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年到,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虎:虎为兽中之王的形象、虎如何成为属相?虎的民俗文化、虎年来自虎的祝福,等等。在虎年到来之际,聊聊虎,权作送您一份祝福……
虎是怎样成为属相的
据传说,原始的十二生肖中并没有老虎,而是狮子。那么,虎又是怎样取代狮子而成为属相的呢?那是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根据老虎和狮子的表现而作出的决定。
从前,虎在地上仅仅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动物,但它善于学习,拜猫为师,学得了抓、扑、咬等高超武艺,成为了雄霸山林的勇士。玉帝听说后,便传旨命老虎上天,担任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谁知,山林中的野兽见大王不在,便无法无天起来,尤其狮子、熊等更是胡作非为,不断给人间造成灾难。土地神发现后,立即禀报天庭,并请求玉皇大帝派老虎重返地上,以镇管百兽。
玉帝同意了土地神的请求。同时因狮子凶恶残暴,名声太坏,玉帝还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由老虎接替之。
虎成为了属相,在十二生肖中排位第三,在一天十二时辰中为“寅时”,即为清晨3~5时。据古书载,这个时候,虎最活跃、最凶猛,因此,寅时与虎搭配。
自然界中的虎
虎,又称老虎,为猫科,豹属。虎在猫科动物中是个头最大的,体重最重者可达250公斤以上。虎在亚洲分布较广,从寒冷地区到热带丛林,它都可以栖息生存。虎的脑门上,有汉字“王”或“大”的字样,更显得雄壮、威武。老虎各有各的领地。雌虎生了幼虎后独自喂养,当幼虎长大后,便离开妈妈,雄虎外出远走去开辟自己的新领地,雌虎则在母亲附近占领一块地盘。每只虎占领一块地盘后,将狼、豹等所有大型食肉动物赶走,可谓“占山为王”。虎主要猎食大中型食草动物,有时也猎食其他食肉动物,在其所在的豹属动物的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
虎在3—6岁开始繁殖,每胎产2~5崽。迄今寿命最长的野生虎约为15岁半,人工饲养的最长寿命记录为28岁。
虎,在传统上被分为8个亚种,然而,目前世界上仅存5个亚种,分别为:
——东北虎,生活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畏寒冷,毛色浅黄,且毛厚,其皮毛最为珍贵。它的体型在老虎的8个亚种中最为高大,体重最重。雄性体长可超过2米,体重在180公斤~215公斤,野生东北虎最大个体的体重记录为384公斤,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丛林之王”。人工饲养的雄虎体重吉尼斯记录为465公斤。不过后来还有超过这个数据的报告。野生东北虎的数量随人类活动的增加而不断减少。据统计,目前只有500只左右。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历史上分布比较广,从山东半岛,到岭南广大地区,均有它的活动踪迹。所以,华南虎与人接触比较多,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说的都是华南虎。华南虎体型不大,雄虎平均体重150公斤,最大的测量记录190公斤。据记载,1994年射杀了一只华南虎之后,就再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华南虎种群的存在,直到10年前,在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才又发现华南虎的踪迹,但数量很少。目前,我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总共约有70只,皆繁衍自上世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
——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和中国等地,有3000~4600只。雄性孟加拉虎平均体重可达190公斤以上,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种虎,身长体重可排在东北虎之后,为第二大老虎。据资料记载,孟加拉虎还有两个变种:一个是黑色变种,极为稀少;另一个是白虎变种。据记载,有人捕获了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人工饲养育种成功,繁育出一些白虎,到目前已达200多只,分别饲养在全世界各个动物园里。孟加拉虎还有一个变种叫雪虎,全身雪白,条纹颜色浅,目前总共才仅有几十只。
——东南亚虎,又叫印支虎,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一带。东南亚虎的体型较小,身长约有1.8米。据考察统计,目前现存的野生东南亚虎约为1227~1785只。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还生活着60只左右。
——苏门答腊虎,由于它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而得名。它是现存老虎亚种中体型最小的,其体重仅为东北虎的一半左右。从上世纪90年代发现野生苏门答腊虎的踪迹外,至今没有再发现过苏门答腊虎,现有的400多只苏门答腊虎,均生活在各个动物园中。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再加上人为猎杀,虎遭到了严重浩劫,由原来的8个亚种,目前只存有以上介绍的5个亚种。这5个亚种的生存数量也急剧下降。50年前统计时,总数约为6万只,其中我国拥有2万只。目前,全世界野生虎总数只有7000只左右,其中我国拥有的3个亚种的野生虎数量都已很少,东北虎约12~20只,华南虎约20只,孟加拉虎约30~40只。从野外生存的情况分析,专家们认为处境最危险的是华南虎,它们很可能成为继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之后灭绝的第四个虎亚种。
