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式讲授方法在大专医药数理统计课程中的教学运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专层面医药数理统计教学的学情与教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纲举目张”式讲授方法.对该方法加以说明且举例加以诠释,最后强调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潜在优点.
  【关键词】纲举目张;医药数理统计;教学方法
  一、教情与学情分析
  医药数理统计是在保持数理统计学科系统性前提下,强调统计理论与医药实际的结合,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医药、生物等领域中的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其作为一门常见课程在医学类专科院校几乎都有开设.但大学扩招以及高考人数的下降,给专科层面的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就学生层面而言,一方面上专科越来越容易.例如2016年湖北省专科最低控制线仅为150分.另一方面专科学校为了保证生源,很多专业实行文理兼招,而文科生学习数理统计这门课程有着先天不足.其次就教师层面而言,担任此门课程的老师一般均为数学系毕业,其讲授时常陷入数学教学模式常态,特别是一些教龄稍长的老师故步自封,更是加剧了学习难度.最后就是该课程固有的特质,此门课程初看是药学类课程,但追根溯源其本质却是数学类课程,充其量也是数学应用到药学数据分析上.所以不难理解,很多担任此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多为数学教师,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某种程度的畏惧也就不足为奇.为此,考虑到学生情况及该课程的数学特性,作为一线教师探索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二、“纲举目张”式讲授方法说明
  “纲举目张”本义是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而本文将“纲举目张”式讲授方法定义为:教师将条理分明的、采用先抓主干后旁支的、进行提炼、总结、归纳的方法用于讲解,同时配合通俗说明、学生练习、师生互动等授课技巧.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炼与总结,这需要教师从全局出发进行梳理与归纳总结,例如一节课内容可概括为“一原理、二理解、二计算、三注意”等.其次是讲解技巧,“纲举目张”其实是勾勒了知识的轮廓,而其后对细节的讲解尤为重要,这里的技巧诸如通俗说明、计算机模拟计算、师生互动等.最后是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由于该方法具有总结性质讲解,所以与教材的平铺直叙式说明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顺序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所以一定要在逻辑上、条理上井然有序,否则会适得其反、学生会更加迷茫.
  三、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为例
  (一)轮廓构造
  此节可归纳为“一原理、三数据、二计算、两注意”.一原理即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三数据是指总变差、误差平方和、因素平方和;二计算为方差分析表计算和Excel计算;两注意一是单侧检验而非双侧检验,二是原假设为不完全相等而非不相等.通过此归纳总结,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清晰明了,可有的放矢听课与做笔记.
  (二)讲授技巧
  轮廓构造完成后,就是围绕该轮廓进行讲解.这里就要涉及一些技巧,对于原理应采用打比的方法进行通俗说明,方差分析法原理的核心就是一个字“拆”,即SST=SSE SSA,也就是数据可分为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随机带来的影响.接下来的理解如同股份公司样,谁的股份大谁就有话语权.这里哪个数据相对更大,哪个就占据主导地位.而对数据的说明不能简单地给出数学定义,因为其数学定义较为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功底,大部分大专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只需要从表面上说明其为什么代表因素影响和随机影响,而将计算交于Excel去自动完成,例如为什么∑∑(Xij-Xj)代表随机影响,从定义看上去就是每组之间在做差,至于怎么算应该交给Excel软件.对于方差分析表则应该重点强调其格式与步骤,因为其相当于对整个方差分析法的一个综合解决方案.第一个注意是单侧检验而非双侧检验,这里必须要了解性地指出原因,以防止学生按照前面章节的知识而造成误判.至于第二个注意主要是辨明不相等与不完全相等的差别,这里可以采用设定疑问的方法与学生互动.总而言之,讲解技巧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知识点的不同而设定的,同时其技巧的使用也要置于“纲举目张”式方法的轮廓下.
  (三)条理分明
  “纲举目张”的讲授方法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总结性质教学,所以其讲授顺序与课本编排顺序以及一般的讲授顺序均不完全相同.基于轮廓构造模式下的条理分明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有先后顺序.再则知识点衔接也十分重要,否则只有“骨架”而没有“筋腱”的教学也会杂乱无序.
