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虚假信息的时滞性扩散与情感关联分析

来源 :情报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研究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过程中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产生及时滞性扩散特征,试图揭示虚假信息以及负面情感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疏通正确的防疫信息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研究爬取了新冠疫情期间的虚假信息及疫情相关的微博数据,利用自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虚假信息的主题分布;然后结合时间线索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展示了虚假信息相关主题微博的时滞性扩散特点;最后,分析了不同主题下虚假信息、相关微博和负面情感三者的关系.[结果/结论]虚假信息与疫情相关内容增长趋同,但不同主题信息的扩散力不同,甚至出现相反的时滞扩散效果;引导公众产生负向情感的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公众的大规模讨论.[创新/局限]从时滞性扩散的角度解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不同主题虚假信息的演化特征,为虚假信息分析与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数据采集存在局限,虚假信息的传播渠道太过广泛,相关信息难以收集完整.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面对智慧城市日益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影响框架模型,探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风险应对能力,确保智慧城市系统平稳运行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从半结构化访谈获得的访谈资料入手,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检验等几个阶段,利用NVivo12软件对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影响要素进行关系梳理,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影响框架模型
[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