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域下农村薄弱初中语文有效备课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7228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备课,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教师备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要求先研读“大纲”或“课程标准”,再钻研教材。二是“备学生”,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学情,从而加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预见性等。三是“备教法”,在以上两个前提达到之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抓好这三个环节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农村薄弱初中的语文教师,要切实提高备课的有效性,首先应该科学处理教材。具体而言从可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操作:
  
  一、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切实备好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唯有吃透教材,精心备课,才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备好一节课,应该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农村薄弱初中的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文体,语法,修辞方法等知识体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地展开并融入到所设计教学重点难点中;
  二是所设计的教学重点难点的目标性内容不宜过多,一般各为一个较为适中;
  三是所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目标性内容,要力求简明而扼要,切合教材本身的特点(文体特点),力避含糊不清;四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计,要力求抓住教材与学生实情的契合之处,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唯有如此。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才是真正明确的,才是有利于实施教学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
  
  二、紧贴课标,整合三维目标
  
  农村薄弱初中的语文教师,在设计三维目标时更要科学地处理教材,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郭沫若的《白鹭》时,对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文章的衬托比较的方法。
  2 初步掌握文章采用的粗线条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白鹭的美。
  2 通过合作交流探讨文章的写作手法。
  3 精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世界中的美,善于发现美,歌颂美。
  教学重点:
  1 感受白鹭的美美在何处。
  2,文章所采用的衬托比较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勾勒和大写意的写作手法。
  【评价】该教师较为有效地整合了三维目标,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割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设定,能够有效地关注学情,并能够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从听课的整体感受而言,这堂语文课气氛较为活跃。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互动。这与该教师钻研教材、研究学情、准确设定教学重点难点和三维教学目标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无视学情,让该教师拿着这份教案到农村薄弱初中来上同一节课的话,便很难上出这样的效果,很有可能会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
  三维目标是有机统一的,三者之间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尽管时下普遍认为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必须达成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但教师在具备整合三维目标的意识的同时,却不能为了上所谓“优秀的课”刻意追求三维目标的实现,而要真正地领会到设计三维目标的真谛所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努力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设置问题
  
  “预设”,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承栽形式,应当呈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
  【案例】前不久听了我校一位教师的一节阅读课。她在教学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一文时,在做了充分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代后,让学生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文并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 概括故事梗概。2 课文展示了那几个场面?3 主人公在荒原上面临哪些生死考验?他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4 课文揭示的主题是什么?整节课听下来,感觉气氛相当沉闷,基本上是学生先匆匆思考再匆匆讨论,教师再匆匆归纳。
  【反思】这节课之所以上得不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该教师没有考虑到教材的实际难度,让学生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读这么长的一篇小说,恐怕他们是很难读出个所以然来的。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很好,但是设置这么多的问题,恐怕他们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第三,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还不到位。第四,既然是整体感知,如何让学生读出文章的真意,不能仅仅靠教师的归纳,还得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自己体会出来。
  【建议】首先,加强课前预习指导。其次,精简问题。考虑到学情可以只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主人公在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2)课文揭示的主题是什么?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相关的语句体悟出小说的主题,学习小说的写作手法。
  农村薄弱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科学的处理教材的基础之上,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设置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对他们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除此以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 问题的设置面不能过大,切合面要小。2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要能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3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有必要的引导和点拨。4 问题的设置不能割裂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要能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体悟同文本进行对话,要能够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教师只有把握住有效设置问题,即“预设”这一环节,才能更多地去关注生成,才能在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中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总之,农村薄弱初中的语文教师还应当在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取和安排教学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故障现象:一辆克莱斯勒道奇捷龙汽车,装备波许MARK-Ⅰ型ABS系统.该车正常行驶中只要踩制动踏板ABS指示灯就点亮,随之ABS功能丧失,进入普通制动.断开点火开关后再起动,ABS指示
加强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了课外阅读的顺利完成和显著成效:  1 阅读兴趣不高。由
故障现象:一辆切诺基轿车,车速为90km/h时发抖.故障检查与排除:根据以往经验,首先在外部检查车辆有无明显损坏部件,如横向减振器、前减振器有无泄漏,横拉杆有无变形,球头是否
故障现象: 一辆奥迪100C4 V6轿车,修理之后ABS系统失效.
这是一个时尚风行的年代.今天,最时尚、最令人羡慕的当属"户外一族",他们攀珠峰,走北极,穿越死亡之海,上天入地,不羁的身影成为令人崇拜的偶像.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强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态度教育。同时在高中的各门基础课程中,物理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力学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和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力学教学始终是物理教学中最突出的薄弱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我在近几年试行了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我逐渐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包括:教师理念的转变,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学生的分层教育,师生负担的合理减轻等几个方面,现具体论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