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三写”,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要引导学生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写迁移,引导学生做到“三读三写”,以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精读名篇课文,写模仿作文
  
  精读就是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钻研,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文段的透彻理解,来全面读懂文本的一种阅读方式。精读,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再深入到字、词、句、篇等微观领域去,弄清作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其次要领略文章的写作技巧;再次要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精读就是学习的过程,为下一步的模仿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模仿写作即是模仿范例进行写作。在教学中,要抓住课文的写作技巧加以分析,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仿写的关键是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张冠李戴。多年的实践表明,“由仿到作”的做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写作入门,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几点:1.作者凭借细致的观察,抓住富有特征的春景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2.作者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反复、引用等,把春天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课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蕉岭新八景之一“镇山荟萃”。这样,他们写起来困难就小多了,积极而愉快地完成了这次练笔。下面是刘小惠同学的仿写片段:
  “春风和春雨并肩来到了镇山公园,枯萎的小草儿在春风的吹拂、春雨的滋润下,绿得逼你的眼。春雨有节奏地下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草地上的孩子们正高兴地欢呼打闹着,张开双手,任雨滴打在自己的脸上;停车场边的亭子里,一位老爷爷拉起了二胡,用悠扬的琴声欢迎春雨的到来;小池里的鱼儿一边跳跃,一边摇着尾巴,好像在说:“你好呀,春天姑娘!”脚下的泥土软绵绵的,散发出泥土的清香。春雨轻轻地滴在我的手心,使我感受到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小惠同学在该文中仿照《春》的写法,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镇山公园富有特征的春景——春雨,文笔优美。
  再如,学习《三峡》一课,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我便要求学生仿写此文,写长潭风景。由于大家对长潭风景区非常熟悉,写起来也容易上手。林诗宗同学在《畅游长潭风景区》一文中这样描绘道:
  “在长潭湖水上泛舟漫游,两岸青山,巍峨参差,林木茂密,千姿百态,景色秀丽。这里一川绿水,碧波荡漾,景似漓江,形像巫峡。站在船头,放眼碧波,景致迷人的长潭风光尽收你的眼底……”
  诗宗同学仿照《三峡》写的此文,抓住了长潭的主要景物——青山、绿水进行认真的描绘,把长潭景区优美的山水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以名篇课文作为范例,在阅读中写模仿作文”,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学生作文的语言就会灵动起来,学生作文的构思就会巧妙起来,学生作文的思路就会开阔起来。
  
  二、研读课外读物,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图书室阅读图书、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例如,授完《空城记》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并写一篇读后感。因为刚学完《空城记》,学生们想读三国的欲望很强烈,写作热情非常高涨。下面是张彦同学在《三国演义》读后感中的片段:
  “书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我强烈的震撼,有诡诈的曹操、谦逊的刘备、谨慎的孔明、心胸狭窄的周瑜……故事中的吕布和颜良有勇无谋。吕布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可是在白门楼由于不听手下人的劝告,而被曹操所杀。颜良因没有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结果被义气的关羽所杀害了。……
  性格决定成败。战胜自我,需要经历苦难。战胜自我,需要克服惰性,改正自己的缺点。人孰无过,改正自己缺点,才是最重要的。……”
  再如,曾彩乔同学在《评<三国演义>人物——孔明》中这样写道:
  “谈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孔明,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个神机妙算、聪慧过人的人。而我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认为诸葛亮是光说不做假把式的人,又何尝说得上神机妙算、智慧超群呢?为何?且听我慢慢道来。
  谈起孔明,我们就从三顾茅庐开始说起吧!世间有一龙一凤,只要能得到其中一人便可得到天下,但刘备分明已拥有一龙——“卧龙先生”孔明,而后又获得一凤——“凤雏先生”庞统,却仍未夺得天下,最终“三分”归晋。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周瑜的智慧丝毫不比孔明逊色……”
  或许以上两个学生对三国人物的评价不是很成熟,但学生们在认真阅读后能有自己的感悟,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
  
  三、深读生活大书,写鲜活文章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素材,指导学生读好生活这本无形的大书。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解决学生写作“皱眉头”的现象。为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为今后的写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环保题材的作文,题目自拟。我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事实上,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就一定能写出鲜活的作文来。如赖微同学运用书信体的形式进行写作。她拟的作文题目是《致胡锦涛爷爷的一封信》。她在信中向胡锦涛爷爷提到因为工业的发展,家乡环境受到污染,希望政府部门能重视这一问题,协调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她渴望重现记忆中家乡清澈的河流,湛蓝的天空。再如丘梦萍同学在《我渴望清澈的小河》一文中运用了三个小标题:“小河·笑脸”“小河·哭脸”“小河·怪脸”。这种递进式的标题一目了然,作者渴望重见清澈的小河,希望环境得以改善之情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的会计体制改革和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的完善,应税所得与会计所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要求企业纳税时,必须
不同的树叶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绿色世界,不同的个性构成了鲜活斑斓的美丽人间.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如何使数学课堂生动鲜活、绚丽多姿?如何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生动活泼、个性飞扬?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个性飞扬的保证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是机床,把学生冲压成一种模式的零件;课堂是流水线,把
期刊
“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和归纳,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但该部分知识内涵宽泛,与其它知识连接紧密,把握和处理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下面以人教版“元素周期律”为例,谈谈在把握知识和处理教材上的一些体会。    一、教材设计引发的思考    1. 对内容排列的思考  新教材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三块内容的排列
目的 了解江门地区近3年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及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813例甲真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 ,比较真菌培养阳性患者不同部位、性别、临床类型
目的 探讨醒后缺血性卒中(WUIS)的危险因素.方法 169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治疗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WUIS组(37例)和非WUIS组(132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卒中常见危险因
微生物肥料在现代生态农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微生物肥料具有品种种类多、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尤其是在研制开发微生物与有机营养物质、微生物与无机营养物质的
摘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要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工程质量;人员素质;材料;机械设备  Abstract: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pa
期刊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7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地塞米松联合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