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过滤漏斗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我发现用普通漏斗灌装液体时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1.用漏斗给开水瓶灌开水时,若冲得急热水瓶中的空气就会从漏斗口冲出,同时把热水冲喷到外面,很不安全。
  2.灌装液体时不能把液体中的杂质滤去。
  3.若不小心往漏斗中倒的液体太多(超过灌装液体容器的容量)时,则使液体外溢,造成液体流失和浪费。
  如何克服这些不足呢?为此我买回了两个大小不同的漏斗进行了研究:寻找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反复研究中,便设计出了可控过滤漏斗。
  
  可控过滤漏斗由普通漏斗改造而成:一是在普通漏斗容体的底部设置了一个过滤网;二是在普通漏斗的外壁设置了一条从引径底端到容体顶端边沿的半圆形凹槽;三是在普通漏斗引径底端设置了一个可控活塞,并在漏斗手柄处安装了一个控制夹,再用一根控制线的两端分别联接活塞和控制夹,形成控制系统(如图)。
  可控过滤漏斗的使用方法与普通漏斗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使用时先把可控过滤漏斗引径从需灌液体的瓶口插入,再往漏斗的容体注入液体。但可控过滤漏斗比普通漏斗有如下一些优点:
  1.因在漏斗的外壁设置了从引径底端到容体顶端的半圆形凹槽,因而当漏斗的引径插入瓶口时,引径和瓶口之间不再处处挤得无空隙,而是形成了一条空气通道,因而灌装液体(如开水)时,瓶子里的空气就不会像普通漏斗那样从引径内口冲出,而是从凹槽排出,这样就可避免因空气从引径口冲出而使液体喷飞。
  2.因在漏斗容体的底部设置了一个过滤网,因而在盛装液体(如水果汁)时可同时滤去杂质,并起缓冲和防溅的作用。
  3.因在漏斗引径底部设置了一个控制活塞,因而当瓶子里的液体灌到接触活塞底面后,活塞因液体的浮力而上浮,并堵住漏斗引径口,使漏斗容体中的液体不能再往瓶子里流,而是停留在漏斗容体中,从而确保给瓶子灌装液体时不会因不小心倒入漏斗中的液体不多而使液体从瓶口外溢。此时,用手捏住漏斗手柄中的控制夹,就可通过控制线拉紧活塞,确保提起漏斗时,漏斗中的液体也不会从引径口流出,这样可轻而易举地把漏斗中剩余的液体无流失地灌入其他瓶中,可省去用普通漏斗灌装液体时带来的诸多不便!正是由于对普通漏斗的三方面的改进,使可控过滤漏斗具有过滤、防外溢、防冲溅和安全可控等优点。
  我还想在可控过滤漏斗中增加一项功能:当瓶中的液体接近灌满后就发声或发光,以此来报警,以提醒人们此时不要再往漏斗中注入液体。
  (指导老师 张金保)
其他文献
古诗文怎样才能记得牢靠,背得准确呢?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理清作品层次法 层次,指文章思想内容所表现的次序。一篇或一段文章总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问题,即包括几段或几层意思,所以首先就要理解文章层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如学《核舟记》第一段有三层意思:①王叔远何许人也?②此人有什么本领?③王叔远赠了“我”什么东西?让学生用课文原话回答上述问题。再如诸葛亮《出师表》,第一段写建议之一,广开言路;第
期刊
基于全空化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对圆盘空化器的空化流动进行了仿真。首先,分析了平头回转体表面的压力分布,所得结果与Rouse和Mc Nown的试验结果符合良好,验证了文中数值
利用高压激波管实验装置测量了化学计量比下的C2H6/H2/O2/Ar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实验的温度范围为900~1 700 K,压力为1.2~16倍标准大气压.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气中C2H6的摩尔分
寒冷的冬季,正是牛、羊等牲畜产仔的季节,此时的农民十分辛苦,要昼夜不停地对母畜进行监护,稍有迟缓幼仔就会被冻死,我的奶奶住在西滩养牛场,我亲眼目睹养殖户死去幼羔时痛心
期刊
为深入了解涡轮动叶内通道在旋转状态下的换热分布以及出口流量变化对通道壁面换热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旋转带肋回转通道的流动特性,揭示了旋转数、出口流量分配比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芬兰坦佩雷市工业区由于常年来一直垃圾堆积如山,因此该地区成为芬兰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近日,坦佩雷市为了加快环境治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在工业区附近的公园内安放了世界上首批“会说话”的垃圾桶。  这种垃圾桶最大的特点是,当人们走到垃圾桶面前,掀起它的盖子,向桶内投放垃圾时,垃圾桶会亲切地向人们说声。谢谢”。据该市环卫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期刊
基于电场促进燃烧的理论,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电极结构对燃烧的影响,利用定容燃烧弹来模拟发动机气缸内的燃烧,在常温常压不同当量比(0.8、1.0和1.2)下通过分别加载3种不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