不过,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虎的保护,上世纪50年代末发布了保护虎的规定,到上世纪80年代末将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加保护,上世纪90年代又发出了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虽然每年因停止生产并禁止出售含有犀牛角和虎骨的中成药而蒙受2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政府保护虎的决心不动摇。同时,我国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在一些动物园进行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圈养繁殖。黑龙江省猫科动物繁殖中心经过10多年的积极努力,人工繁殖的东北虎已有70多只。华南虎在全国动物园中虽然共有70只左右,但由于亲近繁殖严重,发展前途最为堪忧。
虎与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有的把虎当成吉祥的象征,有的作为保护神信奉,总之,在民间有一种“崇虎”的文化意识,已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生活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都户村的土族至今流传着“跳於菟”的习俗。於菟,系古汉语,意为老虎。古羌部族“崇虎”,以虎为图腾,认为老虎可以驱魔逐疫。由于同仁县都户村的土族在历史上与古羌部族有直接渊源关系,他们就将古羌部族的虎图腾民俗继承和保留下来。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都要进行“跳於菟”,即有人扮作老虎,到村里的各家进行驱邪、逐疫活动,并预示着给人们带来新一年的吉祥和平安。将“跳於菟”定于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族祖上相传这一日为“黑日”,是一切妖魔鬼怪兴风作浪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在这一天借助诸神之力由“老虎”到各家驱鬼逐邪。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土族“跳於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虎民俗文化中,有些地方将虎作为吉祥物送给孩子,祝孩子茁壮成长。比如陕西,当小孩过满月时,舅舅家要送一只用黄布做的老虎,以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但在送来时,还有一些讲究,那就是在进大门时,一定要折掉一节虎尾,并要扔在门外,以希 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在山西各地,当小孩过生日时,舅舅家要送孩子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除当枕头外,还可当玩具,更重要的是表示祝福,祝愿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挂老虎馍”是陕西华县一带流行的婚姻风俗。在迎娶新娘之前,新郎的舅舅家要送来一对蒸好并拴着红绳的老虎馍。当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新娘的脖子上,进门之后取下老虎馍,新郎与新娘分食。十分有意思的是,蒸老虎馍还要有雄雌之分,雄虎馍的头上要有一个“王”字,寓意为新郎要当家为王:雌虎馍的头上有一对飞鸟,其寓意是妻随夫飞。两个老虎馍的脖子前均有一只小老虎,含意是祝愿一对新人早得贵子。
从前,大夫行医采药时一般要手持一个像铜环的铃铛,被称为“虎撑”或“虎衔”。这是大夫们的护身符。据传说,药王孙思邈在一次进山采药时,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路,惊恐中,他却发现蹲在那儿张开着大嘴的老虎似乎向他乞求什么,药王见此由惊恐变为震惊,他试探着轻轻地向老虎靠近,终于看到有骨头扎进了老虎的咽喉。药王要给它取出骨头,但又怕老虎一疼痛而突然闭嘴,那肯定会将胳膊咬断。这时,药王看到他挑药用的扁担上的那个铜环,灵机一动,便有了办法。即用铜环撑住老虎的大口,取骨头的手从铜环中穿过,伸入老虎的血盆大口,利落地将骨头拔出,又迅速地为伤口抹上了药膏。就这样,药王救了老虎一命,老虎点头向药王致谢。往后,铜环被改造为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再后来,渐渐成了大夫们的护身符,外出采药行医时都会带上它。
古代对虎的形象的崇拜还体现在军事上,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于调兵遣将的兵符刻上一只老虎,称之为虎符。在陕西博物馆中就藏有一枚虎符,高4厘米,上面刻的一只老虎作急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说明调兵的对象和范围。据考这枚制作精巧的虎符,显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制作的。那时,中央将虎符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作为调兵凭证。虎符分为两半,发下去的是左半,右半存于朝廷。而且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用一个兵符绝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因为虎符的两半勘合验真,才可生效。
虎虎的祝福
虎年,虎虎送您虎虎的祝福,祝您在挑战中虎虎生威,在登攀中如虎添翼,在每一天生龙活虎!
虎年虎虎送吉祥,虎脚为您开创幸福路,虎尾为您扫掉忧与愁,虎耳为您听来好运气,虎背为您背来丰硕果,虎虎伴您行,快乐平安紧相随!
虎年大吉,虎气冲天!身体健壮像老虎,事业兴旺像猛虎,虎年虎虎虎!
