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自律自治班集体的三条措施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班级,从松散的群体,到有组织的班集体,进而成为奋斗目标明确、成熟的优秀班集体,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阵地和摇篮,要经过班主任及全班同学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怎么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摸清班情
  
  从多方面调查了解学生是顺利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每当新接一个班,我都是先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查阅各种书面材料,了解每个学生的概况,然后精心编制《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学生个性调查表》、《学生学习方法调查表》、《学生一日时间安排调查表》、《学生学习方法调查表》、《学生兴趣调查表》等系列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摸底,深入具体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活动能力、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特别详细地了解差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环境、交往朋友及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如《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认识填写真实想法。我从“对父母的要求”、“对入团的看法”、“对担任班干部的看法”、“对大公无私的看法”、“对社会不正之风的看法”等栏目的答卷中找到了学生的思想动向:从“课余爱好”、“目前最关心的”、“目前最苦恼的”、“目前最需要的”、“知心朋友”、“心中榜样”、“人生理想”等栏目反馈的信息中。弄清学生各种精神需求的总体情况和个人觉悟程度;根据“影响最大的人”、“最谈得来的人”、“你最愿意同桌的人”等栏目,画出全班的人际关系图。了解班级的“头面人物”,掌握班级的非正式群体。
  此外,我还印发了《学生个性调查表》、《学生品德考核表》、《学生在校表现评估表》、《考试总结表》、《历次考试成绩比较表》等系列调查问卷,要学生定期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总结、自我激励。
  
  二、管理自主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依靠全班同学的努力,特别是依靠学生干部来参与管理。
  因此我改革了班委制度。班长的产生,可以“毛遂自荐”,也可以由他人推荐,然后由自荐和被推荐者发表“施政演说”。演说后,由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确定,最后由班长在两天内组成“内阁”——班委。规定班长不得连任,班委委员连任不超过两届。任满两月,班长代表本届班委做书面、口头汇报,分析工作得失及原因。为下届班委提供借鉴。班主任及全班同学根据班级纪律、文体卫生、班会活动、师生关系、黑板报等工作情况。对他们进行全面考核、评议打分,将结论记入学生档案。卸任班长作为下届班委顾问。一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全班同学根据历届班委的“政绩”,评出“最佳班长”和“最佳委员”。初三学年,由“最佳班长”、“最佳委员”组成“最佳班委”不再轮换。一般每次更新干部队伍,我总先及时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全班同学都认识到实行“双月班长制”的目的、意义,尽力把我的想法,变成学生自觉的愿望,而不是由我一人決定,强加于大家。“组阁”中。我还指导班长注意新老干部的搭配;要根据班干部的健康情况和学习成绩,或委之以重任,或减轻其工作,或免去工作。
  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担任干部,实现了管理自主。
  
  三、定期评价
  
  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还需要设法激励每个同学奋发进取的精神。长期以来,我一直在自己所带的班里开展“班级最佳”的评选行动,期中初评,期终总评。学期结束,我将《民主投票单》印发给学生,全班民主评议推选出“最佳班长”、“最佳委员”、“最佳演讲”、“最佳美术”、“最佳组长”、“最佳课代表”、“最佳团员”、“最佳书法”、“最佳卫生”、“最佳文娱”、“最佳体育”等等。在这个班集体中,只要你肯努力,荣誉的花环随时和你相伴,维护你的自尊自信,伴你上进。
  同时,我在班里还建立了《班志》:收录每学期任课教师名单、每届班委和团委名单、“家长协会”领导名单、“班级最佳”名单、“最佳班委”名单、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期中期末及重大考试成绩优秀者、单科成绩优胜者、成绩进步显著者、出勤全勤者、运动会、文艺会演、各科竞赛和其他活动获奖者等等。毕业时,《班志》印入毕业纪念册,发给每个学生,使美好的中学生活永远留在大家的记忆中。这样,《班志》就成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力武器。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案例教学法率先于20世纪20年代为美国哈佛商学院所提倡,此后被广泛运用。其作为现代教学方法的一种,与传统教育区别甚大。它将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工作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使其在课堂中情境再现,使学生在这类活动中独立思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达到重视双向交流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幼师英语教学;意义;应用  案例教学在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常见。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
摘 要:“互联网+”促进数学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态势和学习场域方面深度融合,并引领其在教育生态、教学常态和学习姿态上创新发展,以保护儿童个性,凸显数学本质,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互联网+;数学教育;融合;创新  一、“互联网+”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1.构建传统与现代共融的课程体系。农业社会精耕细作的质量意识,工业时代扎实高效的效率崇拜,信息化背景下多元灵动的生态追求,都巧妙地融入数学课程体
我校(江苏省赣榆县青口盐场学校)是一所有着特殊地域条件的学校。它地处江苏八大盐场之一一青口盐场场部,原隶属于江苏盐业公司,2003年移交地方管理。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实践新课改理念。以下几个方面。是近年来我校的教改实践。  一、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盐场学校地处黄海之滨,地域广阔,这里自古有“善山、海、鱼、盐之利”之说,盐业文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