蜂窝状结构3个方面进行判别,教会观众掌握一定的鉴别方法。
  观察星光现象在自然光照下,实验中用的天然星光蓝宝石和人造星光红宝石并没有明显的外观特征,仅仅是2颗普通的弧面型宝石,而当用手电光照射宝石表面后,宝石上出现了六射的星光现象,并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这种现象叫做星光效应。之后让观众用显微镜观察宝石表面,发现包裹体排列不局限于1个方向,而是呈现3组方向按照一定角度排列。观察完毕后,教师通过图示结合宝石标本说明星光效应的形成机理。讲解完毕,再让观众比较2颗星光宝石,其中有1颗为合成星光宝石。观众可以从内部包裹体、星线形状、中心宝光3个角度进行鉴定。
  任务卡
  教师可给观众发放岩矿长廊探索任务卡,观众在后续参观过程中可以结合科学列车的讲解进行深度参观。任务卡上的任务如下。
  寻找展区内的宝石类矿物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观众以贴纸连连看的形式将相应的宝石类矿物贴纸贴在矿物名称旁,完成寻找宝石矿物的任务。观众可根据宝石定义的4大特征进行寻找,展区内有钻石、祖母绿、红宝石、水晶、锂辉石、海蓝宝石、萤石、绿柱石、孔雀石、玛瑙、碧玺等宝石类矿物。
  观察宝石矿物的整体形状和内部结构,区分晶质体宝石与非晶质体宝石
  这个任务可作为贴纸连连看环节的补充小贴士。观众可根据宝石的内外部特征,结合晶质体概念,区分哪些是品质体宝石,哪些是非品质体宝石。在上述宝石类矿物中,孔雀石和玛瑙为非品质体宝石,玛瑙具有特别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
  哪些晶质体宝石发育得较为完整,这与宝石的品质是否有联系
  这个任务的开展形式是知识小问答。在展区的品质体宝石中,钻石、祖母绿、水晶、绿柱石类晶体发育较完全,其内部有固定的几何排列结构,外部形状也呈现几何状。其中绿柱石为六方柱状、水晶为六方柱锥状、钻石为八面体等。晶体发育得越完全,宝石品质越好,内部相对纯净,人们通常从宝石的原石状态就可以评判出宝石品质的优劣。
  活动特点
  活动对地壳探秘展区岩矿长廊区域的展品进行深度剖析,针对宝石这一生活中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深挖,并且将探究型、体验型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更好地发挥了展览资源的教育作用。活动让观众在探究和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宝石的相关科学知识,如地质学、光学、材料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型知识,知识点丰富,适合不同类型人群进行学习。引导观众通过观察现象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观众在后续参观过程中可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与学习。
  【基地简介】
  上海科技馆是国内大型综合性科学技术博物馆,以“自然、人、科技”为主题,是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上海科技馆由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科技馆、静安区北京西路的自然博物馆和临港新城滴水湖区域的天文馆(建设中)组成。
  科技馆建筑面积10.06万平方米,由11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4个高科技特种影院、3个古今中外科学家及其足迹的艺术长廊、2个主题特展和若干个临时展厅构成,2001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馆至今吸引了超过4500万全国各地和海外观众,年均观众接待量达300万人次,被《TEA/AECOM 2017年主题公园报告和博物馆报告》列为世界上观众量最多的20个博物馆中的第6名。上海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新馆于2015年4月正式开放,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展示教育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有3大板块10个展区,是一座融展示与教育、收藏与研究、文化与休闲、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现代化自然博物馆。滴水湖畔的上海天文馆计划于2020年建成开放,总用地面积约5.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其他文献
2017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中国农业大学分营主题为“科技主题中国梦,青春激昂稼穑情”,分营精心设计了讲座、实验、参观游览、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营员们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活,体会科技魅力。1周时间里,营员们聆听了院士和名师讲座;参观了代表学校学科特色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我国前沿科学研究进展情况,亲身参与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营员参观了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  “英特尔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 (lntel 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旨在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2010年将这个项目带入中国,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起,设立“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在全国范围
The Cover封面故事  2018年的十大科技新闻:整个2018年充满了撞击感,这种撞击感无论在行星研究、解决犯罪、蚊子种群、反转分析,还是在其他众多领域都给予人们巨大的震撼。  News科学新闻  一次流星爆炸将古代死海的生物群落全部消灭:距离死海不远的考古遗址显示出3 700年前突然且过热的坍塌痕迹。  8月出生的孩子比9月出生的孩子被诊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数量要多:在美国
长寿与身体健康可并不都是形影相随的。  一种可以延长线虫的生命、并且对繁殖有所帮助的基因,同样使得这种蠕虫更易受到感染和压力的影响,研究人员在7月17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就此作了报告。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衰老的遗传学家Arjumand Ghazi表示,这很不寻常,因为在通常情况下,长寿促进基因可以帮助生物体对付压力。  Ghazi和她的同事此前曾经发现一种被称为TCER-1的基因,这种基因可
摘要:校外科普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技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收获到课堂教学以外的科学知识,收获成长。北京市朝阳区一直以来重视校外科普活动的开展,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活动策划部专门策划实施青少年科普活动,多年积累使得活动品质逐年提升。本文介绍的3项校外科普活动都是区内自主设计实施的特色活动。笔者通过学生主体需求,结合往年活动设计经验,浅谈校外科普活动的设计思路
“科学探索课程”项目是由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与宁波市科协、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合作开展的科普教育课程类项目。项目通过对科技馆展教资源的整合,结合学生学情和学校教学需求,合作开发有标准、有目的的科技馆科普教育产品。项目于2015年3月试行,2016年3月正式启动,迄今已持续开展3年。  科学探索课程项目普及对象为小学段和初中段学生,亮点在于坚持三项探索原则,建立“三段式”课程模式,阶段性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和
郑永春,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火星,一颗红色的星球。  火星上有山,有水,有峡谷,有大气,有微弱的磁场。火星上有沙尘暴,有土壤,有岩石,甚至地下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火星的两极,也有冰冻的白色冰原。  这一切,与地球是那么相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进入太空时代伊始,人类曾经把深空探测的重点放到了以美丽之神维纳斯为名的金星上,因为它与地球
2月25—26日,2019年度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教育工作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刘阳作工作报告,江西省科协主席史可、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钱岩出席会议。  徐延豪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8年科协系统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各级科协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机构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国科协党组要求,紧紧围绕“1-
研学活动是科学教育实施的良好形式和载体,其活动有机融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期專题邀请了社会机构、博物馆、学校和科研院所,从活动策划和组织者、学校教师的不同角度介绍开展科学教育内容的研学活动典型案例,为教师和科学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8年高校科学营兵器专题营于7月16-22日在北京举办,专题营策划了以“探索神秘军工企业,感受科技炫彩魅力”为主题的活动,通过逐步体验的方式,揭开高精尖国防装备的神秘面纱。科学营为营员安排了参观产品展示和工艺流程、体验乘坐特种车辆等活动,增进营员对武器装备的了解。为充分体现兵器行业特点,北京兵器专题营还开展了“装甲雄风”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对国防装备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崇尚和热爱国防,鼓励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