  四、特别说明
  对于“纲举目张”式讲授方法有两点要特别说明下:第一是该方法是为了顺应当今学生情况以及将来学生工作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其具有一定的适用群体,这里主要是针对大专层面的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再则其讲授的课程也主要是指理科,特别是带有数学背景的课程.第二是该方法如能长久使用,特别是学生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对培养其自我学习、归纳总结及做事条理分明的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祖新.醫药数理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2]肖鹏,杜燕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09,28(1):60-61.
其他文献
近几年,伊朗核计划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热点,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最近它又与德国扯在了一起。起因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如果在此事上仍无进展,将考虑对伊朗采取进一步的制裁。这一次会涉及对伊朗至关重要的能源领域。    默克尔发威    8月21日,刚刚结束休假的默克尔接受了《法兰克福汇报》的采访。接受媒体专访对她来说是常事,此次谈论的内容也主要是内政问题和即将举行的联邦大选,但由于她胜算颇高,也没有
摘要:分析闽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N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收集闽西地区猪流性腹泻病例组织样品8份,用逆转录PCR(RT-PCR)扩增N基因,连接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8株闽西流行毒株之间N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10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5%~100.0%,而闽西毒株与早期疫苗毒株CV777和S
应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新西兰外长麦卡利邀请,外交部长王毅2月7~10日對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正式访问。  2月7日,王毅在堪培拉与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举行第四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王毅表示,双方应筹备好今年的高层往来,努力打造“自贸繁荣”新时代,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朝着更趋多元、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双方应推进发展战略对接,加强第三方合作和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创新提升合作水平。办好“中澳旅游年”系列活动
【摘要】文章结合切实教学经验,展示了“发问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精彩运用,旨在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教学法;实践;兴趣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新奇;让数学教学无限精彩.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让课堂焕发活力呢?结合本人的“每课七问”的教学实验,谈谈一些有效的做法.  一问:通过预习,你掌握的本节课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即“先
摘要:采用纸上发芽法研究了光照度对3个萝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处理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光照度越低,萝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越高,种子发芽能力越强,幼苗生长越健壮。3个萝卜品种的生长状态均在黑暗条件下最好,其次是半光照条件,全光照条件下生长状态最差。  关键词:光照度;萝卜;种子;萌发  中图分类号:S631.104
鹿特丹港是欧洲国家荷兰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它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的汇合处,距离北海约25千米,中间有水道相连。港区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港区水域深广,外港为深水码头,可以停靠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而在内河中,船舶也可以畅通无阻。  鹿特丹本是一个小小的渔村,1340年荷兰伯爵威廉四世在这里开挖了运河,使它走上了繁荣之路。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鹿特丹不断被损毁,又不断被重建、扩建,今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思考,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置疑提问”,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置疑提问,以求导学促思呢?我认为要做到善“问”应掌握以下几个特点:情趣性,激疑性,层次性,发散性.  一、情趣性  要给学生创造感兴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倡把主动性归还给学生过程.对于数学课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更需要教师善于设计新颖而巧妙的提问,通过某种方式把问题渗透进去,强化刺激信息,在
【摘要】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课,不同的教师面对此教学内容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吴正宪与黄爱华是小学一线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呈现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可谓同课异构.  【关键词】 圆的认识;同课异构;吴正宪;黄爱华;小学数学  【基金项目】 201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本体理论研究(NO.ZW2013005). 
摘要: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中国上海成立。值此立社100年之际,回顾职教先贤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在风雨如晦、战乱频仍的旧中国,中华职业教育社同仁不避艰险,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为后来者树立了光辉典范,堪称一代楷模。  关键词:兴办;职业教育;中华职业教育社;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93-04  中华职
摘要:作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中山市港口理工学校家具专业通过“厂中校”“校中厂”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践行了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和《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提高了家具专业课程与产业岗位对接的实效性,为校企融合、工学结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策略,进而为提高工匠培养质量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职教20条;厂中校;校中厂;现代学徒制;工匠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