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李善注征引《尚书》文献辑校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善注《文选》博采群经,征引《尚书》1050余条,其征引文字大部分能忠实于原文原意,但有少部分却颇显随意为之,或有非《尚书》文字言为《尚书》者,或有释读《尚书》有误者,或有摘录只言而随意改动者,或有述己意而言出于《尚书》者,等等。今辑录71条相关引文问题,以引学者留意。
其他文献
2014年10月1日 晴  秋风送爽,秋天悄悄地走到了我们身边。五彩缤纷的菊花竞相开放,有红的、绿的、黄的、还有紫的。  果园里有红彤彤的苹果;有黄澄澄的梨;还有亮晶晶的葡萄。  花慢慢地谢了,小草也脱下了它最喜欢的绿衣裳,换上了黄色的纱裙,大树落了叶子,感觉光秃秃的。  农田里有雪白的棉花;有火红的高粱;还有金黄的稻子。  大雁将要飞去南方,它们依依不舍地说:“再见,美丽的秋天。”它们有的排成一
期刊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士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高中语文课程是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的。为使学生普遍达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在开设必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了丰富多样的选修的课程。为此,需要弄清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既强调基础性、均衡性,也重视选择性的特点。在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程开设必修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一个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