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知县章炳焘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官署是国家的象征,士民观瞻之所系,但清代州县官署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丽堂皇,相反,大多数简陋不堪。几百年过去,能够侥幸完整留存下来的,却只有河南内乡县衙。单与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尘埃里影迹难寻的县级衙门来说,内乡县衙无疑是幸运的。
  内乡县衙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朝大德八年,明朝初年也曾重新修建过,以后在原址上又屡建屡毁。到清康熙年间政府又拨资重建,当时房舍达三百余间,可是咸丰七年又因捻军起义,官署又一次被焚毁。
  自咸丰七年,内乡县衙被捻军焚毁后一直没能得到规范整修,三十多年间,先后有二十二任知县都因县署破敝而借察院办公,从无人进行修葺,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浙江绍兴籍知县章炳焘出任内乡知县才有改观。
  前后二十二任知县为何宁愿凑合着办公都不肯修建衙署?只因古代官场一直流传着“官不修衙”这一常规。
  一是修衙署会靡费钱粮,轻则官声不好,重则容易造成亏空。《钦颁州县事宜》第一条“到任”中讲到,州县官初次上任,最应该崇尚节俭,而只有那些俗吏才以到任为荣,将衙署重新修饰一新,轿、伞等重新置办,所有陈设务求华丽。一切装饰完毕后,长官扬扬入署,快意当前,不知此举已种下他日祸患。因此,一名称职的新官,在到任之前,一定要禁止修衙,话还要说得斩钉截铁,使得吏胥不敢借机派累民间。
  二是按风水理论,官员们普遍认为,衙署建筑讲风水,前人是请了堪舆家“相地”之后建造的,后人不能随意改动,改动则不利于官。古人受《周礼·考工记》中建筑学“结构”理论的影响,也融入了在今天视为环境科学中的合理成分,比如讲究安全感、易于识别的“地标性”,以及《易经》中“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顺应法”,因而大多尊重现状,不轻易改动,尤其视拆屋动土为风水禁忌。
  三是地方官任期短,流动性大,俗话说“官不修衙,客不修店”,“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些谚语特别适用于清朝。清代州县官大多数不能终其一任,即使能够任满而迁,至多也不过三五年,衙署修得再好,也不能跟随官员搬走。相反,新官上任却愿意捐钱捐物大修寺庙,然后刻碑留名,以“永垂不朽”。
  以上种种,仅是“官不修衙”的表象,而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地方财政根本没有这项支出,要修衙署必须官员自掏腰包或另想他法。乾隆四十八年(1783),陕甘总督李侍尧在分析“官不修衙”的原因时,可谓一语中的,他说官员之所以将衙署视同传舍,甚至朽坏不堪也不愿去修,是因为“人情各顾其私”。这句话,道出了“官不修衙”的真实原因所在。因为在雍正帝实行耗羡归公以前,地方官通过加征赋税来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实行耗羡归公以后,养廉银实际包含了薪金补贴及地方杂项支出两部分,因此清政府不希望在养廉银之外另拔款项修缮衙署,只允许州县衙门动用闲款,但必须在三年之内从其养廉银中坐扣。其中省级衙署修缮,因其养廉银丰厚,仍不许动用闲款。而这项规定之所以难以落实,就在于养廉银的受益人是官员个人而非衙门集体。在道德操守好的官员那里,能够拿出一部分用于公共事务,而在“各顾其私”的普遍情态下,官员们往往将养廉银全部视为己有,岂能拿出来修缮衙署!
  在新建衙署的时候可以征收专门的赋税,有一笔专门经费。而以后维修费用却没有着落,要维修就必须向上级打报告请求从每年的正常赋税收入中拨出专款,不过这样做潜在的危险是给上级落下“靡费”印象,并减少国家神圣的财政收入,会影响政绩考核。有的省份试图将修缮衙署的费用固定化,列入地方财政支出,但被否决。乾隆十七年,云南巡抚爱必达就以该省督、抚、学政、藩、臬、粮、盐及迤西道各衙署地处边隅,山高风烈,需要经常修葺为名,奏请将四年前经督抚议定,并经户部核准列入章程的修缮费用固定下来,这一方案的关键之处是按照衙署的大小,每年发给固定银两:督抚衙门每年支银八百两,藩司六百两,臬司四百两,粮、盐二道各二百四十两,迤西道及学政各二百两,迤东道向无衙署,照迤西道例,年给二百两。但乾隆帝认为爱必达的要求超出常理之外,因为衙署小有渗漏,应该随时修补,绝不可能每年必须修葺,而修葺工费也有多有少,如果成为定例,按年支给,就成了一项固定支出,难保地方官不以此作为额外进项。因此裁定乾隆十三年以前的用项,免其造册报部;已定章程之后的,必须据实核查报销,不得按年支领。
  修建衙署,州县官也可以在当地征收特别的税捐,而这样做的结果会与当地绅士、财主为敌。这些绅士、财主热衷的是在本地修建文昌庙、魁星楼,以保佑本地的文运,让自己的子弟进入官僚阶层。修建衙署,对于绅士、财主却没有什么现实好处。得罪绅士、财主,由当地绅士操纵的“舆情”就对州县官不利,最终会影响州县官的仕途。
  州县官就是从自己那些不入正式账目的“陋规”收入中拿出若干来充作维修经费,不过明明可以塞进自己腰包的钱财却用来办公事,这是多么让人肉痛的事。况且州县官职务只是官员们仕途上的一级台阶,把台阶擦得太亮又有何必要?如明朝的《新官轨范》一书提醒新到任官员:“衙门不可过于修饰,但取门户牢固、墙壁坚完。”

