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持续增大,会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实现高效就业、赢得社会发展平台、实现长远健康发展是各会计专业教师持续关注的话题。另外,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会计专业教师应不断与时俱进,优化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会计专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等基本特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会计行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辉煌发展前景,这无疑使会计专业人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压力与挑战。无论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阶段的会计教师,面临着会计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技能强的会计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但当前各阶段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只有认真审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才是会计专业高质教学的新出路。
一、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单一落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反映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教师善于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而另一些教师则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利于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课程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明确。会计专业虽然越来越受重视,但部分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依然秉承着随意、无目的性的原则,不能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致使教学目标无针对性,专业教学陷入窘境。三是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资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再者,会计专业教师综合素养较低,给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障碍。
二、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教师应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与方法
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严重制约了当前会计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教师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充分激发学生会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目前高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任务单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基于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教学任务进行探究、讨论、辨析、评价等,通过交流、合作、竞争等途径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自主性。二是思维导图教学法。会计专业是一门概念繁多、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杂而多的知识点总让学生措手不及,但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知识记忆与运用效率。三是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可运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学效果更佳。
2.基于教学目标优化会计教学课程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目标的确立要迎合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基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一步。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更能指导教师进行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构建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可作为优化课程设计的参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会计专业综合运用与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次,促使会计上岗证考试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提高会计上岗证考试通过率。还要加大上岗实训课程比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协调好会计专业各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加深教材内容的契合,通过各课程相关知识的相互融合加深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会计教学实训设备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学实训设备。就校内实训而言,应建立手工会计实训室,完善各种手工实训材料,完善电算化实训室与实训软件等。在校外实训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专业实训人才来校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再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实习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加强校内教师与校外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技术与实践基础。
目前会计专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树立清晰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加大对会计专业教学的资金投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设备,丰富实训资源。毋庸置疑,只有学校与教师双方共同努力,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洁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个案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刘向东.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吴燕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构成与教学策略探讨[J].市场论坛,2012(5):117-119.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会计专业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等基本特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会计行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辉煌发展前景,这无疑使会计专业人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压力与挑战。无论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阶段的会计教师,面临着会计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技能强的会计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是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但当前各阶段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只有认真审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才是会计专业高质教学的新出路。
一、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单一落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反映了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教师善于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而另一些教师则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利于会计教学质量的提升。二是课程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明确。会计专业虽然越来越受重视,但部分教师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依然秉承着随意、无目的性的原则,不能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致使教学目标无针对性,专业教学陷入窘境。三是学校会计专业实训资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再者,会计专业教师综合素养较低,给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障碍。
二、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1.教师应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理念与方法
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严重制约了当前会计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教师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充分激发学生会计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目前高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任务单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基于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教学任务进行探究、讨论、辨析、评价等,通过交流、合作、竞争等途径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自主性。二是思维导图教学法。会计专业是一门概念繁多、内容复杂、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杂而多的知识点总让学生措手不及,但思维导图教学法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知识记忆与运用效率。三是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可运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学效果更佳。
2.基于教学目标优化会计教学课程设计
会计专业教学目标的确立要迎合社会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基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一步。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更能指导教师进行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构建会计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教学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可作为优化课程设计的参考。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学生会计专业综合运用与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次,促使会计上岗证考试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相结合,提高会计上岗证考试通过率。还要加大上岗实训课程比重,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最后,协调好会计专业各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加深教材内容的契合,通过各课程相关知识的相互融合加深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会计教学实训设备
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会计专业教学实训设备。就校内实训而言,应建立手工会计实训室,完善各种手工实训材料,完善电算化实训室与实训软件等。在校外实训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专业实训人才来校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再者,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实习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加强校内教师与校外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技术与实践基础。
目前会计专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树立清晰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该加大对会计专业教学的资金投入,完善会计专业实训设备,丰富实训资源。毋庸置疑,只有学校与教师双方共同努力,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洁玲.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个案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刘向东.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吴燕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体系构成与教学策略探讨[J].市场论坛,2012(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