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中暑的防治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暑又称为日射病与热射病,是由于机体遭受外界光或热作用或机体散热不良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体温过高为特征的疾病。在炎热的季节里,猪由于头部受到阳光的直射,引起脑、脑膜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严重障碍的现象,称为日射病。当猪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由于机体产热多而散热少,使热量在体内积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称为热射病。日射病与热射病都因脑及脑膜充血,脑实质受到损害而产生急性病变,体温、呼吸与循环等重要的生命中枢陷于麻痹,病猪常突然倒地,几分钟后死亡。在所有的家畜中猪对高温的耐受性最差,这是由手猪的皮下脂肪较厚,因此中暑是猪的常发病,死亡率比较高。
  1.病因
  本病多发于夏季,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炎热的季节,日光过强,环境温度、湿度过高,猪圈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太大,拥挤,饮水不足,长途运输,日光直射头部,身体肥胖,体质虚弱,被毛粗厚,汗分泌衰竭,心力衰竭等因素造成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中暑的发生。
  2.发病机理
  日射病和热射病二者常常同时发生,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因病因和性质不同,其发病机理也有所区别。
  2.1 日射病:在炎热的季节,当猪的头部持续地受到强烈的日光直射,因日光中的红外线穿透力很强,可透过颅骨作用于脑膜和脑组织,使头部血管扩张,脑及脑膜充血,颅顶灼热,体温急剧上升,意识异常。还因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作用,使脑神经细胞炎性反应和组织蛋白的分解,引起脑脊液增多,颅压增高,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能受到影响,新陈代谢异常,出现自体中毒和心力衰竭,表现呼吸浅表,卧地不起,痉挛抽搐,昏迷。严重的病例如电击般,突然倒地死亡。
  2.2 热射病: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当外界环境温度超过31℃时,辐射、传导和对流散热就不能进行,而只能靠蒸发散热,但是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蒸发散热也变得很困难,从而使机体不能正常散热,导致体内积热,影响体温调节。机体因热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大量出汗,呼吸加快,以此促进热的放散与蒸发,但因产热多,散热少,产热与散热不能保持相对的统一与平衡,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加快,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代谢产物大量积聚,引起机体脱水和酸中毒,出现组织缺氧,碱贮下降,脑脊髓液与体液间的渗透压急剧变化,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心肺代偿机能衰竭,静脉郁血,黏膜发绀,皮肤干燥,无汗,体温下降,最终导致窒息和心脏麻痹现象。
  3.临床症状
  本病的病情发展迅速,病程短促,最短的在2~3小时内死亡,也有的2~3天死亡。
  病初往往呈现某些预兆,如不适感和烦躁感,不平衡的运步,找水喝,欲排尿等,之后很快就表现共济失调,走路摇晃,站立不稳;皮温增高,直肠温度尤高,热射病时可增高2~3℃。心跳和呼吸加快。心音亢进,30分钟至1小时后出现心音分裂或混浊,脉搏小而弱,呼吸深而速,黏膜发绀,濒死前心律不齐,心音低沉(虚脱),静脉萎陷,呼吸浅表无力,肺部可发现湿哕音。由于脑充血,有些病例在初期可呈现短时间的兴奋现象。大多数病例不安,在地上反复挣扎,或全然倒地不起,迅速转为高度抑制。皮肤、角膜、肛门反射消失,腱反射亢进。瞳孔扩张,视力缺乏,最后意识丧失。
  4.病理变化
  脑及脑膜的血管高度充血水肿及广泛出血,脑,脊液增多,肺充血和水肿,膜、心包膜以及肠黏膜都有郁血斑和浆液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在日射病中,还见到紫外线导致组织蛋白的变性和白细胞及皮肤新生上皮的分解。
  5.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发生于夏季,长时间的阳光直射,或环境闷热潮湿,体质虚弱,肥胖者多发病,病情急,病程短,常急性死亡等可确诊。
  6.防治
  6.1 治疗:发病后,立即将病猪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安静,并用冷水泼洒头部及全身,从尾部或耳尖放血。每千克体重用氯丙嗪3毫克,肌肉注射或混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以达到降温效果;用安钠咖5~10毫升;肌肉注射,以达到强心效果;严重脱水者可用5%葡萄糖盐水100~500毫升,静脉或腹腔注射,同时用大量生理盐水灌肠;为防止肺水肿,可每千克体重用地塞米松1~2毫克,静脉注射。中草药甘草、滑石各30克,绿豆水为引,内服,或西瓜1个捣烂,加白糖100克,或淡竹叶30克,甘草45克,水煎,1次灌服。
