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英语教学生活化之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课例,从课前精选语言素材,课上体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课后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英语课堂“生活化”,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的课堂情境中,不但感到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而且能使他们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9-066-1
  一、课前,精选生活化的语言素材,感知生活
  英语教学是一门综合语言艺术,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语言艺术同样源于真实的生活。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是以某一话题为中心,教学内容及话题都取材于真实生活,其中谈及的事都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人物在生活中可见。因此我个人认为,教材实质上是鲜活生活的浓缩之精华。课程标准基本理论中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不难看出,课程资源开发还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即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来。从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看来,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手段,还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有时代感的、有趣味性的、有启发性的东西,以利于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源于真实生活的话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出发,努力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视情况再构教材,激活教材,整合教材。
  二、课上,体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感受生活
  1.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环境是否真实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真实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前提。而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的班级环境布置,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教室物品时,可以将单词卡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浓浓的生活环境。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利用道具和简笔画等,把教室变成一座“公园”,一所“动物园”,一个“野营地”,一家“商店”……而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飞扬的生命。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课堂上需要教师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组织和参加与其生活有关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真实语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体验语言。
  3.创设活动化的交际情境。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重视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英语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力求拉近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练习。
  4.创设现代化的动感情境。
  多媒体是当今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设计对话情景,可以改变课堂狭窄的空间,带领学生进入生活,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拨动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
  5.拓展再现生活,提升文本价值。
  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巩固知识。对于对话体裁的拓展,我们应始终坚持的原则便是根据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根据他们自己对英语的语性、语感,对故事的任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和搭档一起进行表演。
  三、课后,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感悟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话,电视,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而非机械性的抄写,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英语真正运用于生活实际。如让孩子设计一张“card”,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姓名name,年龄age、学校school、地址adress、爱好hobby等等,让孩子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文书签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①听一听、说一说。鼓励学生经常观看配套光盘,原版英语动画电影或英语节目等。要引导学生课外尽量用英语与他人交流,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多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可组织学生学唱英文歌曲,讲英语小故事,充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②读一读、写一写。不管在课上还是课后,都要给学生提供写的机会。
  对生活化的作业,学生是特别感兴趣的,因而能做到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画,设计策划,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其他文献
《看世界》:您是如何看待全球金融危机的?  信力建:就是美国人太过度消费了,比如,美国人去买衣服一次买10多件,买汽车首付很低,甚至几乎是零首付。而且他们把次级贷款又转成了保险和金融衍生产品,有种说法说中国只有200多个金融产品,而美国有3万多个金融产品,衍生品过度发达了。  《看世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您觉得如何投资才是正确的?  信力建:我觉得现在是投资的好时机,因为东西都很便宜,而且现在美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在解化学题时,有的思路不清,考虑有欠全面而导致答案有误或不全;有的叙述不严谨,顾此失彼,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为了纠正和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缜密的思维习惯,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准确充分的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在化学学习中,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学生对元素、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质量分数、溶解度、电解
摘要: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职业高中的教师,我们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并在信奉、遵循、笃行的基础上升华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关键词:师德;爱岗;开拓;团结;奉献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5-012-1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是相
美洲野牛是美国新确立的国兽。然而,美国政府一度试图屠尽美洲野牛,以逼使美洲印第安人迫于饥饿而乖乖就范。纽约客组成的猎杀小队  1871年,临近9月底的一周异常温暖,在内布拉斯加州普拉特河附近的一处草坡上,以绰号“野牛比尔”著称的威廉·科迪和一群富有的纽约客正向远处眺望,他们看到两英里外有6头体型巨大的棕色野兽。  科迪是美国拓荒时代的一个传奇人物。那些纽约客此前原以为他是“西部亡命徒,刀枪不离身”
凯特·哈德森是著名影星戈尔迪·霍恩的女儿,在其明星妈妈以及明星继父库尔特·拉塞尔的耳濡目染之下,她初闯大银幕就有不错的成绩,2000年出演《成名在望》已经让众人眼前一亮,美国《人物》杂志曾评选过“全球100位最美封面人物”,哈德森奋勇夺冠。
随着医学发展、社会进步,医患之间的关系,从以往医生处于主导地位,逐渐趋向于共同参与,共同配合。维护儿童健康,不仅是医生的职责,父母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如何使医患交流更顺畅?怎样做才有利于疾病康复?面对孩子的健康大事,家长不妨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与医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不少父母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孩子病情,但由于教育背景局限,单凭书面知识很难完整理解疾病状况,常
摘要:学习是人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协调互动和共同作用,对事物进行认知和把握的过程。我校根据区教研室“友善用脑”的理念,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调查,主要从学生的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三个方面入手,了解学生学习素质等基本状况,从而探寻教学改进的基础环境,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学情;调查;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怎样的教学才能更便于学生实现知识链接?教指导学,教促进学,教顺应学,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统一,教师的教学预设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这两条主线贴合并轨,达到应学而导。以《找规律》三个片段为例,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有效选择、巧妙运用相关素材,放大素材功能,真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自然流畅。  关键词:用活教材;顺应学生;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儿童早期语言和阅读的条件、环境、能力与他们未来的阅读能力以及所有学业成就存在很高的关联度。“择书如择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不光要考虑多元的价值、多元的形式、多元的审美,更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关键词:阅读内容;多元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62-1  幼儿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阶段,他们的阅读心理与成人存在着巨
引人怀旧的MSN  “在他失去音讯的六个月后,她有了一次约会。是在网上征婚网站认识的陌生男子,看过照片,MSN聊天过一段时间。他也是漂泊在上海,做软件开发,在张江工作,职业和收入尚可,有结婚的意愿。他们约在太平洋百货的二楼咖啡店……”  曾经名噪一时的作家安妮宝贝无意中记录下了MSN那段风光的日子:MSN一度是高端的象征,办公室白领曾经每天上班都要开电脑、倒茶、上MSN。不过,在今天,如果谁还用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