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nem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

方法

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的患者7例。术中测试心房P波振幅和心室起搏阈值、阻抗及R波振幅。术后通过家庭监测或门诊程控的方式获取导线状态参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情况,对心律失常诊断正确性根据腔内心电图进行判断。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A+ICD,成功率100%。无论术中、术后随访测试心房感知、心室起搏感知各参数均在满意范围;能准确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或心房颤动(房颤),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单次发作成功率100%。

结论

A+ICD能长期有效地对心房进行感知,准确进行室速、室上速或房颤的鉴别诊断,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的设计并没有增加除颤失败的风险,可以安全使用。

其他文献
单孔胸腔镜(VATS)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其缓解术后疼痛的具体实效尚不明确。本文从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多年临床单孔VATS操作经验及当代胸外科发展潮流,对单孔VATS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602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55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iR-602的表达量,并分析miR-60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iR-60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结果miR-602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肺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SFRP1、β-caten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FRP1 mRNA和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SFRP1阳性表达率在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分别为38.3%和83.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1(YAP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耐受的关系,以及微小RNA(miRNA,miR)-920在YAP1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YAP1在3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四唑氮化合物(MTS)实验在食管癌细胞株中检测YAP1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流式细胞仪分选食管癌肿瘤干细胞群,结合PC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中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锌指结构基因(RIZ1/RIZ2)表达失衡对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RIZ1及RIZ1+RIZ2 mRNA表达水平,选取前期实验中RIZ1基因表达缺失的食管鳞癌细胞株EC109,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实验组转染pcDNA3.1(+)/RIZ1,对照组转染空真核
目的探讨新疆部分地区各级医院之间及相同级别不同医院之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否存在差距。方法采用查询电子病历及存档病历的方式,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新疆地区35家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筛选,筛选出院诊断为房颤的病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抗凝组、抗栓组、未抗组。结果共入选5 953例房颤患者,年龄(67.9±12.0)岁,男∶女=1.44∶1采用CHA2DS2-VASc血栓栓塞风险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特征,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手术植入左心室导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患者174例,观察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记录其数目及其近端来源,测量其近端(心脏心尖部-中部交界处)管径。结果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来源:前间隔静脉162例、侧前静脉27例、侧静脉69例、侧后静脉101例、左心室后静脉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