虎是怎样成为属相的
据传说,原始的十二生肖中并没有老虎,而是狮子。那么,虎又是怎样取代狮子而成为属相的呢?那是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根据老虎和狮子的表现而作出的决定。
从前,虎在地上仅仅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动物,但它善于学习,拜猫为师,学得了抓、扑、咬等高超武艺,成为了雄霸山林的勇士。玉帝听说后,便传旨命老虎上天,担任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谁知,山林中的野兽见大王不在,便无法无天起来,尤其狮子、熊等更是胡作非为,不断给人间造成灾难。土地神发现后,立即禀报天庭,并请求玉皇大帝派老虎重返地上,以镇管百兽。
玉帝同意了土地神的请求。同时因狮子凶恶残暴,名声太坏,玉帝还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由老虎接替之。
虎成为了属相,在十二生肖中排位第三,在一天十二时辰中为“寅时”,即为清晨3~5时。据古书载,这个时候,虎最活跃、最凶猛,因此,寅时与虎搭配。
自然界中的虎
虎,又称老虎,为猫科,豹属。虎在猫科动物中是个头最大的,体重最重者可达250公斤以上。虎在亚洲分布较广,从寒冷地区到热带丛林,它都可以栖息生存。虎的脑门上,有汉字“王”或“大”的字样,更显得雄壮、威武。老虎各有各的领地。雌虎生了幼虎后独自喂养,当幼虎长大后,便离开妈妈,雄虎外出远走去开辟自己的新领地,雌虎则在母亲附近占领一块地盘。每只虎占领一块地盘后,将狼、豹等所有大型食肉动物赶走,可谓“占山为王”。虎主要猎食大中型食草动物,有时也猎食其他食肉动物,在其所在的豹属动物的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
虎在3—6岁开始繁殖,每胎产2~5崽。迄今寿命最长的野生虎约为15岁半,人工饲养的最长寿命记录为28岁。
虎,在传统上被分为8个亚种,然而,目前世界上仅存5个亚种,分别为:
——东北虎,生活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不畏寒冷,毛色浅黄,且毛厚,其皮毛最为珍贵。它的体型在老虎的8个亚种中最为高大,体重最重。雄性体长可超过2米,体重在180公斤~215公斤,野生东北虎最大个体的体重记录为384公斤,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丛林之王”。人工饲养的雄虎体重吉尼斯记录为465公斤。不过后来还有超过这个数据的报告。野生东北虎的数量随人类活动的增加而不断减少。据统计,目前只有500只左右。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品种,历史上分布比较广,从山东半岛,到岭南广大地区,均有它的活动踪迹。所以,华南虎与人接触比较多,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虎人斗争的故事,说的都是华南虎。华南虎体型不大,雄虎平均体重150公斤,最大的测量记录190公斤。据记载,1994年射杀了一只华南虎之后,就再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野生华南虎种群的存在,直到10年前,在江西、湖南、福建和贵州才又发现华南虎的踪迹,但数量很少。目前,我国各地动物园中饲养的华南虎,总共约有70只,皆繁衍自上世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
——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和中国等地,有3000~4600只。雄性孟加拉虎平均体重可达190公斤以上,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种虎,身长体重可排在东北虎之后,为第二大老虎。据资料记载,孟加拉虎还有两个变种:一个是黑色变种,极为稀少;另一个是白虎变种。据记载,有人捕获了一只野生孟加拉白虎,人工饲养育种成功,繁育出一些白虎,到目前已达200多只,分别饲养在全世界各个动物园里。孟加拉虎还有一个变种叫雪虎,全身雪白,条纹颜色浅,目前总共才仅有几十只。
——东南亚虎,又叫印支虎,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半岛一带。东南亚虎的体型较小,身长约有1.8米。据考察统计,目前现存的野生东南亚虎约为1227~1785只。在亚洲和美洲的动物园中还生活着60只左右。
——苏门答腊虎,由于它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而得名。它是现存老虎亚种中体型最小的,其体重仅为东北虎的一半左右。从上世纪90年代发现野生苏门答腊虎的踪迹外,至今没有再发现过苏门答腊虎,现有的400多只苏门答腊虎,均生活在各个动物园中。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虎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再加上人为猎杀,虎遭到了严重浩劫,由原来的8个亚种,目前只存有以上介绍的5个亚种。这5个亚种的生存数量也急剧下降。50年前统计时,总数约为6万只,其中我国拥有2万只。目前,全世界野生虎总数只有7000只左右,其中我国拥有的3个亚种的野生虎数量都已很少,东北虎约12~20只,华南虎约20只,孟加拉虎约30~40只。从野外生存的情况分析,专家们认为处境最危险的是华南虎,它们很可能成为继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之后灭绝的第四个虎亚种。
