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教学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而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地理教学的创新形式。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提升地理教学的水平,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思维方式,而且为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本文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101-01
  引言:
  高中地理的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地理知识点比较分散,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困难,没有头绪。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分散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类统一,为学生找到学习高中地理的好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地理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将分散的地理知识点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内涵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能够将各项的教学目标很好的实现,合理的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象征教育,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形象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完整的学习系统。
  (二)思维导图的特色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思维导图合理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目前越来越多的高中地理教师选择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上,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水平,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顾名思义,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说明思维导图具有很多优势和特色,比如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有趣的形象教学,能够向学生们展示比较生动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学生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式一套完成的知识学习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宏观的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科学设置思考问题,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地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指导学生掌握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知识的架构,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比如,当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这一课时,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提前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和地形、地貌、地质等特点,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教学的特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在预习与检测的环节中自如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维导图的合理运用可以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模式,改变传统的学习陋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融合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的能力,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教学内容的特点帮助学生完成课件的制作,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课件,将自己探究的知识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调动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教师在讲解“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形成”这一内容时,由于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多,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从而更加体现思维导图的应用的实现,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3]。
  (三)利用思维导图改善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利用改善课前预习的效果,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特点,教师可以合理的设计地理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师在讲解大气的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时,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将地理教材中涉及的大气的热力环流这一知识进行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在正式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从而提高地理学习的能力。
  (四)利用思维导图来加深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复习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利用思维导图就能实现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而且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加强学生对学习过的地理知识进行串联,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系,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帮助学生完善学习体系和养成复习的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系统的学习结构体系。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复习非洲地理情况内容时,可以先复习下学过的其它大洲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4]。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纳入到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让给让知识的传递更加直观和形象,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并能构建屬于自己学习的知识架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3.
  [2] 王业超.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3.
  [3] 倪家捷.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07.
  [4] 张磊.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高考(综合版),2015,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75-02  思品课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无论是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还是对思想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学生思想交流有利于通融思想情感,能使师生关系密切,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熟悉和亲近教师,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奠定基础;  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检验
摘 要:通过对一道综合几何题的解题教学过程的剖析,找寻最自然的解法,最本真的思维方式,形成通过追求自然解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探究解法生成,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找寻丰富解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数学品格,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解题教学;自然解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79-03
摘 要: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面对新课程,如何将现实生活搬进课堂,多媒体给数学情境插上了放飞的翅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探究的机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难点,理解了复杂的数量关系。  关键词:情境;探究;合作;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6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83-01  小学英语在农村开始开课已经十五年了,从最初的毫无经验到现在上的很精彩,我们小学教师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现在谈谈小学英语的作业实施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英语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
摘 要:泰勒公式是高等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泰勒展式的应用更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泰勒展式的应用主要是将一些复杂函数近似地表示为简单的多项式函数,这种化繁为简的功能,使它成为分析和研究其他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与方法。  关键词:泰勒展式;初等函数;应用;近似计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86-11  本文主要研究泰勒展式在高等数学问
摘 要: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通过“圆桌会议”的合作交流方式,学生和老师之间像朋友一样讨论、交流,让每个孩子充分得到尊重,提高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包容意识和上进意识,增强班级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圆桌会议”上制定班规,“圆桌会议”上“变废为宝”,教师用亲切的态度去和学生和谐对话,鼓励、表扬、理解和帮助他们,从而让优等生变得更加上进,性格内向的同学变得开朗,纪律散漫的同学变得严谨,让每个孩子在良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问题、理解物理内涵的重要手段。然而,物理实验的可视性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尤其重要。本论文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增强了实验现象的可视性,降低了相应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  关键词:物理; 实验; 可视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4-0099-02 
在社会变革中,学校遭遇了一系列新问题。有的问题是由于社会的变化产生的,有的问题是由于教育政策的转变产生的。学校能否适应新的变化,在适应这种变化中又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学校应如何应对与变革?  新问题,老根源  2014年底,广州市多名家长向媒体反映:广州市海珠区奥通小学由于超额招生,导致该校136名低年级学生由于没有学籍而被分流,下学期很可能要离开在广州的父母,回到户口所在地才能继续上学。该校校长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