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语文“大”起来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u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学生读书兴趣不高、作文无话可说、语言表达贫乏。究其原因,还是老师把语文教“小”了,小到让学生以为语文就是一个学科、一本教材、一堂课、一张试卷。语言文字原本是从生产生活中产生,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锤炼;它的趣味与意义,皆源于活色生香的生活,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语文素养的培养,若脱离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与体验,为文字而文字、为文章而文章,语文自然就“小”了,难谈素养。
  要想让语文“大”起来,就得把语文的触角从教材、课堂、作文、考试这些被动、功利、单一的语文学习中,拓展延伸到基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思考与体验中来。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帮助语文教学摆脱学科的“小”,让语文“大”起来。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语文素养则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和实施方式跨学科、重体验的特征,来服务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值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探究的课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可让语文阅读“大”起来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大量阅读作为基础的所谓语文学习成绩,真的仅仅只是考试的分数而已。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或功利性阅读是普遍现象,靠教师逼着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难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唤起或激发学生主动阅读,是一个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功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基于语文学科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故事。有些单独成课文,有些出现在其他课文中。神话作为中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作品类型,既承载了人类智慧与想象力,也充满了趣味。但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自己去找神话故事书来读,甚至指定学生读哪些神话故事书,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被动的学习任务,很难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而如果采用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来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神话故事则不然。
  例如,教师组织开展一次《谁是最“厉害”的神?》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好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以一定时间为限,要求每个学生从神话故事书中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最厉害的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结论,再进行全班交流展示与PK。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搜寻到的书籍会更多,学生为了推出自己的“神”,在阅读过程中会更仔细。
  这种以主题活动激趣的方式来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尝试,已经被一些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用:为了推动学生主动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名著,有教师推出《关公战秦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三国演义》《水浒传》及传统章回小说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对人物的关注与分析更加主动与深入,也带给教师意外惊喜。
  二、综合实践活动可让语言积累“大”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实践和体验为主要学习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及表达,必然远多于常规课堂教学,这种形式本身就有助于个人语言的运用与积累,而借助主题活动,更可系统性强化这种语文素养的培养。
  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开展过一次名为《会说话的墙》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或节日,以拍照、绘画或抄写的方式,把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墙上的文字找出来,告诉大家,墙说了什么?结果是令人欣喜的,学生们找到了:门柱会说话(对联)、鸡猪圈会说话(六畜兴旺)、院墙会说话(标语)、店铺会说话(广告),还有涂鸦、还有错别字……这,才是源于生活的语言积累。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语文,是在积累语言,是在运用语言,只是兴高采烈地去做一件他们喜欢的事。
  脱离了生活的语言文字是死的,只有表达和应用才能赋予其生命力。而表达与应用绝不是组个词、造个句、寫篇命题作文可以涵盖的。只有打破了考试应用的条条框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积累,才会真正大起来。
  三、综合实践活动可让学习方式“大”起来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终极目标,是起点也是终点。但语文老师应该意识到,听说读写起于课堂,必须终于生活,而不是终于考试。要想让听说读写终于生活,就得把这个学习过程拓展到生活中去、融化到生活中去。
  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诗海拾贝》,如果只是用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来指导学生开展这个活动,百度估计将再次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它会把你领到一个堆满诗歌贝壳的沙滩上让你随意去捡,这样的拾贝方式,诗又怎么能化入学生生命中?可如果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诗海拾贝,就大不一样了:给自己喜欢的诗配画,给自己喜欢的画配诗,为自己喜欢的诗人制作一份报甚至一本书,大家一起来写诗,用诗装点生活,模拟诗词大会,寻找生活中的诗,民歌民谣儿童诗……这样的实践与体验,可以把诗化进学生的生命体验之中,变成他们表达与想象的一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还有很多,就算不去刻意结合,它也能为语文学习所用:参与一次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劳动体验,这让他们在作文时有话可说——很多时候学生作文的干巴乏味,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同样单调乏味。
  从学习方式到思维方式,从学科素养到综合素养,没有一个学科像语文学科这样具有跨学科性。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养不只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素养,而是一个人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它渗透在所有学科,这大概也是人们常说的大语文之“大”吧?那么,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打破学科边界的课程,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大”,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阳新县富川中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寻求理想的麻醉方式用于临床推广使用。方法以该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行股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进展时期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病人,将其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同进展时间随机分为动脉内膜正常组、动脉内膜
当前,语文教学正在经历着从"阅读本位"的"吸收实用型"到"言语表现本位"的"发展创造型"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的言语表现,本着成全人、丰盈人、实现人的目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护理干预组60例,常规组60例,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控制空腹血糖良好50例(83.33%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高效方法。方法从该院2009年9月—2011年6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中选取12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其中60例给予补液、抗感染、纠酸扩容、复温、补充血浆
今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的起始年级统一使用部编语文教材。部编教材在体系建构、编写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区别。比如:阅读教学按课型分为教读、自读两类;写作教学强调系统性,具体的单元指导都由导写短文和写作实践两部分构成;注重读写结合,等等。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对于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教材编写得更科学、严谨,部编本在全国正式使用
所谓“四能”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围绕“问题意识”提出来的,特别是前两种能力,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四能”,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并践行的事。下面笔者就自己教学上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给一个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  教学过程中教師需要创设有意义的情境,驱动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来源与发展
动手操作是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学阶段,动手操作能简化学生对深奥知识的理解与探索,便于学生掌握和记忆抽象的数学公式、概念、法则和定理。  动手操作 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生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索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多动手,亲身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16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患者出现并发症或是因为其他原因需要住院治疗之外,大部分患者在社区门诊进行长期治疗,医护人员对社区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