不过,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对虎的保护,上世纪50年代末发布了保护虎的规定,到上世纪80年代末将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加保护,上世纪90年代又发出了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虽然每年因停止生产并禁止出售含有犀牛角和虎骨的中成药而蒙受20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但政府保护虎的决心不动摇。同时,我国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在一些动物园进行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圈养繁殖。黑龙江省猫科动物繁殖中心经过10多年的积极努力,人工繁殖的东北虎已有70多只。华南虎在全国动物园中虽然共有70只左右,但由于亲近繁殖严重,发展前途最为堪忧。
虎与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有的把虎当成吉祥的象征,有的作为保护神信奉,总之,在民间有一种“崇虎”的文化意识,已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生活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都户村的土族至今流传着“跳於菟”的习俗。於菟,系古汉语,意为老虎。古羌部族“崇虎”,以虎为图腾,认为老虎可以驱魔逐疫。由于同仁县都户村的土族在历史上与古羌部族有直接渊源关系,他们就将古羌部族的虎图腾民俗继承和保留下来。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都要进行“跳於菟”,即有人扮作老虎,到村里的各家进行驱邪、逐疫活动,并预示着给人们带来新一年的吉祥和平安。将“跳於菟”定于农历十一月二十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族祖上相传这一日为“黑日”,是一切妖魔鬼怪兴风作浪的日子,所以一定要在这一天借助诸神之力由“老虎”到各家驱鬼逐邪。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土族“跳於菟”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虎民俗文化中,有些地方将虎作为吉祥物送给孩子,祝孩子茁壮成长。比如陕西,当小孩过满月时,舅舅家要送一只用黄布做的老虎,以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但在送来时,还有一些讲究,那就是在进大门时,一定要折掉一节虎尾,并要扔在门外,以希 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在山西各地,当小孩过生日时,舅舅家要送孩子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除当枕头外,还可当玩具,更重要的是表示祝福,祝愿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挂老虎馍”是陕西华县一带流行的婚姻风俗。在迎娶新娘之前,新郎的舅舅家要送来一对蒸好并拴着红绳的老虎馍。当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新娘的脖子上,进门之后取下老虎馍,新郎与新娘分食。十分有意思的是,蒸老虎馍还要有雄雌之分,雄虎馍的头上要有一个“王”字,寓意为新郎要当家为王:雌虎馍的头上有一对飞鸟,其寓意是妻随夫飞。两个老虎馍的脖子前均有一只小老虎,含意是祝愿一对新人早得贵子。
从前,大夫行医采药时一般要手持一个像铜环的铃铛,被称为“虎撑”或“虎衔”。这是大夫们的护身符。据传说,药王孙思邈在一次进山采药时,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路,惊恐中,他却发现蹲在那儿张开着大嘴的老虎似乎向他乞求什么,药王见此由惊恐变为震惊,他试探着轻轻地向老虎靠近,终于看到有骨头扎进了老虎的咽喉。药王要给它取出骨头,但又怕老虎一疼痛而突然闭嘴,那肯定会将胳膊咬断。这时,药王看到他挑药用的扁担上的那个铜环,灵机一动,便有了办法。即用铜环撑住老虎的大口,取骨头的手从铜环中穿过,伸入老虎的血盆大口,利落地将骨头拔出,又迅速地为伤口抹上了药膏。就这样,药王救了老虎一命,老虎点头向药王致谢。往后,铜环被改造为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再后来,渐渐成了大夫们的护身符,外出采药行医时都会带上它。
古代对虎的形象的崇拜还体现在军事上,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于调兵遣将的兵符刻上一只老虎,称之为虎符。在陕西博物馆中就藏有一枚虎符,高4厘米,上面刻的一只老虎作急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说明调兵的对象和范围。据考这枚制作精巧的虎符,显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制作的。那时,中央将虎符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作为调兵凭证。虎符分为两半,发下去的是左半,右半存于朝廷。而且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用一个兵符绝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因为虎符的两半勘合验真,才可生效。
虎虎的祝福
虎年,虎虎送您虎虎的祝福,祝您在挑战中虎虎生威,在登攀中如虎添翼,在每一天生龙活虎!
虎年虎虎送吉祥,虎脚为您开创幸福路,虎尾为您扫掉忧与愁,虎耳为您听来好运气,虎背为您背来丰硕果,虎虎伴您行,快乐平安紧相随!
虎年大吉,虎气冲天!身体健壮像老虎,事业兴旺像猛虎,虎年虎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