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推出新作《极乐之部》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暌违二十年的知名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携《极乐之部》又一次成为文坛话题。对于印度现当代文学,多数读者还停留在泰戈尔身上,事实上,从“50后”到“70后”,印度作家群体已然在全球文学市场获得了瞩目成就。在其中的代表作家阿兰达蒂·洛伊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当代文学正在关心的热点议题以及背后的作家群如何在国际文学市场脱颖而出。洛伊出版于1997年的处女作《微物之神》(The God of Small Things)的辉煌还历历在目:全球销量多达800万册、49周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洛伊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英国布克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印度女作家。如果说早年的小说聚焦于个人的痛苦,描绘的是一个福克纳式的典型悲剧的家庭命运,那么读者翘首以盼的新作则在那份熟悉的内心真挚的激动中,把笔触伸向了一个“更广、更暴力、更荒谬、更疯狂、更动乱的国家”维度。故事的发生地被设置在印度次大陆——从老德里窄小的居民区、新城的街道到克什米尔高山和峡谷,还有那一片片战争就是和平,和平就是战争的地方。主人公是一个阴阳人,名叫Anjum,她离开老德里的阴阳人住宿区,独自一人裹着一条破旧的波斯地毯,在墓园里宿营而活。随后她遇到了神秘的中产女子Tilottama和幾个爱着她的男人。Tilottama是连结整本小说所有人物的核心,她上世纪80年代在大学学习建筑,认识那些男人,他们都和克什米尔冲突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纽约时报》书评指出Tilottama有着作家本人的影子,相同的求学背景,同样对克什米尔冲突的倾力关注。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情调悲壮的词作,引领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体会“壮”词的内涵;通过词中画面,感受作者抗敌报国的爱国心;通过昔与今、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关键词:辛弃疾 典故 悲壮  【教学设想】  辛弃疾的词作运用典故较多,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故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注释试译全词,特殊句式加以强调点拨。另外,这是一首情调悲壮的词作,引领学
日前以色列前总理、总统西蒙·佩雷斯之子舍米·佩雷斯受邀来到北京,讲述他父亲的自传《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背后的故事。《大梦无疆:勇气、想象和现代以色列的建立》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在《大梦无疆》一书中,他以亲历者、决策者和见证人的角度,记录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的以色列建国历程,完整再现了现代以色列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决定性时刻。这本自传是西蒙·佩雷斯的遗作——在写完本书后不久,他
吴道毅,苗族,1965年生,湖北来凤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担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北文学奖等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文联第十届全委会委员、《长江文艺评论》编委等职。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小说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曾在《光明日报》《武汉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等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百余篇。先
由作曲家李云涛根据莫言小说《檀香刑》改编、创作的歌剧《檀香刑》,日前由张国勇执棒山东艺术学院合唱团和青岛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上演。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琴书艺人串场以及简约但充满山东高密民间视觉的舞台,令这部歌剧紧紧扣住观众的心,一直到撼人心魄的大结局。歌剧《檀香刑》由莫言和李云涛共同编剧,并由李云涛作曲,历史6年创作完成,是莫言第一部改编为歌剧艺术形式的文学作品。据出品方介绍,该剧在获得201
由浙江省作协《江南》杂志社、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颁奖仪式日前在郁达夫故乡富阳举行。短篇小说奖得主白先勇和提名奖获得者计文君、王手、孙频、蔡东、邱华栋、哲贵,与陈建功、马原等专家评委及众多嘉宾一起聚集共同参加本次颁奖。郁达夫小说奖每两年进行评选,是针对海内外华语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文学奖项。本届郁达夫小说奖于今年4月启动作品征集,最终,经过终评委几番讨论、数轮投票,王安忆《向
麦家日前凭借小说《人生海海》获得“2020南方文学盛典”“年度杰出作家”。在获得“年度杰出作家”之前,麦家曾于2008年凭借《风声》获得“年度小说家”。“十二年之后,因为《人生海海》又得奖,开心!”麦家在发表感言时称,“说到《人生海海》,不乏有人说母亲的形象是苍白的,母亲像个群众演员,地位不及上校两只猫。这是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作为一部从童年、故乡出发的小说,我第一想写的是我母亲。”“我们常说,生
“关于作家和读者之间互相塑造,对那些有创造性的作家来讲,他会以创造性的作品来重塑读者,来丰富自己的经验。”邱华栋日前表示。当日,因写法颇为另类而被冠以“新锐”的作者杨好的长篇小说《黑色小说》举行新书发布会,面对年轻作家充满新意的新作,邱华栋直言,作家和读者之间是互相塑造的,对那些有创造性的作家来讲,他一定用创造性的小说,创造性的作品来重塑读者,来丰富自己的经验。面对当下全新的写作方式,邱华栋说:“
刘亮程最新长篇小说《捎话》近日面世。“《捎话》是一部众生喧哗的书,鸡鸣狗吠、人的声音、鬼魂的声音,也在向今天的人们捎话。”在接受采访时,刘亮程如此说道。《捎话》完全是一部虚构之作,讲述毗沙国、黑勒国之间的对峙、征战、隔绝,鱼雁中断,催生出民间捎话人的职业,声音、语言成为连缀整部作品最重要的因素。在人和萬物共存的声音世界里,风声、驴叫、人语、炊烟、鸡鸣狗吠都在向远方传递着话语。各种语言悄无声息穿行其
关键词:妮可·克劳斯 后记忆 代际叙事 大屠杀叙事 第三代犹太小说  妮可·克劳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犹太女作家。2007年,《格兰塔》杂志将她列入“40岁以下最优秀美国小说家”;2010年,《纽约客》又将她评为“40岁以下最值得关注的20位作家”之一。她迄今创作的四部长篇小说:《走进房间的一个人》、《爱的历史》、《大宅》和《乌有》,均屡次获奖。她的小说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闻名。克劳斯
周李立在小说中所呈现的,正如她评价理查德·耶茨那样,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小时代”以及“小时代”的痛苦。这种痛苦由于祛除了外部的战争、灾难、变革,因此不再呈现为“苦难叙事”和“创伤叙事”,而是一种如蚁噬骨、如鲠在喉的小刺痒、小难过。它们不致命,无大碍,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提醒着生命在本质上的寥落与衰败。  因此,她的小说题材大抵都关乎着人生之本然的破碎、残缺、丧失、消逝,其基调也是灰茫而荒凉的:《去