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高中音乐虽然不涉及升学考试,但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那怎样让学生喜欢音乐课?教师该如何上好音乐课?这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能力 创新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要学会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只有在喜欢音乐的基础加上老师的指引,才能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课。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是教师利用无穷无尽的音乐知识来丰富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主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呢?通过教学实践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要具有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要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查阅资料、确定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考虑教学方法、设计编写教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基础的。备课是否能达到教学中教师所期盼的目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张驰有度,做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音乐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备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在备课中,只熟悉课本教材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把范围扩大一些,翻阅书籍、网上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及借鉴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有关的文字资料、乐谱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多找一些视听音响资料,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像的观看更能了解音乐。
高中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数、英,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某些知识点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学生对京剧的熟悉程度”,“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对京剧感兴趣”,“把现在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带进课堂中”等等。这些能在课程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备课时主要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而后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感兴趣或无动于衷,就要问问原因,积累经验教训,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富有创造性。课堂的教学不同于流水线,一层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如:在上美妙歌声赏析中,开始听美声的音乐,学生观看视频时会笑,他们觉得嘴型、声音很夸张。一开始碰到这种情况简直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这么美的声音学生不知道欣赏反而还笑,让笔者很生气,但反思后,觉得学生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他们接触这样的音乐少,平常都是听流行音乐,于是笔者把过程进行了改变,在另一个班上课时用了一首流行与美声相结合的歌曲《viva fever》进行导入,效果非常好。在民族唱法导入时运用了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加入了宋祖英的演唱,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都非常积极的来模仿,与前一个班比起来学生的收获很大,下课后学生都纷纷向笔者请教正确的发声方式。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改变,同样的课程,你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你的方式对了,你与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像这样的案例很多,这就是在教學过程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然而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所以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给予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更是一门艺术课。如果每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透过纯洁的童心,听到美妙的音乐,那种感觉会是多么美好。教师应该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挖掘音乐的内涵,把美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内容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教学新课标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进行多元教学。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局限以往唱会几首歌、听听几首乐曲这么简单,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选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其个性特点。如:在年底的时候笔者搞了一次“迎新”音乐会,内容为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学生可以单独的、小组的、双人的。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发挥特长。也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到音乐是一件快乐、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如“唱歌接龙”游戏,每唱一首歌曲的最后一个字,下一个学生要唱的歌曲中也要出现这个字,可以是谐音字,通过这个游戏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唱,而且还是不同类型,不同时代并且不重复的歌曲,教师则根据学生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做出评价,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由于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日渐成熟,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加上一定的文化基础,音乐鉴赏课教学能得以实施,并达到效果。高中鉴赏课应注重创造性,对音乐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和欣赏,开启学生的艺术思维。
总之,在现今社会发展中,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创新与自我提高,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能真正的喜乐、识乐、懂乐、爱乐。
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能力 创新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要学会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只有在喜欢音乐的基础加上老师的指引,才能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课。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是教师利用无穷无尽的音乐知识来丰富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主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呢?通过教学实践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要具有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要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查阅资料、确定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考虑教学方法、设计编写教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基础的。备课是否能达到教学中教师所期盼的目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张驰有度,做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音乐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备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在备课中,只熟悉课本教材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把范围扩大一些,翻阅书籍、网上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及借鉴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有关的文字资料、乐谱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多找一些视听音响资料,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像的观看更能了解音乐。
高中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数、英,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某些知识点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学生对京剧的熟悉程度”,“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对京剧感兴趣”,“把现在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带进课堂中”等等。这些能在课程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备课时主要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而后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感兴趣或无动于衷,就要问问原因,积累经验教训,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富有创造性。课堂的教学不同于流水线,一层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如:在上美妙歌声赏析中,开始听美声的音乐,学生观看视频时会笑,他们觉得嘴型、声音很夸张。一开始碰到这种情况简直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这么美的声音学生不知道欣赏反而还笑,让笔者很生气,但反思后,觉得学生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他们接触这样的音乐少,平常都是听流行音乐,于是笔者把过程进行了改变,在另一个班上课时用了一首流行与美声相结合的歌曲《viva fever》进行导入,效果非常好。在民族唱法导入时运用了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加入了宋祖英的演唱,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都非常积极的来模仿,与前一个班比起来学生的收获很大,下课后学生都纷纷向笔者请教正确的发声方式。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改变,同样的课程,你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你的方式对了,你与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像这样的案例很多,这就是在教學过程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然而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所以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给予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更是一门艺术课。如果每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透过纯洁的童心,听到美妙的音乐,那种感觉会是多么美好。教师应该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挖掘音乐的内涵,把美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内容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教学新课标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进行多元教学。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局限以往唱会几首歌、听听几首乐曲这么简单,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选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其个性特点。如:在年底的时候笔者搞了一次“迎新”音乐会,内容为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学生可以单独的、小组的、双人的。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发挥特长。也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到音乐是一件快乐、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如“唱歌接龙”游戏,每唱一首歌曲的最后一个字,下一个学生要唱的歌曲中也要出现这个字,可以是谐音字,通过这个游戏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唱,而且还是不同类型,不同时代并且不重复的歌曲,教师则根据学生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做出评价,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由于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日渐成熟,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加上一定的文化基础,音乐鉴赏课教学能得以实施,并达到效果。高中鉴赏课应注重创造性,对音乐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和欣赏,开启学生的艺术思维。
总之,在现今社会发展中,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创新与自我提高,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能真正的喜乐、识乐、懂乐、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