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课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高中音乐虽然不涉及升学考试,但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那怎样让学生喜欢音乐课?教师该如何上好音乐课?这是每个中学音乐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鉴赏 审美能力 创新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音乐课,首先要学会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只有在喜欢音乐的基础加上老师的指引,才能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音乐课。一节成功的音乐课,是教师利用无穷无尽的音乐知识来丰富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主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如何上好一节中学音乐课呢?通过教学实践后,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备课要具有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要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查阅资料、确定教学目的、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类型、考虑教学方法、设计编写教案,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以课下的精心准备为基础的。备课是否能达到教学中教师所期盼的目的,这就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张驰有度,做到了对学生的思想情况、年龄特点、音乐素质、能力水平、班风纪律等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备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不能离开了解学生这个重要基础。?在备课中,只熟悉课本教材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把范围扩大一些,翻阅书籍、网上查阅一些参考资料及借鉴一些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有关的文字资料、乐谱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多找一些视听音响资料,在聆听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像的观看更能了解音乐。
  高中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数、英,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某些知识点和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学生对京剧的熟悉程度”,“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对京剧感兴趣”,“把现在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带进课堂中”等等。这些能在课程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兴趣。高中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备课时主要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而后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感兴趣或无动于衷,就要问问原因,积累经验教训,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创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实践,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法,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富有创造性。课堂的教学不同于流水线,一层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五十名学生可能有五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如:在上美妙歌声赏析中,开始听美声的音乐,学生观看视频时会笑,他们觉得嘴型、声音很夸张。一开始碰到这种情况简直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这么美的声音学生不知道欣赏反而还笑,让笔者很生气,但反思后,觉得学生有这样的表现也是很正常的,他们接触这样的音乐少,平常都是听流行音乐,于是笔者把过程进行了改变,在另一个班上课时用了一首流行与美声相结合的歌曲《viva fever》进行导入,效果非常好。在民族唱法导入时运用了周杰伦的《千里之外》,加入了宋祖英的演唱,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都非常积极的来模仿,与前一个班比起来学生的收获很大,下课后学生都纷纷向笔者请教正确的发声方式。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改变,同样的课程,你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你的方式对了,你与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提高,像这样的案例很多,这就是在教學过程的不断摸索,不断创新。然而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所以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给予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更是一门艺术课。如果每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透过纯洁的童心,听到美妙的音乐,那种感觉会是多么美好。教师应该充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挖掘音乐的内涵,把美展示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美。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内容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教学新课标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进行多元教学。
  高中的音乐鉴赏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局限以往唱会几首歌、听听几首乐曲这么简单,应在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学生,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选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其个性特点。如:在年底的时候笔者搞了一次“迎新”音乐会,内容为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学生可以单独的、小组的、双人的。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发挥特长。也可以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到音乐是一件快乐、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学生玩得愉快、学得轻松,如“唱歌接龙”游戏,每唱一首歌曲的最后一个字,下一个学生要唱的歌曲中也要出现这个字,可以是谐音字,通过这个游戏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唱,而且还是不同类型,不同时代并且不重复的歌曲,教师则根据学生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做出评价,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而这些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由于高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日渐成熟,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基础,加上一定的文化基础,音乐鉴赏课教学能得以实施,并达到效果。高中鉴赏课应注重创造性,对音乐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和欣赏,开启学生的艺术思维。
  总之,在现今社会发展中,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创新与自我提高,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们能真正的喜乐、识乐、懂乐、爱乐。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教育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教育史上都是一个曾经备受重视的学科,也是美育教育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一直肩负着培养中小学乃至中级技术学校音乐教师的重任。本文拟从音乐教育的办学思路、课程结构以及教育管理等问题入手,在对音乐教育本质探寻的过程中逐渐厘清当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多元化的改革模式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 专业现状 课程改革 发展对策  近年来高等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不再仅仅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而是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先天优势并进行挖掘,使其感受到被尊重以及被肯定,进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在高效学习的同时明白如何做人、做事,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以人为本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高校音乐教育不再仅仅是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承,而是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先天优势并进行挖掘,使其感受到被
音乐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聆听、表达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感受音符和旋律营造的意境,进而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各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转折与改变,其中尤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最为快速。教育行业做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对培养全方位优秀人才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于社会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各大高校还是各大高师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都不断地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对当前高师院校钢琴教学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措施  随着我国教
摘要:在现代教育中,由于知识的创新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造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钢琴教育作为一种音乐教育,却在现代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对钢琴教育内容、方法等的分析的基础上,简单地阐述钢琴教育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 创造性思维 脑科学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涵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指以富有创造性的新思路或者新方法来解决
琵琶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技巧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音乐的审美情感修养,并将这种美感修养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体会能力与
摘要:社会素质教育做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给教育奠定了宽阔的视野,给教学提出了新概念,赋予教学更广阔的空间。舞蹈这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舞蹈事业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舞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这个大环境下,如何提高高校舞蹈教学水平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舞蹈教学 素质教育 高校  舞蹈属于一门艺术,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内心情感体
本文主要分析了演唱者演唱紧张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歌唱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学习方法,着重讲解了如何消除舞台演唱时紧张的心理。
卞留念,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东方歌舞团艺术指导,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闭幕式音乐总设计。中国新民乐运动的开拓者,中国流行音乐的领军人物,连续22年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