为何当今官署衙门踪迹难觅


  明代全国有县一千一百三十八个;据《光绪会典》记载,当时全国总计有一千三百四十二个县,品级比县高,职能完全相同的还有厅、州,全国共有七十八个厅,一百二十九个州;清代设县最多的时候有一千五百九十一个县。但为何如此多的州县,官署衙门如今踪迹难觅?
  官署除了得不到经常性维修经费这个原因外,衙署建筑破败模样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民众的造反破坏。衙门是统治压迫的象征,每当农民起义爆发时,群众怒火燃烧的目标首先就是指向衙门,不是烧就是拆。这样一来,衙门的寿命并不长。

“官不修衙”的弊病


  “官不修衙”带来的弊病是衙门规制不完善,为官吏舞弊提供了方便。州县官与百姓最近,所有大小案件,无不始于州县衙门,也无不终于州县衙门。按照州县衙署独具匠心的设计,六房书吏的办公场所,通常在大堂的两侧,这种设计是为了便于州县官监视书吏。但直到乾隆初年,各州县衙署的六房多有倾圮,州县官也不修葺,致使书吏栖身无所,往往抱着卷牍,在自己家里办公,每当遇到急需调阅的案件,原案档册是否保存,完全由书吏的一张嘴说了算。中间隐匿、抽换等弊端,更是不可枚举。乾隆帝为此下令各省督抚,检查所属州县内,如六房屋宇没有修造的,立即按照原有基址,如式建造,将所有案牍缜密收藏,否则从重治罪;如果本官失察,一并议处。修造的费用,由督抚藩司在本省公用银两内估价给发。尽管这是一项好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因而直到乾隆三十年,各省州县衙署,仍多数倾圮。

偏偏就是章炳焘


  清代,地方财政没有修衙这项开支,修建衙门还得自己化缘,甚至自掏腰包,而章炳焘任内乡知县时,正是政府腐败,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饱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
  内乡为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素有“入关孔道,扼楚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志书记载,当时内乡民众对清王朝的反抗此起彼伏,日趋激烈,加上连年灾荒,县事难以治理,知县更迭频繁,又“正值内乡灾荒连年”,天灾人祸俱来,盗贼猖獗、奸宄横行的情况下,章炳焘受命知内乡县事。百姓贫困交加,挣扎在死亡线上,既然这样,章炳焘为什么还要一意孤行、在战争频仍、朝不保夕之中大兴土木、主持营建内乡县衙呢?
  除了当时县衙实在破败得不成样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章有“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之识,县署不立,就会百弊丛生。再次章炳焘自到内乡后就打算在此有所建树,内乡县衙大门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就出自章炳焘之手,表明了他决心干上十年八年的决心。
  章炳焘是浙江绍兴籍官员,出任内乡知县前在主管工程建造的工部供职多年。时任南阳知府濮文暹,以内乡地域辽阔、事务繁重,且县衙破敝,亟待重建,举荐章炳焘任内乡知县。当内乡县衙的破败和章炳焘擅长土木工程这一特殊履历悄然相遇,便注定了会有一座不同寻常的县署“横空出世”。