  6.2 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证充足的饮水。①在猪舍建造上,应该科学化、标准化,周围留足窗户,确保通风良好。②猪舍内存栏生猪不宜过多,密度应合理化,要勤打扫,保持清洁卫生。⑧目前市场上有以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为主要成分的抗应激添加剂可放在饮水中饮用。有条件的亦可定期给猪喂些西瓜、绿豆汤等降温防暑。④猪舍要搭好凉棚,若是恒温猪舍,除了盖好纱网防蚊虫外,还应在猪活动场上方搭建凉棚,如有葡萄、丝瓜、葫芦等藤蔓类植物上架,则防暑效果更好。⑤猪只在运输时,应尽量避免高热天气,不得不在高温季节运输时,应有遮阳设备,注意通风,不要过分拥挤,防止相互挤压。
其他文献
珍珠鸡原严于非洲几内亚。珍珠鸡形似雌孔雀,全身羽毛蓝褐色,上面均匀密布着白色斑点,酷似披着美丽的珍珠衫,故称珍珠鸡或珍珠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极低,具有特殊的滋补功能和很高的药用价值。珍珠鸡具有抗寒耐热、耐粗饲、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性情温和、喜群居、喜欢走动、归巢性好的特性,但飞翔能力不强。珍珠鸡饲养5个月,体重可达2kg以上。6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20-160枚,每枚
8月10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金华友一案开庭审理。金华友,曾任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新华村党委书记。新华村曾是可以与华西村相媲美的明星村。从上个世纪60年代编柳条
该草原产非洲及太平洋岛屿等地区,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已传到我国,现种植规模已逐渐扩大,它集食用、药用、驱蚊杀虫、香化居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于一体,株高30-45厘
清明回乡下老家。相距不到一里的邻村,我一远房表弟刚把自己出生未满月的女儿“出手”,价格是三万,目前正准备用这笔钱翻修房子;我一少时玩伴生了一个女儿后,因病恐不能再生育,正有
从农村出发,组织农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田隙地、沟边壕边栽植桑树,建立桑园,发展养蚕业,摸索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对于开发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桑园规划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经栽植,不易改变。因此,进行木桑园建设及地块选择时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  1.地块可选择荒山荒坡、河堤、林带、房前屋后等闲田隙地。以充分利用土地,发挥生产潜力
一、要有独具一格、人无我有的风味菜。最好的选择菲过于当地的特色产品、比如湖北恩施的河渣、房县的小花茹等。要有这样几道招牌菜,让别人难以模仿,这也是容易创造利润。因为
引起奶牛子宫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感染,助产、输精、剥离胎衣、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均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带入子宫。此外,布氏杆菌病等也可引起此病。    1 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饲养上,产前营养水平不应过高,混合料喂量在 3~4千克,青贮饲料喂量15千克,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产前营养水平应注意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应。在管理上,搞好产房环境卫生,防止感染;产前观察母牛的食欲、精神等状况
《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1日刊登记者专稿说,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人物代表,农民张正祥这些天在网络上很红、很热,很多网民在网上阅读他的故事,留下了“好人”“敬佩”“感动”的感言。   现实生活中,张正祥,依旧在滇池边“巡查”并举报制止破坏滇池西山生态环境的行为。这项没有收入、断人财路,也因此数百次遭受打击报复的“专职工作”,他一干就是32年。   上世纪70年代,一场规模浩大的围海造田工程让滇
溃疡性肠炎是雏鸡、鹌鹑、幼火鸡和野鸟的—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最早发生于鹌鹑,呈地方性流行,故称“鹑病”。以后发现多种禽类也可感染,并以病变特点称为“溃疡性肠炎”。病的特征为突然发生,死亡率高,小肠后段发生出血性肠炎、溃疡和坏死。    1 发病情况    某鸡场饲养的商品蛋鸡1700只,45周龄时个别鸡只出现了死亡,整个鸡群精神较好,采食量无明显下降,看不到明显症状,只有个别鸡只嗉囊充盈,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