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强调形式的表达方法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yy2000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经常用某些句型或某些词汇来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以加强语气或增加感情色彩。我们通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强调结构“It is/was…that/who…”强调句子中除动词外的任何一个成分,如: 主语,宾语,状语等。
  e.g. Mr. Smith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原句)
  It was Mr. Smith that bought a new car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强调主语)
  It was a new car that Mr. Smith bought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强调宾语)
  It was from the factory last year that Mr. Smith bought a new car.(强调状语)
  It was not until he came back that I knew that truth. (强调从句)
  被强调的成分是人时,可以用who取代that;但是强调其他成分时,必须用that。强调结构的特点是:把it is/ was…that…去掉,剩余的成分仍然是完整的句子。强调结构不仅用于肯定句式,还可以用于疑问句式。例如:
  Who was it that you wrote a letter to?
  你到底在给谁写信?
  Where was it that you met that girl?
  你到底在哪里碰见的那位姑娘?
  2.通过使用助动词do及其变化形式(如did ;does)来表示强调,但是do只能加强实义动词的意义,常意为 “的确\一定\确实”,常用于陈述肯定句或祈使句中。例如:
  Do be careful.
  一定要当心啊!
  He does work hard.
  他工作的确很努力。
  Mr. Smith did write a letter to you.
  史密斯先生的确给你写过信。
  3.通过使用名词或介词短语来表示意义上的强调,如the hell,on earth,the devil,in the world,at all 等,这些短语常用作插入语。例如:
  Where the hell have you been to?
  你究竟去哪儿了?
  What on earth is it?
  这到底是什么?
  The teacher is not at all fit for the post.
  那位老师根本不称职。
  Where in the world did you go?你到底去哪儿了?
  4.借用反身代词或不定代词作同位语表示强调。例如:
  We ourselves made out a list of books last night.
  昨晚我们亲自开的书单。
  She herself told me about it.
  她亲自告诉我的。
  The plan itself is very important.
  计划本身很重要。
  Tell them both to leave the room.
  叫他们俩都离开那个房间。
  5.借用形容词own,very,only,right等,或者副词never,ever,even,simply,just,extremely等表示强调。例如:
  It was my own idea.
  这仅仅是我的想法。
  At that very moment he heard to call for help.
  就在那时,他听到有人喊救命。
  They are the only persons fit for the job.
  他们是唯一能做这项工作的人。
  He has never been to Beijing.
  他从未去过北京。
  6.借用同源宾语进行强调,加强语气。例如:
  They are living a happy life.
  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Last night I dreamed a sweet dream.
  昨晚我做了一个好梦。
  The soldier died a hero’s death.
  那位士兵死得光荣。
  7.通过倒装进行强调,表示程度上的强化,常用来强调状语从句。例如:
  Proud as these nobles are, they are afraid to see me.
  尽管这些贵族很傲慢,但是他们很怕见到我。
  Search as I would, I could find no sigh of him.
  尽管我找了,但是没有找到他。
  Cold though it was, I went out for a walk.
  尽管冷,我还是要出去散步。
  Boy as he is, he can tell right from wrong.
  尽管他是个孩子,但是他能分辨是非。
  Child though he was, he did much work for his father.
  尽管他是个孩子,他帮父亲干了不少活。
  8.用whatever,whoever,whichever,however, whenever,wherever等引导名词性从句或让步状语从句来进行强调。例如:
  What we need most is your help.
  我们最需要的是你的帮助。
  Mr. Smith always gives his help to whoever is in need of his help.史密斯先生总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Whenever we could finish the work will be a success.
  无论何时我们完成任务都是成功的。
  Wherever you go, you will hear the same story.
  无论到那儿,你都会听到同一个故事。
其他文献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开启人类心智,提升人类思想,他们用自己的心血谱写了一首首美丽动人的教学之歌……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麻寿光教授在创新教学
【摘要】“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英语报刊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必将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并在学生的学习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报刊阅读 学习动机 词汇容量 阅读技巧 听说读写 风土人情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人类社
他是科学家,也是艺术家。他被美国专营高级人才的猎头公司列为“出类拔萃的投资性聘用人才”;香港媒体称他为“当今国际精英人才市场中不可多得的年富力强的新宠”;中国中央电视
【摘要】为了适应目前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文综测试,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做题能力。而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训练中,很多人却难以突破长期固有的思维定势,缺乏一种创新能力,以至于做题的质量不高,准确度低,效果欠佳。因此,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做题能力,提升答题效果,是我们高考备考复习中必须重视的一个能力问题。本文就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以及具体表现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思维定势 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 单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与贸易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文化交际行为日益频繁,国际上对于跨文化交际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提升。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显著,高职英语教学理应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需求相结合,教学模式也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创新对策  经济与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愈发密切,交际型人才成为新的市场需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对于
高职行业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在思想认识、教学定位、师资队伍、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普遍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它顺应时代潮流,是国富民强之根本。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力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则必须在学科中实施优化教学法。如何实施优化教学法,本人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摘要】曾经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充分说明了培养兴趣在学生学习中是多么的重要。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学生的学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智能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之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环境和气氛。  【关键词】激发 培养 兴趣  兴趣是人们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科技领域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影响力,为中国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或者坚持创新理念,以不懈奋斗的精神坚持科研事业;或者开风气之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