一个大兴土木的知县


  重修内乡县衙,除了需要章炳焘这样的专业人才外,还需要大笔银两。如何在内忧外患、灾荒连年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的银子,是摆在章炳焘面前的一大难题。
  据内乡县志记载和民间传说,章炳焘为修建县署采取了三种筹集和解决资金问题的办法。一是向当地士绅募捐。内乡县衙二堂屏门“天理国法人情”这六字匾额,背后有章炳焘募集建县署资金的故事。章炳焘上任之初,便邀请县内豪绅富贾等有头脸的人物大摆宴席,以入乡随俗,共谋治县大计,以求得他们的支持。这天,县衙大堂内外,宾客满棚,其乐融融。酒过三巡,众人听说章炳焘能写一手好字,便劝章炳焘为县衙题写匾额,章早已胸有成竹,趁着酒兴挥笔写下了“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并解释说,这六个字就是章某以后为政处事的宗旨,意为“做事循天理,断案凭国法,处事合人情”。在场的人无不赞叹。这时有人夸耀说,这真是一字千金啊!章炳焘笑着说,依你所说,我这六个大字就能值六千金了?众人附和齐声说,岂止千金,万金也不多。章炳焘说,各位过奖了,诸位请看,这县衙破旧不堪,言说民非政不治,国非政不举,官非署不立,我来到内乡就要以这里为家了,章某欲修县衙,可惜国库空虚,百姓贫苦,我又囊中羞涩,这幅字不说万金,也不说六千金了,就当千金拍卖,权用作修县衙了,望各位资助一二。此话一出,热闹的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过了一会,一老者站起说,穷书生捐纹银十两,并当场写下了字据。一介穷书生能捐纹银十两,那些富绅大贾岂肯落后,遭众人耻笑?不多时,已捐资两千余金。章炳焘引用古代循吏真言,不但为修建县衙筹来了银两,也以委婉的方式公布了自己的为政宗旨。据出土石埤记载,在章炳焘修建内乡县署时,内乡赤眉福山村、名震宛西的大豪绅王希孔捐资三千两白银,王希孔平时生活十分节俭,甚至到苛刻的地步,但他富不忘贫,乐善好施,经常资助穷苦百姓;急公好义,热爱公益事业,经常慷慨解囊,竭尽捐助之事,其功其德享誉桑梓,名重宛西,是位“官者不小看,民者予尊崇”的义士。
  二是章炳焘上任后,审理案件时采取“赢捐输罚”策略,原被告双方打官司,打赢官司的要捐一部分钱,打输官司的要罚一部分钱,以这种办法章炳焘又筹集了部分银两。
  三是在修建县署时,章炳焘采取“以工代捐”的方法,从光绪二十年(1894)开始,用三年时间建起了内乡县衙这座规模宏大的官署衙门。如今的内乡县衙,完整地保存了章炳焘所建的主要建筑和其他大部分建筑。整个建筑群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有院落十八进,房舍二百八十余间。建筑自南向北主要有照壁,宣化坊,大门,仪门,监狱,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大堂,门房,屏门,二堂及两厢,夫子院,穿廊,三堂及两厢,东西花厅,东西库房,县丞衙,主簿衙,后花园等。
  整个建筑群严格按清代官制衙署营建,建筑布局与《明史》、《清会典》所载建筑规制完全相符。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
  大堂、二堂、三堂分别比附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而建,贯穿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礼制思想和中庸之道;同时又受其地理位置和主持营建者章炳焘是浙江人的影响,融长江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既有北方四合院和南方过风脊的巧妙结合,又有北方单体建筑“明三暗五”和南方建筑廊庑相接、回廊宽阔的科学运用,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
  内乡县衙因较完整保存了这一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因北京故宫是中央最高行政官署,内乡县衙是最低级行政官署,因此又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称。

