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中的小吃有烧烤、米线、酸辣粉、凉粉等等,李老大凉粉在当地很有名气,草坝街的串串则食客如云。通常这些餐饮在路边的小店里都能找到,相对集中点的地方是商业街、南龛坡、草坝街和江北广场附近的小街。
魏油茶,巴城早餐的一道风景
魏油茶始创于明末清初,300多年来,备受欢迎,一直誉满巴中。魏油茶采用优质糯米,精选调料,制作方法独特,闻着有股清香,吃着爽口,被巴中人民评为“巴中市名特风味小吃”。
要做魏油茶,先得将白米打碎为细粉,放入锅中加清水搅成稀浆糊状,然后加热,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时,加入盐,便可起锅入碗。煮的时间越长,越香醇越粘稠,吃起来越有回味感。若是火候把握不好,就会熬焦、熬糊或者味道不佳,醇香较少。
做馓子时,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馓子新鲜炸出来,吃起来口感最好。将各色配料堆于油茶上,馓子拆成条状以便入口。再根据个人口味加香油、花椒油和辣椒油,味道就各不相同。主要有咸香味和麻辣味的,可以根据各自的口味,进行调配。
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散子,同时加上臊子水,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魏油茶端上桌,掐碎的馓子堆成金碧辉煌的“冒儿头”。用调羹搅拌馓子,各种辅料完全融入油茶中,馓子也裹上米糊。
看着凸凹有致、多味吐芳、脆柔相融、诱人食欲的黄油茶,便可慢慢享用。用勺子拨动油茶,黄豆和花生酥香扑鼻,入人心脾。
细细品味黄油茶中的葱花和榨菜粒,增香不少,胃口大开,食欲猛增。魏油茶集合了米香、豆香、葱香、脆香和咸菜的咸香,秋冬季节可以温暖肠胃,给身体升温;春夏季节可以感受香醇,给味觉弥补回味。
吃串串烧烤,观杜鹃红叶
不论你是初到巴中的过路客,还是久居巴中的老江湖,这些美食当然是不容错过的,如果错过了,那你就不算完整地体验巴中了。
串串是巴中小吃的绝对主打,用干净的竹签将切成小块的食物穿起来,然后在放有各种香料的老汤里煮熟,然后再配上依据自己口味调制的调料小碟里,味道硬是巴适得很。串串在巴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以原草坝街的串串最为出名,那里的串串算是巴中历史最悠久,光顾人次最多的,而且味道最为正宗的。巴中的串串吃起来辣而不燥,酸而不涩,油而不腻,实在爽口得很。
巴中的小吃很多,江北新区广场的天然绿色食品城,菜味原汁,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商业街盐业宾馆对面的“老地方”物美价廉的各种面,尤其属肥肠面最好吃;二中对面小巷里的酸辣粉、冰粉,三小门口有最好吃的凉虾,巴中中学门口的羊肉串,草坝街上靠近原川剧团那头的肥肠粉……这是都是不能错过的。
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个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败。民间还将杀年猪的鲜血与豆腐、糯米加工制成血丸,作待客的风味菜,去巴中值得一尝。
每年5月是巴中南江县光雾山高山杜鹃绽放的季节,漫山遍野杜鹃怒放,娇艳花朵映红山林。光雾山杜鹃以高山野生大杜鹃最为奇特,因为海拔较高,生长缓慢,有些杜鹃树甚至有上千年历史。
树形奇特犹如盆景,花开起来很有气势。特别是香炉山杜鹃盆景堪称一绝,有面积广达3至5亩、约1000多株枝繁花盛的野生大杜鹃。
9月到光雾山赏红叶,这里的红叶有40多个品种,颜色呈梯次变化,以蓝、绿、黄、橙、红为主,是其他红叶观赏区无法相比的。曾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植物专家考察后,把光雾山景区称为“金区”,把光雾山红叶称为“金叶”。光雾山观赏红叶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第一个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个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个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
美食索引:
担担面
“巴中名特小吃”之一,创立于1990年,结合巴中口味的担担面吃起来川味十足,麻辣爽口,所用调料多达十多种,20年来深受顾客青睐。
香菇炖腊肉
香菇炖腊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腊肉和通江香菇为主料,辅以当地名贵山珍精制而成。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烂。
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特产,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通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是银耳的发源地。
鸡丝豆腐脑
鸡丝豆腐脑源于解放初期,由王氏祖传,采用纯黄豆、纯藕米、民间民粉点制而成,属纯绿色食品,质嫩鲜香,咸、甜、麻、辣兼备适中,风味独特。它主要在豆腐脑中加入了鲜嫩的鸡丝,口感清香独特,50年来受到各界好评。
南江核桃
南江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全国五大核桃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李记汤圆
“巴中名特小吃”之一,由祖辈在1926年创制的,解放前就享誉古巴州,解放后,由李家传人再度创新,发扬光大,使李记汤圆久盛不衰。
魏油茶,巴城早餐的一道风景