历史的评判


  大兴土木是贪官的常径,然而在荒乱年代大兴土木的章炳焘却是民众心中公认的“好官”。章炳焘在内乡历三任九年后,与淇县知县史悠履对调。史到内乡后,只讲休养生息,不谋兴修建设,爱好作诗题赠,常为诸生讲学,尽管也做了些好事,但人们还是撰联称他是“有仁心,无仁政;是好人,非好官”。旧志还特别强调:“此盖与章(炳焘)比较而云然也”。
  章炳焘他敢作敢为,县志记载,当十六岁少女李改姐受恶少调戏羞愤自缢,章对恶少处以极刑,以诛暴立威,换取了“太平无事”的社会局面。
  在章炳焘任职的年代里,他实心干事,不图升迁。对于建筑,章炳焘爱而不溺,他深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灾荒年间,劝民农桑,奖励民众垦荒,在不到三年时间,垦荒达二万余亩。他极力推广家乡种稻技术,并提出“区田”种植。每逢耕种季节,亲自下田督民粗耕细作。组织百姓疏通、新修了沐河堰、老高堰、西河堰、八迭堰等灌溉设施,在干旱年灾时确保粮食收成。此外,大面积推广沿海高产作物——红薯,使民均沾其利,百姓之食红薯过半,民众最基本的吃饭问题得到缓解。
  章炳焘在内乡任职期间,基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识,在县城和各乡里增设义仓和常平仓。每有天灾人祸发生,他都亲率部属下乡实地察看灾情,及时申请上宪赈济灾民,借贷种子,恢复生产。隆冬时节,章炳焘还在丹江、老灌河、湍河、沐河等十二个河渡,亲自督备木船义渡,以方便来往行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章炳焘又赴临颍任知县一年。据民国《临颍县志》记载,他在临颍县仍重视工艺厂、学堂等建设。因县库空虚,章又行“劝捐筹款”办法,损及临邑绅商利益,他们以“侵吞各款”、“穷奢极靡”等“劣绩”,上诉于河南巡抚林绍年,不久就被罢官削职为民。
  章在临颍是否真有劣迹姑且不论,但内乡老人广泛流传说,章炳焘在丢官后仍住省城开封,因生活拮据,以卖字为生,并曾携其女儿回到他昔日为官的内乡县筹款度日。内乡的绅商百姓听说章知县又回来了,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解囊相助,令年近花甲的章炳焘热泪纵横。如上述老人传言不虚,章炳焘当不是一贪官,否则也不至于一丢官便生活无着落。章炳焘的仕途主要在内乡,他的辉煌也在内乡,如果真是老百姓的父母官,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即使丢了官也亦如此。当时流传一首民谣:“世上有水就有山,人间有民必有官,百姓心中有杆秤,捐款助济章县令。”这正是“政声人去后”的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阐述了ERP系统在混凝土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将ERP引入混凝土企业的车辆管理、配比管理、物质管理等环节,可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全面提升企业的
日本本田公司比丰田、日产晚二十多年才涉足汽车行业。60年代的汽车业已成为被“执牛耳的大企业瓜分得未给来者留下半寸余地的全世界最难介入的禁地”。然而本田公司第一个
一天,我去乡下奶奶家玩,正巧赶上母羊下崽。这可把我乐坏了,因为,我还是头一回看母羊生小羊呢!母羊一连产下两只小羊羔,是难得一见的“龙凤胎”。姐姐浑身雪白,活像一只雪球,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IBM) is the most frequent inflammatory myopathy over the age of fifty. Patholog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wo processes may contribute
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五十周年报告会及学术讨论会在长汀县召开。这次会议是由长汀县和龙岩地区党史研究分会共同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有龙岩地
我的同桌张逸飞,他的眼睛小小的,性格大大咧咧的,他每天都要笑上一大会儿,生气上一小会儿。有人说他可爱,说他活泼,活泼这点我倒是发现了,可是可爱至今未发现。他的优点很多,
销售渠道,又称为分销途径,是指商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流通途径或路线。生产者出售商品是销售渠道的起点,消费者购进商品是销售渠道的终点。商品在销售渠
Congenital neuronal ceroid-lipofuscinosis (NCL) is a devastating inherite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of unknown metabolic basis. Eight patients with this rar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