魏油茶始创于明末清初,300多年来,备受欢迎,一直誉满巴中。魏油茶采用优质糯米,精选调料,制作方法独特,闻着有股清香,吃着爽口,被巴中人民评为“巴中市名特风味小吃”。
要做魏油茶,先得将白米打碎为细粉,放入锅中加清水搅成稀浆糊状,然后加热,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时,加入盐,便可起锅入碗。煮的时间越长,越香醇越粘稠,吃起来越有回味感。若是火候把握不好,就会熬焦、熬糊或者味道不佳,醇香较少。
做馓子时,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馓子新鲜炸出来,吃起来口感最好。将各色配料堆于油茶上,馓子拆成条状以便入口。再根据个人口味加香油、花椒油和辣椒油,味道就各不相同。主要有咸香味和麻辣味的,可以根据各自的口味,进行调配。
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散子,同时加上臊子水,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魏油茶端上桌,掐碎的馓子堆成金碧辉煌的“冒儿头”。用调羹搅拌馓子,各种辅料完全融入油茶中,馓子也裹上米糊。
看着凸凹有致、多味吐芳、脆柔相融、诱人食欲的黄油茶,便可慢慢享用。用勺子拨动油茶,黄豆和花生酥香扑鼻,入人心脾。
细细品味黄油茶中的葱花和榨菜粒,增香不少,胃口大开,食欲猛增。魏油茶集合了米香、豆香、葱香、脆香和咸菜的咸香,秋冬季节可以温暖肠胃,给身体升温;春夏季节可以感受香醇,给味觉弥补回味。
吃串串烧烤,观杜鹃红叶
不论你是初到巴中的过路客,还是久居巴中的老江湖,这些美食当然是不容错过的,如果错过了,那你就不算完整地体验巴中了。
串串是巴中小吃的绝对主打,用干净的竹签将切成小块的食物穿起来,然后在放有各种香料的老汤里煮熟,然后再配上依据自己口味调制的调料小碟里,味道硬是巴适得很。串串在巴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以原草坝街的串串最为出名,那里的串串算是巴中历史最悠久,光顾人次最多的,而且味道最为正宗的。巴中的串串吃起来辣而不燥,酸而不涩,油而不腻,实在爽口得很。
巴中的小吃很多,江北新区广场的天然绿色食品城,菜味原汁,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商业街盐业宾馆对面的“老地方”物美价廉的各种面,尤其属肥肠面最好吃;二中对面小巷里的酸辣粉、冰粉,三小门口有最好吃的凉虾,巴中中学门口的羊肉串,草坝街上靠近原川剧团那头的肥肠粉……这是都是不能错过的。
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家家户户都开始杀年猪,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个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败。民间还将杀年猪的鲜血与豆腐、糯米加工制成血丸,作待客的风味菜,去巴中值得一尝。
每年5月是巴中南江县光雾山高山杜鹃绽放的季节,漫山遍野杜鹃怒放,娇艳花朵映红山林。光雾山杜鹃以高山野生大杜鹃最为奇特,因为海拔较高,生长缓慢,有些杜鹃树甚至有上千年历史。
树形奇特犹如盆景,花开起来很有气势。特别是香炉山杜鹃盆景堪称一绝,有面积广达3至5亩、约1000多株枝繁花盛的野生大杜鹃。
9月到光雾山赏红叶,这里的红叶有40多个品种,颜色呈梯次变化,以蓝、绿、黄、橙、红为主,是其他红叶观赏区无法相比的。曾有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植物专家考察后,把光雾山景区称为“金区”,把光雾山红叶称为“金叶”。光雾山观赏红叶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第一个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个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个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
美食索引:
担担面
“巴中名特小吃”之一,创立于1990年,结合巴中口味的担担面吃起来川味十足,麻辣爽口,所用调料多达十多种,20年来深受顾客青睐。
香菇炖腊肉
香菇炖腊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腊肉和通江香菇为主料,辅以当地名贵山珍精制而成。巴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盐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烂。
通江银耳
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特产,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通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种食用菌的生长,是银耳的发源地。
鸡丝豆腐脑
鸡丝豆腐脑源于解放初期,由王氏祖传,采用纯黄豆、纯藕米、民间民粉点制而成,属纯绿色食品,质嫩鲜香,咸、甜、麻、辣兼备适中,风味独特。它主要在豆腐脑中加入了鲜嫩的鸡丝,口感清香独特,50年来受到各界好评。
南江核桃
南江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全国五大核桃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
通江板桥麻花
通江板桥麻花,是通江县的著名特色小吃,以蜜透滋润为最大特色,糖重油大,给人以浓郁的芳甜感,口感松软蜜甜,油香浓郁。
李记汤圆
“巴中名特小吃”之一,由祖辈在1926年创制的,解放前就享誉古巴州,解放后,由李家传人再度创新,发扬光大,使李记汤圆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